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半年 民众参保意愿不强仍持观望态度

最新信息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半年 民众参保意愿不强仍持观望态度
2023-06-14 08:16:00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呈‘两低三不’漏斗状的特点,即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意愿不强。”在此前举办的“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坦言,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末试点以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一些痛点难点问题。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新数据,自去年11月底启动试点到今年5月25日,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数为3743.51万人。从个人养老金参加人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参加人在银行开户,但各个开户行仅提供其代理的产品,参加人不可能在一家银行看到所有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参加人也不可以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变更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此外,除部分人群可享受税收优惠外,个人养老金制度中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优势不明显。
  面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出现的情况,下一步,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多位受访专家建议,要从加大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力度、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养老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以及强化个人养老金宣传等方面入手。
  存在哪些问题
  在谈论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发现的问题时,必须注意到,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处于发展初期。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
  同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允许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确立。
  随后,金融机构快速响应,推出相关产品。实施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产品不断扩容。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显示,截至6月14日,金融机构推出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664只。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养老金融的机遇与责任”上,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表示,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策激励不够。每年12000元的缴费上限对中高收入群体而言较低,而个人养老金在领取时要缴纳3%的税,对中低收入群体有挤出效应。二是产品分散,不利于普通消费者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情况。三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管理操作较为复杂,且不能跨行购买全部个人养老金产品。
  以个人养老金中的保险类产品为例,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鹏认为,产品缺乏创新,与其他商业保险产品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
  问题如何形成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何在?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相关产品对公众的吸引力仍显不足,另外,开立账户的便捷化程度、投资的便利化程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也提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创新与全面试点给予了这个新市场、新业务充分的政策支撑,但在实际运营中,市场机构创新性不足导致市场发展不够均衡。综合近期发布的运行数据分析,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与落地机制尚未充分融合,一些结构性障碍和机制性堵点尚未完全打通。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场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两低三不”特征,且在产品研发、市场培育与公众教育领域显得后劲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机构、个人与市场三方激励相融问题,个人养老金市场要实现全面均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这些领域全面破题。
  如何解决现有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多元化的养老产品、养老服务迫在眉睫。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人,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养老缺口巨大、“未富先老”等矛盾突出,正因如此,养老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设立是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险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发展上更加注重保质保量,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吸引力。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71%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但尚未参加。
  那么,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推动居民从愿意参加到实际参加呢?
  “个人养老金能否蓬勃发展,有赖于税收优惠的力度和结构等政策支持,也对有关机构能否提供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以及生命周期的账户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供给端在养老金融产品和投资管理方面作出更多探索,实现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适老化。”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具体来看,袁帅建议,政策层面,要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养老金资产管理、养老产业投融资等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同时,做好财税政策的优化设计以及相关部门间的通力协作,特别是在保值增值方面,为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提供足够的支撑。
  产品层面,王鹏认为,应加强产品开发能力,让更多的保险公司参与其中,针对不同家庭、个人,开发出高中低档不同类型的产品,覆盖更多不同人群,增加产品差异性;渠道层面,推动银行间交叉,以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与服务形式。
  保险机构层面,陈佳强调,为了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当前,全面加大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力度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企业网络与员工组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养老财富储备。
  “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毕竟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才刚刚起步。”杨海平表示,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应抓紧时间提升两方面能力,一是突出养老保险产品的保障性,持续探索优化产品设计;二是强化与具备个人养老金账户资质的银行合作,全面优化数字化渠道,以更好地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半年 民众参保意愿不强仍持观望态度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