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博会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突破8万家 超10省将于今年落地“三赋”专项行动

最新信息

聚焦中博会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突破8万家 超10省将于今年落地“三赋”专项行动
2023-06-28 14:50:00
6月26日-28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论坛上获悉,2022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比2021年底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80万亿元。今年多地将在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开展集群培育等方面发力,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6月27日的开幕致辞中强调,工信部将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聚焦要素保障、融资支持、市场对接、创新支撑等方面,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技术人才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也在会上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大幅提升中小企业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强化重点领域反垄断执法,围绕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企业利润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2.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6天,同比增加6.4天,超过2020年3月份的63.1天。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最新数据也显示,5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9,比上月下降0.1点,已连续3个月下降,流动资金指数为85.9,比上月下降0.1点。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邵宁在中博会上表示,疫情持续反复期间,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和现金流受到严重冲击。疫情大流行结束后的经济衰退风险、贸易增长乏力、金融市场动荡,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在获取订单和资金方面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普遍采取财政补贴、融资支持、贸易便利等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并通过支持数字化转型等结构性政策推动中小企业提升能力。
  不过,资金紧张状况正在出现缓解。5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中的融资指数为91.2,环比上升0.4点,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6个行业融资指数上升。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中博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持续提高信用贷、首贷和中长期贷款比例。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完善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创业投资基金在企业的价值发现、风险分担、激励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中小企业获取资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在中博会上表示,目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为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公开遴选方式选择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并发起设立子基金,重点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中长期股权融资问题。在带动社会资本、扩大中小企业股权投资规模、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会上了解到,现已有元禾原点、九合创投、同创伟业、启赋资本、申能诚毅、中科创星等6家基金管理机构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五第五批子基金,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完成签约,拟设立总规模约100亿元。届时,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数量将达37支,基金总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
  以产业集群放大中小企业优势
  产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形式,同时也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单元,对于推进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初,工信部公布了首批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培育100个,旨在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二级巡视员廉莉在中博会上介绍,2022年首批集群共入驻中小企业3.1万多家,有制造业单项冠军7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38家,优质中小企业占到集群中小企业数量的24.8%,已成为集群高质量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出口贸易额平均增长率达30%,2019年-2022年的产值平均增速也达到19.2%,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而且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多变,首批集群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在中博会上表示,2022年的集群年产值超过2.5万亿,同比增长17.3%,体现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主导产业都是所在地的支柱产业,对集群产值贡献率达86.5%,创造了超过170万个就业岗位,有力提升区域就业承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目前东、中、西部分别认定47、23、30个集群。截至目前,已有各地发布省级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文件27项,对“十四五”期间的集群数量、认定标准、培育模式都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划。
  不过目前不少中小企业集群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短板。刘贤刚指出,部分集群对产业链布局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考虑不足,主导产业的差异化、特色化不够明显。同时,制造资源共享水平不足,集群外部协作对接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国际产业交流合作有待深化。
  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看来,未来中小企业集群需要重点关注对核心企业的配套、拾遗补缺,形成“不可替代性”,积极借鉴“百年老店”的国际经验和同行创新成果,争取以做好做强为基础,进而做大、做长久。其中,也需要注重“供应链金融”机制的融资支持。
  “以前企业的感受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有所不足,但如果企业在集群和产业链里面获得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的特殊地位,就相对容易能得到融资支持。还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机制,来对集群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中小微企业增信,增加其获得融资支持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贾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中小企业及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过程,需要更注重“供应链金融”机制的运用,在中国积累更丰富的本土经验。同时,在政策性的金融加力、信用担保、产业引导基金等综合支持上,也都非常值得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界共同研究,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廉莉进一步表示,工信部接下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集群发展,促进工作的政策措施,形成省部联动,多方协同的集群培育工作体系。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下沉服务资源与产业集群,共同打造集群公共服务网络,提供包括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市场开拓、创业创新、产业链对接等服务水平。
  加速优化企业服务
  还有一个数据也值得关注。今年初,工信部计划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不到半年,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据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中博会上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8万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9000家,其中,超四成“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在支撑经济稳步增长、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工信部已经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组织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下称“三赋”),形成助力组合拳。
  据介绍,2023年底前“三赋”将至少在全国10个省份开展活动。其中,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专属优惠服务,包括免费试用工具、专属产品定制、特定产品价格折扣、一对一服务咨询等。
  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在中博会上建议,接下来应当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行业出题,产业答题,供需协同的思路,强化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供需的对接,推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建立需求清单,明确攻关方向和任务目标。另外一方面,引导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围绕需求清单,研发产品和服务,加速优质解决方案的推广。
  “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向。”邵宁表示,中小企业交流合作的各参与方应当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为关键,加强各国支持企业创新政策的交流和互鉴,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广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绿色低碳技术,在数字经济领域和新能源领域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恰逢联合国的中小微企业日,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中博会上倡议,APEC各经济体应通力合作,以布特拉加亚愿景(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为指引,以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发展政策和经验交流,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亚太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聚焦中博会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突破8万家 超10省将于今年落地“三赋”专项行动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