2022年上海“高被引”科学家达117人,占全国8.5%

最新信息

2022年上海“高被引”科学家达117人,占全国8.5%
2023-05-11 17:54:00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在今天(11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赵健介绍,上海的基础研究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三方面主要成效:
  一是科研基础得到夯实。在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177.73亿元,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较5年前翻了近一番。在人才引育方面,上海从事科研的“高被引”科学家从2019年47人增长至2022年117人,占全国8.5%;在条件支撑方面,布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17个,覆盖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数量约占全国的1/4;在学科布局方面,在生命科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具有较强优势,有15所高校的64个学科纳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范围。
  二是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国际科技论文影响力增强,2010—2022年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的论文量从年度6篇增至120篇,全国占比从15.8%持续上升至28.8%,国际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长期处于全国首位。重大原创成果加快涌现,在脑科学、量子科技、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2022年全国十大科技进展中,上海科学家和团队参与或主导完成了四项。国家级奖励“含金量”加强,近五年来上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2项,分别占全国15%和13%。特别于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奖项是我国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最高肯定(9年空缺),当年度上海获自然科学奖的全国占比也首超科技进步奖。
  三是承担国家任务能力得到增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方面,2016—2021年上海单位共牵头承担项目逾900项,其中发育编程、干细胞重要领域承担的项目数占全国比重超过20%,蛋白质机器、纳米、合成生物学、人类健康、材料领域变革等重要领域承担的项目数占全国比重超过15%;在国家基础研究任务方面,2022年上海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数超过4600项。
  赵健表示,上海市科委正不断加强战略布局和组织实施、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四个方面积极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2年上海“高被引”科学家达117人,占全国8.5%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