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迎政策利好

最新信息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迎政策利好
2023-06-21 08:58:00
是否具备便利的充电条件,是当前消费者考虑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
  去年,我国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25%,而今年,渗透率有望达到35%。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对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6月19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这是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时隔8年后,针对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出台的重要文件。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
  “《指导意见》最核心的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出行充电的需求,所以基本都是围绕着私家车主主要的一些场景来展开,在社区充电、乡村地区、高速公路等场景,现在面临着不同的问题,针对场景,《指导意见》指明了不同的方向。”6月20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指导意见》出台是)特别好的消息,将高速和乡镇的充电设施布好,然后将充电速度提上来(800V),最后将电池的价格做到更低,这三点做到后,纯电汽车会真正大范围取代燃油/混动汽车。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指导意见》明确了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五方面的主要任务。
  其中,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和加快重点区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较为显著,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公共充电桩总量超过10万台有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北京、山东7省市,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而西北和东北地区排名靠后;一二线城市的充电桩布局明显优于三四线城市及广阔的农村地区;高速公路已建或具备安装充电桩条件的车位较少,经常出现节假日期间“充电拥堵”现象。
  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是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阻碍之一。《指导意见》明确,谋划以“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为重点,打通重点城市之间干线充电网络,满足电动汽车中长途出行。在城市群、都市圈等区域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协同建设,提升电动汽车在城市群、都市圈及重点城市的通达能力。
  此外,日常环境的充电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指导意见》提到,要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重点覆盖“两区”(居住区、办公区)和“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在基础较好的地区根据需要创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私人充电桩应用更广的居住区,《指导意见》表示,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优化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压实新建居住区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确保固定车位按规定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满足直接装表接电要求。并鼓励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并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
  此外,还特别明确了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管理机构责任,建立“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处理机制。
  事实上,目前,部分老旧小区电力改造成本高、协调难度大,物业等相关管理单位配合度低,导致私人桩建设难。此外,也存在部分新小区出于电量负荷、安全等各种理由考虑,无法满足私人充电桩的安装需求。
  万帮星星充电运营中心总经理翟士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想要解决“小区安桩难题”需要多方配合,在明确主体责任之后,将给充电桩企业帮助消费者安装充电桩带来便利。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网负荷有限、以及部分车主并没有固定停车位,私桩共享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一辆私家车一个月充电可能就只有一到两次,充电桩闲置时共享给其他车主,有利于节约成本。”翟士清表示。
  事实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非常细分,针对不同细分领域的车型,出行场景和充电场景不一样,这让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变得更加复杂。
  仝宗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公共充电桩领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大部分二线城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渐的提升,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是已经渡过了从0到1的问题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好充电站的精细化服务,而不是让它变成“僵尸桩”。或者说让人民群众觉得充电不安全,充电不便利。
  而广阔的农村地区,目前仍处于“从0到1”的阶段。仝宗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农村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主要面临土地、电网负荷、运维服务三个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要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推动农村地区充电网络与城市、城际充电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在适宜使用电动汽车的农村地区有效覆盖。
  政策利好带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尤其是自2021年新能源汽车加速在私家车市场普及以来,我国充电技术设施规模和数量快速攀升。在发展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
  《指导意见》的出台,则给充电桩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指导意见》发布之后,对于定位于解决社区充电场景的企业是很明显的利好。另外,对于专门做无线充电、车网互动、V2G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等类型的企业,也是非常明确的支持。”仝宗旗表示。
  在他看来,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场景,明确自己在细分领域的定位,进而深耕细分领域,不用大而全,而是深入布局一个或某几个场景。
  此外,《指导意见》中还提到,要支持各地研究制定资金支持政策,加大对先进技术示范补贴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仝宗旗认为,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金融性产品,接下来可能会迎来快速的增长,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重点进入充电基础设施领域。
  翟士清则告诉记者,随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充电桩企业市场下沉,向更多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地区业务发展。
  “充电桩布局一定要适度超前。只有有了充电的环境,才能让消费者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翟士清说。
  因此,他认为,随着政策利好带动充电桩需求的增加,充电桩设备公司有望取得业务的快速增长。不过,公共充电桩运营企业由于前期投资较大,是否能够受政策改善盈利能力,仍然要取决于充电桩的利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充电设施盈利仍然较为困难。充电桩企业投资及运营成本较高、利润低、资本回收周期长,只有在车流量较高的地方才能有更好的盈利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充电桩企业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度较低的地区布局的热情。
  当然,《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否能够快速发展,仍然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如何落实。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一篇政策解读文章中表示,《指导意见》是新形势下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
  为强化政策落实、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认为,需要中央和地方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对长期难以实现盈利的场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充电桩有人建、有人管。二是对车流量大、服务能力强的场景,引导地方加大投入,提高充电网络服务效率。三是支持开展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换电等先进技术示范应用,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迎政策利好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