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资源聚焦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将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最新信息

引导资源聚焦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将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06-14 04:25:00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已成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做优做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交汇之际,资本市场进一步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新的方向。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表示,将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科技创新,适时出台资本市场进一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措施。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普遍需要市场耐心、长期的呵护。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创新完善的金融产品,能够引导更多资源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市场机制不断健全
  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制度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上市企业中占比超过七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先导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数据显示,目前5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超过一半,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7年初的约20%增长至近40%。2022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支出一半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各交易所、各板块定位更加清晰。其中,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彰显,行业分布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已有250余家;创业板涌现出一批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144家公司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北交所积极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特色优势,84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
  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认为,试点注册制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大幅拓宽了科技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畅通“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并促进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价值的显性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与价值增长有效衔接,激发了科研人才持续创新的动力。
  市场包容性不断提升
  适应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也在不断提升,更好地适应了高科技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通过关键制度改革,市场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以契合科技创新企业前期投入大、收入和盈利需要爬坡跃升的现实特点。受益于此,一批原本只能寻求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如今纷纷登陆境内市场。
  据统计,科创板已有51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19家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从上市后的效果看,已有18家未盈利企业上市后转为盈利,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首席投资官姚志鹏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新形势下,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需要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科创企业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具备独特的灵活性。”姚志鹏认为,在监管框架下,接下来市场中有限、宝贵的资源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向具备行业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聚集,满足相关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与发展。
  债券市场功能不断深化
  提升科技创新企业服务质效
  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债券融资支持体系,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质效。易会满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按照统一公司债和企业债、促进协同发展的思路,加快完善制度规则,全面深化债券市场功能。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交易所市场共计发行科创债283只,发行规模210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积极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今年4月,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包括实行科创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推动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发行REITs,研究推出科创债ETF等。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对快速融资的需求较为迫切,“绿色通道”等政策落地将大幅缩短相关债券审核注册时限,有利于企业高效获取融资。同时,加强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供给与创新,有助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选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引导资源聚焦科技创新 资本市场将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