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眠不休的券商分析师“AI分身”来了!金融机构热推虚拟数字员工

最新信息

24小时不眠不休的券商分析师“AI分身”来了!金融机构热推虚拟数字员工
2023-05-17 08:50:00
继AI歌手、AI主播后,金融行业也开始对AI进行新探索。
  近日,招商证券分析师顾佳的AI虚拟人展示视频正式曝光,据悉该AI虚拟人可做到全天候“营业”,同时出现在路演现场、电话会议等场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AI等新科技赋能金融行业,数字员工也频频成为金融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已有的各种模型来看,最好的方式还是“AI+人”的分工协作式研究,即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
  AI会替代卖方分析师吗?
  相关视频介绍,顾佳的“AI数字分身”具有他的声音和容貌,同时具有源自大模型的多模态交互和生成能力,掌握多种方言和外语,能24小时不眠不休,持续学习和成长。
  这是券业对该领域为数不多的探索,界面新闻记者询问了多家券商分析师,均表示暂无相关尝试。
  一位前买方资深研究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类视频主要还是面向散户,机构没有办法这样服务,这种表现形式对于散户来说会更生动一些。他认为,可能这类视频更需要注意投资者适当性问题。
  有资深券商分析师指出,利用AI的大趋势现在还不成熟,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分析师行业未来也会出现结构性调整,有部分分析师可能会被替代。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雒佑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不可否认,随着AI在类人化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下,会越来越深入参与到工作生产过程中,在投资领域内挖掘AI的潜力,服务投资者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
  他认为,AI有着个体人类难以跨越的优势,比如数据存储、收集、处理、输出等等,在效率方面非常高。招商的AI分析师能够对国内外投资市场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得出相应的经验、投资建议,能够丰富研究团队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投资,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团队、机构推出AI分析师。
  “但是投资领域也充斥着非定量、结构化、非理性数据,对于这部分数据AI可能优势并不大,使用AI对这些数据做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从目前已有的各种模型来看,最好的方式还是‘AI+人’的分工协作式研究,从理性和感性方面做有机结合,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雒佑指出。
  资深券业人士王剑辉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如果涉及合规方面的问题,可能得看出具这个报告的具体形式,如果这个报告是以某个特定的研究员的身份出具,那首先这个研究员应该是有合规身份的,比如说已经注册并通过考试等。
  “与此同时,这个报告出现的都是由他全权负责,不管是以机器的形式出现,还是虚拟影像出现,最后他能负得起责,在他负责的范围之内是合规合法的。”王建辉说。
  多家金融机构已有“数字人
  实际上,数字员工在金融领域并不新鲜,部分金融机构已经推出虚拟数字员工。
  2020年12月,证券业首个AI主播“小田”正式在广发证券上线。
  2022年8月,国泰君安证券联合百度智能云推出数字人“小安”,成为证券行业首个同时支持业务办理和投顾服务的交互性数字人
  2022年11月,中金财富数字员工“JINN”在品牌发布会上首次亮相。
  公募基金方面,2022年5月,同泰基金官宣“数字打工人”灵汐“入职”。同年12月份,同泰基金发布了基金经理王小根的“数字分身”。
  在王剑辉看来,如果金融机构单独虚拟出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没有任何具体真实的个人作为身份的依托,目前来看,合规管理上好像还没有覆盖到这一部分。如果说合规没有相应的规定的话,在这方面大家会相对谨慎一些。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涉及到监管部门的一些措施。
  “AI或者虚拟机器人这些工具能否完全替代现有研究,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会被科技手段所替代或者承担。”王剑辉表示。
  他指出,具体到这个行业来说,研究员的工作,可能会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定性分析和模型构建上,或者说是思路的把握,或是满足一些合规方面的要求,这些是目前机器或者是程序难以完全覆盖的领域,需要由人力来承担。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直言,因为AI技术,特别是ChatGPT刚出来不久,所以大家的反应都还是相对滞后,监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上。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4小时不眠不休的券商分析师“AI分身”来了!金融机构热推虚拟数字员工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