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中小企业主动求变:缓压力寻增长 期待适时“出海”

最新信息

中欧中小企业主动求变:缓压力寻增长 期待适时“出海”
2023-06-29 19:16:00
“过去3年,国内市场做运动辅助设备的中小企业倒了不少,我们熬过来了,今年订单情况好多了。”快易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范晓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这是一家德国在华投资的创业企业,疫情压力缓解后,企业正在积极拓展本地市场。
  6月28日,中欧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广州举办,约200名中欧中小企业高级别代表参会,不少德国隐形冠军、欧洲行业领军企业、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享发展经验,涉及数字化转型、市场开拓等众多普遍性问题。
  “不确定性”是众多中小企业在谈及过去几年发展时常提到的关键词。这次论坛上,中国和欧洲的中小企业最关心两件事,一是如何应对纷繁变化的经济环境,保持竞争力,二是试探全球化布局的风向,获取中欧合作的经验。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认为,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是持续几百年发展起来的,当地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财政金融制度、产业和贸易政策。现在我国重视“专精特新”工作,“专精特新”企业的遴选和培育是第一步,未来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落实,支持企业在细分领域做好做强。
  中小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年都会做战略规划和部署,目前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个是成长,另一个是成本。”意拉德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允超介绍道。这是诞生于欧洲的一家企业,主要做电子调节器的开发及生产,为不少跨国大企业做配套。
  丁允超认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是敏捷,而低成本的数字化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企业可持续增长。
  这也反映了众多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在产业链中更加灵活、弹性,能发挥强链补链的重要作用,但和大企业相比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对高成本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更加谨慎。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国政府普遍采取财政补贴、融资支持、贸易便利等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并通过支持数字化转型等结构性政策推动中小企业提升能力。
  仅以数字化转型来看,中小企业的困难在哪里?受访企业透露,成本压力之外,还存在数据记录困难、缺少科学的监控管理办法等问题,也没有能力分辨专业服务商。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冯旭给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研判,“从应用看,提升技术经济性是中小企业转型‘破冰’的关键;从供给看,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数字化转型主流产品形态是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和精准化;从模式看,多方协同是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
  不只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增强“专精特新”能力,也能够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发展韧性更足。
  截至2022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户,比2018年末增长51%,从质量方面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培育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8万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专精特新”为中小企业指出一个发展路径,更加强调健康发展,不是发展速度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而扶持政策要切入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例如应收账款、土地租金等,整体方向是营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
  适时推进跨国协同
  不少中小企业还关心国际化和多边合作。当前,经济全球化依旧势不可挡,贸易出口正逐渐被外国直接投资所替代,企业正加速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据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羽雪介绍,企业在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与德国汽车巨头合作,“德国汽车企业具有深厚的工业积淀,包括行业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我们拥有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将技术产品化商业化的经验,双方合作能够把新兴技术带入具体场景应用。”
  欧洲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生产环节实现本地化供应。范晓宇目前正在国内寻找硬件制造商,“未来,德国团队进行软件开发,国内团队完成硬件生产,争取各环节配件都能在国内找到供应商。”
  不过,企业“出海”的时机和相关准备非常重要。
  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封兴良认为,为了长远发展,中国企业一定要“出海”,但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熟悉当地的规则、法律。德国不来梅经济促进局中国联络处中国区主任王露也给出建议,“中国中小企业去海外布局,要考虑产品链、资金链、人才链,要内外兼修,勇敢制胜。”
  只有在更加开放、合作、包容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才能渡过难关、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邵宁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建议,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参与各方落实双多边投资经贸协定各项制度措施,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国际物流便利化、国际金融服务便利化;综合运用国际展会、商务考察、投资贸易洽谈等多种手段,服务中小企业深耕境外传统市场、开辟多元化的新市场。
  单立坡认为,跨境电商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多机遇,多边贸易协定也进一步增强贸易便利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的建设,帮助中小企业熟悉和了解当地投资环境、适应海外市场,搭建好中小企业跨国、跨区域交流的平台。”
  “‘专精特新’企业不一定要做大,而是要做好做强,放到全球化布局的角度,企业还是要专注自身在细分领域的发展,根据自己发展阶段去考虑海外布局。” 单立坡补充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欧中小企业主动求变:缓压力寻增长 期待适时“出海”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