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民众“钱袋子” 保险机构推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

最新信息

守护好民众“钱袋子” 保险机构推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
2023-06-21 08:30:00
“低门槛、零风险、高利息、日返息”,这些都是非法集资的“障眼法”,民众一旦放松警惕,进行非理性投资,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2023年6月,是国家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第11个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多家保险机构纷纷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启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积极做好保险业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不断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守好“民众”第一道防线
  当前,以“高息、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的民间投融资、养老服务、解债服务等领域风险多发,诈骗分子利用元宇宙、NFT、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网上跨境证券交易等披着新型外衣的非法集资形式迷惑居民的事件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诈骗分子打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落实政策”的旗号进行非法集资,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财产损失,危害国家金融安全。
  人民群众是防范非法集资的第一道防线。把防范非法集资的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帮助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金融风险识别能力,有利于从源头遏制非法集资,对于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作用。
  何为非法集资?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近几年的案例来看,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主要表现为:涉案人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或继续滚存的方式进行集资;虚构保险理财产品或假借办理“团体年金保险”名义、以投资项目急需资金为由进行集资;利用职务便利,以保险公司员工或销售人员的身份取得消费者信任,骗取资金;出具假保单或所谓的投资理财协议,以自购的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代替,在伪造单证上加盖私刻公章,骗取资金。
  今年4月,原银保监会组织召开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2023年工作会议指出,受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非法集资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存量风险仍将“水落石出”,重大案件继续处于高位。因此,应强化源头治理,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持续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警示提示,强化群众防非意识。
  精准聚焦重点人群
  近年来,老年人被骗走养老钱的事件多有发生。例如,在泰康养老保险公司公布的一则宣传普及案例中,某业务员声称自己认识社保部门工作的刘科长,可通过挂靠企业的方式帮王大妈办理补交职工养老保险。“把保险费交给我就行,保准又快又省钱!”但殊不知,业务员提到的刘科长只是社保部门临时工作人员,现已不再任职,根本无法代办养老保险。王大妈把保险费交给了业务员,最终导致钱款被骗、个人养老保险断缴的后果。
  还有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记者注意到,老年人群等易受非法集资侵害的重点人群,一直是保险机构宣传教育的关注对象。在此次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期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特别关注到由于缺乏相关金融知识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的人群,如老年人、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等,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农银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将从提升宣传精准性和针对性出发,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开展广泛宣传,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充分调动基层资源,建强志愿宣传队伍,营造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的浓厚氛围,引导公众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强化主动防非、自觉拒非的意识。
  防范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多家保险机构表示会将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宣传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对内不断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导培训,定期开展非金融产品销售排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杜绝代理人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对外长期聚焦日常生活涉及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探索更生动形象的宣教服务形式,帮助人民群众认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有效识别非法集资套路。
  坚信“没有免费午餐”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那么,保险消费者该如何应对非法集资风险?
  中国人保近日发布相关信息提示消费者:一是切勿轻信高息“保险”、高息“理财”的片面宣传,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重点防范以“落实政策”和炒作“新概念”为伪装的非法集资。警惕第三方机构擅自利用保险公司“担保”“全额理赔”等名义宣传不当增信等非法行为。二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切勿受小礼品、“先返息”等诱惑与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切勿接受任何非正规收据、欠条,切勿将资金转入业务员个人账户。三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勿将个人证件、银行卡随意交于他人,勿将个人账户信息随意透露给他人。四是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关注银行保险机构官方客服渠道,及时验证保单真实性,防范虚假单证风险。
  农银人寿首席风险官赵巍建议,消费者要谨慎投资,严防非法集资陷阱。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不与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欠条。购买保险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三查、两配合”,即通过保险公司网站、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查产品、查单证,配合做好转账缴费、配合做好回访工作。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守护好民众“钱袋子” 保险机构推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常态化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