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座老牌“网红”城市 悄悄地转型了 | 新京智库

最新信息

这几座老牌“网红”城市 悄悄地转型了 | 新京智库
2023-05-22 14:21:00
转型,是让那些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头疼的大事。不过,有些城市在悄悄地转型了。
  5月18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启动暨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目标总规模超2000亿元的“4+1”专项基金群正式启动。此次发布的“4+1”专项基金群,由四大产业集群基金和“专精特新”母基金组成。此次签约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作为首批落地专项基金之一,该基金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光通信等领域,涵盖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半导体、南浔光电通信产业“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近年来,湖州产业基金积极发挥国企“产业投行”作用,迭代升级产业基金模式,重点聚焦半导体及光电赛道,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同布局,全力打造半导体及光电产业发展新生态。
  湖州,盛产砂石,曾经有“华东建材基地”之称。鼎盛时期,在湖州582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00 多个矿点,每年石材开采量达1.64 亿吨。这也让其成为国务院认定的262个资源型城市之一。湖州是浙江三个资源型城市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武义县和青田县。
  经过摸索、转型,如今的湖州是“两山理论”的策源地,也是“美丽乡村”发源地。长兴的“太湖龙之梦乐园”、媲美西湖的吴兴西山漾景区、安吉的“小冰岛”等一个个由原来的矿坑改造而成的网红景点,正成为周边城市游客的打卡景点。
  与此同时,湖州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湖州市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时,湖州第二产业的几大主要行业是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木制品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22年时,该市几大主要行业变成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与湖州不同,曾经的旅游城市厦门、靠名烟“玉溪”出名的云南玉溪,也悄悄地转型了。
  “两山理论”策源地的再转型
  湖州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
  2020年11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官网的一篇文章指出,在湖州工业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凭借区域集聚的优势和长年累月的发展,逐渐形成享誉全国的湖州产业板块。但随着产业块头越来越大,也夹生出一些生产模式落后、效益低下的“散乱污”企业。
  直至当下,湖州市仍在为淘汰过去的落后产能努力。
  今年1月,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报告时指出,2023年湖州市要深入实施能耗双控攻坚三年行动,严把“2456+节能减碳”准入关,加快26家重点高耗低效企业、150家规上企业、1000家“低小散”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加快实施1000项节能技改,确保腾出用能空间50万吨标煤,单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
  只是,湖州已经不再依靠“华东建材基地”这个名号来推广自己。
  诚如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龚西征所说,2005年以来,湖州矿业绿色发展经过试点探索、巩固提升、全域推进几个发展时期,现已走向“两山融合”发展阶段,并以全国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在2017 年率先发布了《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305/T40-2017)》地方标准,坚持绿色发展引领矿业转型。
  湖州开采砂石的矿山数量也在持续减少。龚西征介绍,截至2020 年,湖州市矿山总数将控制在42个,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矿山8家、省级绿色矿山26家,两者占全市矿山总数的60%;所有新建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94%,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最密集的地区。
  与此同时,湖州在践行“两山理论”上是毫不动摇的。湖州市政府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安排中指出,湖州市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比如,围绕“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极限之都·户外天堂”等区域品牌,实施文旅高峰塑造工程,完成文旅重大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
  再如,要加快大运河诗路文化带、“浙北秘境”示范带、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打造“新青年、新经济、新业态”南浔古镇,推动太湖龙之梦全业态对外营业,高品质打造长三角休闲娱乐中心、中国江南文化体验中心和国际乡村度假中心。
  ▲2005年-2022年湖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2022年部分指标暂无数据,显示为0) 图/新京智库肖隆平制图
  纵观262个资源型城市,可以说,湖州转型的步伐和成果是比较大的。2022年,湖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50.0亿元,成功进入全国前50强,跻身46位,较2021年前进了六位。而湖州市全体居民人均收入达63033元/年,位居全国第18名(浙江第七名)。
  另一个抢眼的表现是湖州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某机构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2020年湖州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排名第29名,是最有吸引力的资源型城市。2022年虽然有所下滑,至第32名,但仍然比其余261座资源型城市更具吸引力——紧随其后的东营排第49名,鄂尔多斯排56名。
  湖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湖州市常住人口341.3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340.7万人相比,增加0.6万人。在全国总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湖州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还在增加,这也足以说明湖州的吸引力。
  良好的条件也为湖州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湖州希望依托科技获得更大的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湖州将依托优质山水资源,着力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在“好山水”中孕育“科技苗”,探索出“生态+科技+产业”的创新实践,打通“绿色”“创新”双向发力的转化通道。
  厦门逐渐摆脱了对旅游业的依赖
  厦门的转型有所不同。
  厦门是我国最早一批网红城市,当地弥漫的“文艺小清新”生活情调曾经一度风靡全国。因为,这里有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曾厝垵等多处网红旅游区,这里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四季如春。
  在全国旅游城市排名当中,厦门也一直名列前茅。1999-2013年期间,厦门连续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和“浪漫休闲之都”等荣誉。
