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者踊跃参与 “互换通”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良性互动

最新信息

境外投资者踊跃参与 “互换通”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良性互动
2023-05-17 08:00:00
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揭开了崭新一页。
  5月15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以及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的共同支持下,境内20家“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与27家境外投资者顺利开展首日“北向互换通”交易。
  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当日,境内外机构通过交易中心系统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共计162笔,名义本金总额82.59亿元,覆盖境外银行、境外券商、境外资管产品等各类型境外投资者,交易品种包括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银行间7天回购定盘利率(FR007)。
  “‘北向互换通’首日市场运行平稳,境外投资者踊跃参与,成交量、成交频次及参与机构多样化,均反映出‘互换通’业务的推出与落地,充分契合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资产持有量及需求量逐渐加大的主流趋势。”多位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互换通”在丰富境外投资者风险对冲工具、满足其利率风险管理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境内外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展望未来,“互换通”运行机制将不断完善,进而有效支持更多境外投资者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到中国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动中,推动市场交易规模进一步提升,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新格局。
  上线首日境外投资者交易活跃
  交易中心数据显示,5月15日,“北向互换通”开市交易仅半小时,成交金额便已达18亿元。
  “建设银行作为境内首批报价商,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在衍生品交易方面的优势,首日成功与多家境外投资者达成多笔利率互换交易,挂钩利率为FR007、Shibor3M等多个品种,期限覆盖从3个月到5年等主要期限,服务境外投资者类型包括多家主要外资银行、中资海外分行及子行等。”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何川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据何川介绍,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及建行香港分行作为境外投资者也顺利参与首日交易,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还将为广大境外投资者提供代理清算服务,全方位参与互联互通。
  首批“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中共有4家券商入选。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陈志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作为首批“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中信证券积极参与首日交易,达成利率互换交易10余笔,名义本金约5亿元,涉及品种包括FR007_1Y,FR007_5Y和Shibor3M_1Y,主要通过请求报价方式达成交易,服务客户涵盖银行、券商、资管、投行等各类境外投资者。
  东方证券总裁鲁伟铭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东方证券上线首日达成多笔成交,包含FR007、Shibor两个品种多个期限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产品,交易对手覆盖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外资银行、资管、券商等境外机构。
  在陈志明看来,“北向互换通”上线首日,境外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询价需求涵盖多个浮动利率品种和期限,充分反映出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利率衍生品有着较高的交易和对冲需求。
  “北向互换通”首日实现平稳有序运行,离不开在人民银行与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合作下,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高效机制安排。鲁伟铭认为,在基础设施推动下,“互换通”的交易和清算机制有了重大创新,境外机构与境内报价商通过交易系统直接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可以便捷地完成交易和集中清算。
  据陈志明介绍,“北向互换通”报价商通过交易中心的前台系统与境外交易对手达成交易,报价类型包括请求报价和点击成交,两种方式均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成交模式相似,极大方便报价商的做市报价和市场成交。同时,“北向互换通”的交易采用上海清算所集中清算方式,在与交易对手达成交易之后,交易状态很快便由“待承接”状态成为“承接”状态,完成“互换通”模式下的清算机构合约替代。
  助推“债券通”平稳高效运行
  上线近6年时间,“债券通”运行平稳高效,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资产规模不断上升,已从2017年6月的0.8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月的3.17万亿元,为“北向互换通”提供了境外投资需求基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债券通”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推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地交流合作,而“北向互换通”上线交易将更加有力地助推“债券通”的运行。
  “‘互换通’的主要功能之一,即为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内地债券市场提供更丰富的对冲利率风险的工具,满足债券通‘北向通’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境内利率互换市场,而产生的对利率汇率风险套保渠道的实际需求。”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孙琳在此前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北向互换通”能为外资增持中国债券类资产、扩大“债券通”交易规模保驾护航,与“债券通”共同促进利率衍生品及现货市场的良性循环。
  “衍生品管理工具的丰富有助于推动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何川认为,随着境外投资者对境内利率互换市场的逐步熟悉,为更多境外资金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配套支持,有望带动境外机构进一步加大配置境内债券的力度,这一效果预计在今年内将逐步显现,明年会更加显著。
  除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人民币债券利率风险对冲的工具、加强资产组合管理能力外,陈志明进一步表示,境外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互换通”开展离岸人民币利率互换(NDIRS)-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IRS)套利交易,丰富其交易策略。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互换通”将显著提高境内利率互换市场的流动性,优化境内利率曲线的报价质量,境外机构在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也会加深。
  展望未来,孙琳认为,“互换通”有可能扩展到“南向互换通”,“南向互换通”的开放或将持续深化“互换通”与“债券通”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扩宽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投资渠道。
  业内期待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
  在实现平稳起步后,业内对“互换通”业务未来进一步推进充满期待。鲁伟铭认为,未来,在监管机构、基础设施及报价商的共同努力下,“北向互换通”的境外参与群体、可交易品种等均可进一步扩容,从而更好满足和便利境外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在何川看来,“互换通”业务刚刚起步,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于下一步“北向互换通”业务发展,可以从三方面考虑推进。
  “一是‘北向互换通’全市场每日交易额度(轧差净额)为200亿元,清算限额为40亿元,未来随着市场发展,建议择机调高额度,促进市场发展;二是相比于‘债券通’,目前已完成‘北向互换通’入市的境外投资者数目相对有限,建议加快允许境外机构的入市速度;三是可交易品种挂钩利率目前暂时仅有FR007、Shibor3M和ShiborO/N,建议适当时间扩展至其他利率品种,充分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交易需求。”何川表示。
  据交易中心公布的名单显示,“北向互换通”境外机构投资者目前共有32家。陈志明也认为,在维护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扩展“北向互换通”境外参与机构名单,将更多类型的境外机构纳入到“北向互换通”的业务框架中来,在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增强境内报价商的定价、对冲能力,为境内投资者未来参与境外利率互换市场打好基础。
  “同时,根据我们前期与境外机构的交易经验,境外机构存在大量的短久期衍生品交易需求,短久期利率互换占用名义本金较大,后期希望根据市场交易情况,可以逐步扩大每日交易净限额上限。”陈志明进一步建议,未来,随着“北向互换通”交易存续规模的增长,境内外机构可能会存在交易终止的需求,希望适时可以支持交易冲销和合约压缩功能。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境外投资者踊跃参与 “互换通”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良性互动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