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的深圳表达丨春天的故事·深圳观察

最新信息

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的深圳表达丨春天的故事·深圳观察
2023-06-08 13:23:00
从2004年到2023年,连续举办19年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已然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在展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助推器和重要引擎,成为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文博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创举
  以文铸魂,以文聚力。文化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低碳、环保、充满活力,同时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
  文化强国,深圳先行。文博会的诞生与发展,始终与中国特别是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相关。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强调文化塑人和文化兴业。2004年,正式创办文博会。2005年和2011年先后将文化产业列为四大支柱性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来打造。2012年,深圳市提出“文化强市”战略,争当文化产业龙头大市。面向 2035 年,深圳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谋篇布局,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彰显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文博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盛会,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文博会始终瞄准国际一流展会,在展会规模、交易成交量、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本届文博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自觉担当我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的责任使命,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聚焦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做大实体展会,做强云上展会,做优交易功能,做精展会服务,强化高端引领作用,全力办一届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文博会,加快推动文博会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迈进,为引领文化产业和会展业复苏、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全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博会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以载道,文以兴城。文博会以市场为导向,以展促销,引领文化产业创新趋势,带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彰显特区文化软实力方面,起到的作用令人瞩目。
  据统计,2003年,深圳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并明确翌年举办首届文博会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仅4.73%。2021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66亿元,年均增速超过同期全市GDP增速,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截至2022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8.37%,文化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借助文博会的平台,“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电商”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深圳层出不穷,催生了一批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实现了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了“文化+”的“深圳模式”“深圳经验”。
  在深圳,文化+旅游,产生了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文化+科技,产生了“中国迪斯尼”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文化+金融,产生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等。文博会还通过不断深化粤港澳文化企业交流合作,助力大湾区文化市场一体化加速形成。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深圳勇当“排头兵”。文博会以市场为导向,以展促销,不断拓展海外朋友圈,让中国文化拥有多元表达。
  从历届举办情况看,文博会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进行展示的“首选地”,成为全球文化消费新体验的“展示窗”,成为兼具项目交易、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合作互鉴的“交融点”。
  文博会与文化共生,与科技共进。不仅催生孕育了大批本土文化科技企业,而且带领了这些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远方。11 次荣获“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的华强方特集团便是其中之一。据悉,作为深圳本土孕育成长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在本届文博会上,方特设计了10余个活动项目,将带领观众体验方特“文化+科技”原创数字文化产品的魅力。
  文博会不仅是一件文化大事,更是我们的城市记忆。创办在深圳、发展在深圳的文博会,用先锋精神与开放品质勾勒出文化与经济同向并进的美好图景,体现了深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努力。
  一方面,文博会作为一个历时 19 年的品牌项目,为城市不断增添魅力、注入活力、提升影响力,为深圳城市能力跃升带来深度赋能;另一方面,文博会也是文化创新、文化圆梦、全民共享的平台和窗口。以文会友,博览天下的文博会也必将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的深圳表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与其融合发展的趋势与需求。深圳市基于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率先探索出一条“文化+科技”的创新路径,即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促进科技与文化的相融相加。
  在“科技之城”深圳,“文化+科技”的搭配顺理成章,一批批深圳文化企业以创新科技为依托,促使新形式、新内容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赋能文化,助力产业升级。在2021年度“深圳文化企业100强”名单中,数字文化产业明显崛起,除腾讯、华强方特等高成长性文化科技企业外,数字文化产业和高端文化装备制造业实力也位居全国前列。
  “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始于深圳市南山区。2021年南山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占比全市一半以上,数字创意产业营收约占全市70%以上,构建了全国领先的新经济产业体系,为文化科技融合奠定深厚基础。
  目前,南山已培育出腾讯、华强方特、迅雷、A8新媒体、环球数码等一批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2021年度14家深圳市优秀新型业态文化企业,南山区企业占10家。以腾讯、创梦天地、星河互动、迅雷、冰川网络、雅昌、蜂群文化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率先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推动南山区数字创意产业高速发展。2022年4月,深圳南山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从全国39家集聚类基地中脱颖而出,成为获评优秀的4家基地之一。
  2022年6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全面赋能。从深圳市南山区已有的“文化+科技”实践模式看,未来科技要素将继续贯穿文化产业链各个环节。
  生产方面,在“文化+”模式驱动下,深圳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数字创意企业已超过1万家,动漫游戏营收规模约占全国一半,游戏市场收入占全球的10%以上,数字出版营收达到千亿元级,各类设计师和创意人才这些年的总人数都在急速增长,目前已达到40万人左右。
  传播方面,“文化+科技”推动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新媒体、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催生新兴业态及微创新业态。比如声光行公司将科技手段运用于新媒体公共艺术,为大众提供优秀的新媒体公共互动艺术作品。
  消费方面,南山区整合粤港澳电竞资源,打造电竞产业链。制定特色电竞条款,吸引电竞俱乐部、战队落户南山,打造电竞产业园区,直播产业基地,推动“文创+”“科技+”融合驱动,实现不同文化产业间的消费端协同发展。
  随着“文化+科技”的深入推进,科技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由核心驱动转变为赋能升级,开启了深度融合新阶段。作为“文化+科技”的升级版,“文化x科技”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具体来说,所谓“文化x科技”,就是指在“文化+科技”的基础上,文化与科技融合从单一要素融合走向全方位融合,从被动融合走向主动融合,从浅层次融合走向深层次融合,从企业内部融合走向行业链、社会域融合。
  “文化x科技”将实现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从生产者创新走向用户创新、从一维创新到多维创新的跨时代变革。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的模式升级,将大大推动深圳市特别是南山区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它既因应了企业均衡协调内外部资源为创新活动服务的创新范式升级的诉求,满足了后工业时代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又促进了文化创意主体创造潜能开发的乘数效应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经济效益的井喷式增长。
  在未来,深圳应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具体措施方面,我认为应进一步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推动科技研发、版权保护和交易平台建设;深入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强文化大数据的采集、储备和应用,拓展大数据产业化和市场应用场景;推动5G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及文化科技设备制造,培育文化科技新兴业态;以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抓手,打造特色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哲学社科重点实验室(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执行主任、教授、博导。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从“文化+科技”到“文化×科技”的深圳表达丨春天的故事·深圳观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