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为何跌跌不休?储户资金又该如何安排?

最新信息

存款利率为何跌跌不休?储户资金又该如何安排?
2023-05-19 11:10:00
从2022年4月至今,银行存款利率处于连续下行区间,到2023年5月,全国性银行的存款利率已基本告别“3”时代,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迫于吸存压力,利率稍高,这种价格差也引发了“跨省存款”等现象。那么,存款利率低位运行的趋势会持续多久?储户又该如何安排手头资金呢?我们从此轮存款利率调整的背后成因入手,问题的答案就会显而易见。
  银行存款利率为何持续下行
  存款利率下行一方面是银行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维护利润空间的选择,另一方面则受到利率自律机制的引导。
  近年来,政府为提振经济,通过维持较高的货币投放与派生力度、降低贷款利息等手段以刺激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表现为广义货币(M2)增速持续处于高位(表1)、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则呈持续下行趋势(表2)。
QQ截图20230519110100.png  货币投放与派生力度大,市场上的流动性充裕,在带动投资与消费的同时也会带来银行存款的派生增长。而前期股市与债市投资收益率下行等因素影响,也促使居民更多地将资金留在银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
  相较于充裕的负债,银行资产端的压力就更加突出。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对企业减费让利,持续推动贷款利率下行,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放缓时,银行贷款与投资的资产质量承压,寻找好资产也更加不易。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从2019年末的2.20%下滑至2022年末的1.91%,29个BP的缩窄,若以2022年末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简单计算,影响商业银行收入规模近5000亿元。
  收入压力在贷款端无法缓解,降成本成为银行维护利润空间的解决方案,压缩薪酬、降低存款利率都是相应措施。在降低存款利率上,尤以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行落实得更为迅速,这是由于这些大行凭借网点、品牌信誉等优势,是存款流入的主要承接方,而很多地方性中小银行由于区位、规模等综合因素仍然存在吸存压力,在降低存款利率方面也就更为谨慎。
  与此同时,政策也希望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以支持银行业持续维持较低贷款利率、促使企业与居民资金更多流入市场。利率自律机制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为防止“一放就乱”,而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由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集中报价形成的,接受央行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这样存款利率可基于贷款等资产端利率的调整做出变动。
  2023年4月,利率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将存款利率合意调整幅度作为合格审慎评估中的扣分项,引导各类银行基于利率自律机制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3年5月,利率自律机制调低了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的利率自律上限。这些举措,逐步引导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水平的下行。
  存款利率下行影响几何?储户该如何选择?
  了解了存款利率下行的成因,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存款利率低位运行的趋势会伴随经济复苏期而持续。在市场上流动性宽松、银行业整体资金充裕,而政策持续引导融资成本降低时,存款利率就有维持低位运行的空间。
  那么储户又该如何选择呢?其实过去几个月,储户已经用脚投票,一部分是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以锁定较高利率,如居民定期存款占比已由2022年2月的67.9%升至2023年2月的70.2%。另有一部分是寻找其他高收益资产,如投入股市、理财、保险。
  以今年4月金融数据为例,在债券市场回暖后,购买理财的资金规模明显抬升,4月实现了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止跌转增,达到27.37万亿元,较3月末增加1.34万亿元。增额终身寿险也迎来销售热潮,4月上市寿险公司单月保费同比增长5.5%,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5.2个百分点。而4月存款规模则由升转降,4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1.2万亿元。
  除了居民存款减少,4月企业存款也减少了1408亿元,主要与4月企业集中上缴税款等有关,相应的4月财政存款新增规模放大。值得一提的是,4月存款减少,除了资金投入股市、债市、保险,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3月末是银行存款考核时点,会有存款冲刺的激增效应,到了4月则会回落。
  另外,居民提前偿还以前贷款利率较高时借出的贷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4月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如消费贷等减少了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如房贷等减少了1156亿元。
  当然,从资金流向的规模大头来看,投资理财仍是主要方向。很多银行在存款充裕的背景下也在加大理财产品的销售力度,旨在净息差承压时通过理财业务提高非息中收。
  一般来讲,投资人购买理财产品主要为了享受更高的收益率,而目前理财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各类产品存在交叉竞争等情况。为了吸引客户、做大产品规模,就容易引发一些违规行为。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交易商协会披露的违规行为显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用非公允价格交易而人为调节理财产品收益率、出具与事实不符的理财投资清单、变相放大劣后级受益人的杠杆比例、封闭式理财产品相互交易调节收益、滚动发行产品承接风险资产、债券高买低卖等。
  作为个人投资者,很少也很难完全穿透理财产品底层资产,更难以发现隐藏在表面收益率背后是否有人为操纵等风险,还需要谨慎对待投资行为,综合对比市场同类产品,不盲目追求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高收益,以保障资金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存款利率为何跌跌不休?储户资金又该如何安排?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