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转”机

最新信息

碧桂园“转”机
2023-06-16 10:06:00


K图 02007_0
  最近,碧桂园宣布架构调整。

  根据5月末传出的内部文件,调整后的碧桂园控股集团下设地产集团、科技建筑集团及新业务事业部、创新投资事业部。
  对于这次变动,碧桂园对外统一口径是“适配多元业务协调发展”,保障“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这等于从明面上将房地产开发与科技建筑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3年的碧桂园变化颇多。3月初,杨惠妍接替父亲杨国强成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在“新人”上任的三个月里,杨惠妍领导下的碧桂园已经从区域架构和集团架构上,对自身动了两次“大手术”。
  事实上,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碧桂园创立至今曾数次经历危局,又几度架构调整、战略调向,转“危”为“机”。
  这一次,碧桂园再次选择“刀刃向内”,在房地产业周期调整并进入探索新发展模式阶段,是正视问题的自觉,还是被迫求存的策略?
  “一体两翼”的基础
  本轮架构一经调整,科技建筑的地位在碧桂园正式确立,这恰恰符合杨惠妍上任后提出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她的构想下,碧桂园要通过推进轻资产的代管代建业务,借助科技智慧建造体系,实现提质增效。
  不过,在新的格局下,房地产开发仍将长期担任碧桂园的“奶牛”。毕竟房地产主业能否持续为各项新业务“输血”,是碧桂园“一体两翼”能否稳固的根基。
  毋庸置疑,房地产开发是碧桂园在过去30年中的立身之基。
  1992年,顺德撤县建市,并获批为综合改革试验市。改革开放的大潮,城镇化带来的发展需要,让在北滘镇组建建筑工程队的杨国强看到了机会。
  这一年,杨国强通过三和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碧江村、三桂村的1300亩荒地,准备盖4000套别墅,并把项目名称定为“碧桂园”。
  但在一年后,海南房地产前期发展比较激进造成局部泡沫,导致整个房地产业备受影响,这令4000套别墅卖出寥寥,面临投资方撤资的境地。
  随后杨国强与合伙人斥资8000万元收购三和物业股权,碧桂园正式成立。
  改革开放的头20年也是房地产初步发展的2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福利分房、集资建房陆续停止,房地产开发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碧桂园巧妙抓住了住房政策变化的周期和房地产市场广阔的机遇,迅速成长起来。
  碧桂园制胜的“法宝”之一,是长期深耕三、四线中小城市,并借此实现在国内快速布局和规模扩张。但如今房地产市场下行,行业逐步进入“黑铁时代”,首当其冲的也是这些城市,碧桂园亦受到剧烈影响。
  相比碧桂园,万科、龙湖对于一、二线城市明显盯得更紧一些。以广州为例,万科近年开发在售楼盘主要位于荔湾白鹅潭、黄埔文冲和沙步等地,并深入参与相应区域城市更新。碧桂园这些年在广州鲜有发力,此前在售的云顶、星禧等楼盘均在增城新塘、石滩等较偏远地带。
  今年业绩会上,碧桂园透露出回归一、二线城市的意愿。“去年三、四线市场波动性比较大,稳定性弱于一、二线,所以我们开始了调整。”常务副总裁程光煜说。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接下来要逐步将一、二线城市投资额和土地储备占比提升至50%。杨惠妍亦指出,未来提高产品力,首先要打造适合一、二线城市的住宅产品。
  业绩会后不久,碧桂园就斥资在杭州滨江区拿下一块地,楼面价26745元/平方米,5月下旬,碧桂园还在广佛交界地带成功拿地。杨惠妍所说的“适合一、二线城市”的产品,或许就将诞生在这些地块。
  “高周转”与机器人
  碧桂园另一“翼”的出现,其实源于五年前的一场风波。
  2017年,碧桂园创下合同销售额5508亿元的新纪录,稳坐头部房企“三甲”行列。
  但到了2018年,情况出现转折。
  这一年,碧桂园在上海、安徽等多地的在建项目连续遭遇工程质量风波,一系列事件让碧桂园深陷舆论漩涡和工程质量信任危机。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对准“高周转”模式,而这种模式碧桂园已经应用了近10年,是其规模迅速扩张的利器。就在同一年,碧桂园还曾流出多份内部文件,要求提高三四五线城市项目周转、报建和供货速度。
  对于“高周转”,莫斌回应称主要是赶工期,与工程质量没关系,并表示碧桂园的“高周转”并不以忽视质量为代价。
  正是此次危机之后,碧桂园对“高周转”踩刹车,并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企业“安全生产日”。
  这被视为其“提质控速”的转折点,也成为碧桂园启动建筑机器人研发,走向科技建造转型之路的催化剂之一。
  “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强的机器人公司?”同样是在2018年,杨国强在面对日本机器人企业发那科研发高管沈岗时,抛出了这一疑问。
  杨国强当时考虑的是建筑行业工人年龄偏大,建筑工地噪音粉尘污染严重,安全事故风险高等现状,他希望机器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我梦想着那天,过去是工人在工地走来走去,未来是机器人在工地走来走去,我们像生产汽车一样,在工地生产我们的房子。”杨国强如是畅想。
  此后,碧桂园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并将企业定位调整成“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
  这个看上去有些天马行空的目标,就此启动。
  博智林成立初期发展迅速,沈岗归国后加盟成为总裁,团队快速组建,到2019年上半年,多款建筑机器人被媒体曝光,顺德机器人谷项目落地开启建设。
  若干年后,杨国强当初那句“机器人在工地里走来走去”的设想,在多个在建工地实现了。
  机器人按照系统指令,出色地完成物料搬运、混凝土平整、墙面打磨喷涂、瓷砖地砖铺贴等多个建筑施工和装修装饰环节……这样的场景,已经陆续在佛山、广州乃至全国各地数百个碧桂园在建工地上演。与传统施工相比,机器人施工效率更高,工人劳动强度下降了不少。
  建筑机器人大展拳脚的同时,碧桂园也在探索智能建造体系,尝试将一幢房子建设的流程拆解开来,通过科学铺排工序,实现机器人分工协作,将建筑工地改造成“工厂流水线”。
