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老总读博 舆论应该关注什么?|教育洞察

最新信息

上市公司老总读博 舆论应该关注什么?|教育洞察
2023-06-28 18:54:00
6月27日晚间,周鸿祎在个人微博晒出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称“终于考上了,希望360智脑帮助我顺利毕业。”
  通知书显示,周鸿祎被录取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专业,将攻读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已经53岁的上市公司老总读博,有人点赞称上市公司老总还这么努力读博,其他人有何理由不努力;也有人认为这是挤占其他人的资源,还有人认为这是在给自己“贴金”。
  其实,不仅50岁读博,60岁、70岁读博也大有人在,这不存在挤占他人资源之说。我国曾一度存在官员、企业家纷纷读博,给自己“贴金”的现象。但随着对博导责任的强调,以及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把关越来越严,逐渐得到治理。社会舆论应从更积极地角度来看待上市公司老总读博。
  上市公司老总读博,并非新鲜事。此前会被质疑是“赢家通吃”,企业家用企业资源去和高校的学位资源进行交易,博导从企业家那里拿到课题,随后在企业家申请博士、攻读博士过程中给与特殊的关照,企业家则以博士学位提高自己的“身价”。
  对于这一影响博士培养声誉与质量的现象,教育部曾进行治理,其中就报考限制招收非全日制博士。
  推进博士生申请-审核制度后,我国社会舆论更担心,博导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会在招收博士生时,倾向于招有资源的官员或老板博士生,搞权学交易或钱学交易。
  这在以前确实是一大问题,但近年来博导能招的博士生数量有限,同时,对博士生毕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博导在招收学生时,更关注的是申请学生本身的学术研究能力而非能给自己或高校带来课题资源。因此,官员、老板在申请读博中,已经没有什么身份优势。博导招来的学生如果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将直接影响其声誉。
  企业家攻读博士,从鼓励终身学习角度看,是应该积极倡导的。
  每位企业家攻读博士,目的并不一样。有的是出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实现自己读博的梦想,就如有的博导也继续攻读博士一样;有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如选择读企业管理博士;还有的则是关注某一前沿领域的技术发展,希望通过读博,来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带领技术团队开展产品研发。而不管是出于哪种目的,都应该坚持和其他博士生一样的培养标准。
  至于企业家攻读博士学位后,能否真助力企业发展,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博士学术研究与企业管理、产品研发还是两码事。就是企业家攻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是与企业开发产品密切相关的,其效果也值得观察。因为我国高校一直推进产学研合作。
  此外,产学研合作却存在学校和企业诉求不一致的问题,学校追求的是获得课题、奖项,发表论文,而企业希望得到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技术,在当前唯论文、唯奖项的评价体系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高校在培养博士时,也存在唯论文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大学培养博士,主要关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不同,我国高校普遍要求博士生在攻读期间发表多少学术期刊论文(包括发表数量与发表期刊档次),将其作为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前置条件,这导致很多博士生把精力用在撰写、发表论文中,而不是潜心做好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研究。这一问题也会困惑企业家读博。
  曾经出现过企业老板读博,由秘书或公司员工帮其完成论文的丑闻。要让企业老板读博货真价实,就必须强调对博士培养的过程管理,并改革对博士生质量的评价。应关注其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否有原创价值,助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市公司老总读博 舆论应该关注什么?|教育洞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