  最好的证据是数据。厦门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厦门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自此之后,这个数据持续增长,到2019年时已经破亿——占全国的六十分之一,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含县级市)有339个。旅游总收入从2005年(此前未公布该数据)的约230.71亿元持续增加至2019年的1655.9亿元,后者占全国的约四十分之一。
  ▲2005年-2022年厦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图/新京智库肖隆平制图
  不过,厦门没有满足于旅游所带来的成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即开始布局电子产业,如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等。彼时,厦门已经有一家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工股份”),这家创建于1951年的公司一度是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但进入21世纪后的基建大发展时期,却并未抓住机会获得更大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厦门逐渐摆脱了对旅游业的依赖,从过去鼎盛时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四分之一减少到如今的一成多,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和机械。
  厦门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有35个,总量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医药制造业,三大行业合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8.1%。
  至2022年末,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9家,其中电子、机械两大支柱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一半多,合计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六成多。其中,电子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多,机械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四分之一多。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厦门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许文恭去年7月时曾表示,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厦门近几年加大产业的布局,吸引和集聚了一批有竞争力、富创新性的优势企业。诸如联芯、星宸科技、三安集成、瀚天天成、通富、美日丰创等分领域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更加速了产业集聚。
  许文恭介绍,“近年来,厦门围绕打造万亿级电子产业集群,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有总部企业政策、集成电路政策、软件信息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一系列政策。”
  不仅如此,厦门也在多个领域发力。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厦门原计划的12条千亿产业,截至2022年6月已完成11条,包括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旅游会展、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都市现代农业等。
  玉溪在新能源产业链条崭露头角
  云南玉溪的转型又是一类。
  靠名烟“玉溪”、红塔山而被家喻户晓的云南玉溪市,如今因为磷矿的开采逐渐在中国新能源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玉溪市统计局数据显示,“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7.1%”成为2022年玉溪工业的一个增长亮点。从具体产品来看,磷矿石(折合P2O530%)2022年的产量是307万吨,同比增长117.3%,是玉溪市11个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最高的。
  玉溪,在新能源产业链条中已经崭露头角。云报全媒体报道称,玉溪市作为全国、全省重要的锂、镍、磷、铁等资源富集地区,资源齐备度、厚积度首屈一指。
  2022年2月16日,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的见证下,玉溪市人民政府与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上市公司签订锂电池及配套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集群。
  截至2022年7月,包含四家上市公司在内,玉溪市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已签约八户企业,其中七户属于行业领军企业或“隐形冠军”。目前已开工六个项目,按两年期建成投产、达产,预计产值达984亿元。
  在“双碳”背景之下,新能源产业是朝阳产业。可以说,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正在玉溪迅速诞生。
  除了烟草之外,玉溪第二大支柱产业钢铁业,对玉溪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一直较大。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规上钢铁企业86户,钢铁行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0.5亿元,工业增加值129.5亿元、同比增长26.2%。
  作为传统的“三高”产业(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玉溪市没有对钢铁业放松改造升级,绿色发展。
  云南日报报道称,2021年,玉溪市成立了玉溪市绿色钢铁全产业链专班。专班充分抓住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契机,按照钢铁行业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研究制定推动钢铁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钢铁企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到2023年,玉溪完成玉昆项目、仙福钢铁、振飞钢铁、太标精工铸造、新兴钢铁等重点企业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并投入生产,全市粗钢产能控制在1167万吨以内。到2025年,全市钢铁行业产值超1000亿元,力争实现碳排放达峰,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节能减排等达到国内先进,打造全省钢铁交易中心、板材加工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成为全省第一钢铁大市。
  从烟草,到钢铁,再到如今的新能源产业,玉溪的产业发展路径可以说越来越明晰,这相比于此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玉溪日报报道,跨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十三五”期间,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动能转换缓慢,玉溪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1年的57.8%下滑至2020年的35.8%,全市经济总量占云南省比重从第二位退居到第三位、直至第四位。
  玉溪日报报道指出,“十四五”期间要重振玉溪经济新辉煌,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强壮工业龙骨是关键。
  不过,强壮工业龙骨固然必要,但玉溪也同样要做好未来的谋划,毕竟锂矿、铁矿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要做好绿色可持续发展,就还得谋划于长远,向现有资源型城市多借鉴转型经验。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这几座老牌“网红”城市 悄悄地转型了 | 新京智库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