  另一“翼”的挑战
  碧桂园用几年时间,实现了建筑机器人“从0到1”的突破。不过,这种突破并非一蹴而就。
  时间倒转回2019年春节后,杨国强在一场管理会议上,对机器人提出了自己的时间表——年内完成量产前试运营,2020年开始大量投入使用。
  此后碧桂园一直强调建筑机器人正在研发、测试,2020年的“大量投用”却并未如期到来,其间还发生了沈岗离职、博智林多轮“换帅”等一系列事件。
  直到2021年3月,碧桂园才终于拿出实地应用的建筑机器人供媒体参观,此后机器人才陆续进入各个工地使用。
  这与杨国强最初所提的时间表相比,已经延迟了很多。
  彼时一名研发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机器人之所以姗姗来迟,根源在于研发过程的艰难——因为需要在环境复杂的建筑工地移动作业,所以最初机器人几乎一到工地就出故障,技术攻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核心零部件与核心算法均要从零开始,这对于房地产开发起家的碧桂园来说,恐怕并不是投钱就能快速解决的。
  碧桂园“高科技综合企业”的内涵包括房地产开发、机器人和现代农业“三驾马车”,其高调招来了不少议论之声。
  但无论如何,碧桂园对于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造体系的探索,仍然取得了初步成果。
  “截至今年1月底,我们已有33款机器人投入到商业化应用,适用于全周期智慧建造的各个工序,累计交付超1700台机器人,累计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莫斌说。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碧桂园再次抓住了机会。
  这一次架构调整后,科技建筑集团将科技建筑和博智林两大子公司收入囊中,更加聚焦。同时,科技建筑对外输出,博智林在内研发,形成了前后呼应,也为建筑机器人走出碧桂园,走进代建市场提供了基础。
  代建市场一直被视作“蓝海”,中指院曾在一份报告中预计,中国房地产代建潜在市场面积将由2020年的6.8亿平方米增至2025年的9.1亿平方米。截至2022年末,碧桂园在代管代建领域累计承接152个项目,累计在管面积1271万平方米,有约28%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这与碧桂园数量众多的自建地产项目相比仍是九牛一毛,但杨惠妍已经公开表示,自己上任后大部分精力将放在科技建造和代管代建上,这是碧桂园新业务的重点。
  科技建筑与代管代建能否走向成功,关系到碧桂园“第二增长曲线”能否顺利培育。这既需要持续对机器人研发的投入,对科技建筑生产流程的探索和搭建,也需要碧桂园不断向外拓展市场,证明自己的代建实力,特别是有机器人参与的代建能力。
  更重要的,是碧桂园能否持续迎接并跨越每一轮挑战。
  保持定力
  “博智林机器人是我们新业务的唯一重点,其他一些新业务我们都暂缓了。”莫斌在去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公开表示。
  彼时,刚刚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餐饮保障的千玺机器人集团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市场形势的变换传导至碧桂园,经营状况的变化让其作出了收缩多元业务的决定。
  碧桂园2022年报显示,其归母净利润直接由正转负,这甚至是2007年上市以来的头一遭。在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房地产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1%,开发投资下降10%,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7%,多项数据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
  对于亏损,碧桂园将原因归结于低毛利项目结转、物业计提减值增加和预期汇兑净损失。但在同一年,龙湖赚了243.62亿元,万科赚了226.18亿元,两家房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上涨。
  事实上,碧桂园在利润表上的“牺牲”,牵涉的多是更早以前的项目结转情况。
  “2022年我们付出了极大代价,打赢了关乎企业生存的‘铁原保卫战’。”莫斌在公开场合用一场扭转抗美援朝战争局势的重要一役,来形容碧桂园过去一年。
  “公司把重心放在保证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及利润的平衡上,通过经营性现金流去偿还高成本短期限的融资,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莫斌说。
  从年报中可以看到的是,碧桂园通过自救,将总借贷余额降到了2713.1亿元,年末总现金余额有1475.5亿元。
  与万科、龙湖等相似,碧桂园在2022年也成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民营房企,去年发行近百亿元各类融资产品,并完成三次股权融资和多家银行的综合授信支持。
  跨过艰难的2022年,碧桂园保存了实力,保持了定力,但莫斌仍用“我们对自己交出的答卷是不满意的,会痛定思痛,总结反思”来评价去年。
  今年年初,三年来疫情积压的需求释放带来一波销售热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4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然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有6.2%的降幅。
  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市场恢复进程,房企纾困之路,仍将继续。
  而碧桂园的“刀刃向内”,既是正视问题,也是求存需要。
  根据碧桂园披露的数据,今年前4月其权益销售额合计945.6亿元,但在去年同期,碧桂园尚能达到1218.7亿元的水平。曾经重仓三、四线中小城市带来的阵痛,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碧桂园的销售表现及财务指标,进而也会影响“一体两翼”的发展进程。
  为闯过这一关,碧桂园仍在努力。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碧桂园“转”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