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大地上的结对帮扶故事:甘肃倾力为全省16.1万困难重度残疾人纾困解难

最新信息

陇原大地上的结对帮扶故事:甘肃倾力为全省16.1万困难重度残疾人纾困解难
2023-06-30 21:55:00
6月下旬的甘肃暑气正盛,骄阳似火,炙烤着这片广阔的陇原大地。刘夫林一家人的内心却因被爱浇灌,只觉得温润如水。
  刘夫林家住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肃州镇高台堡村,妻儿都是困难重度残疾人,已过花甲的他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记者一行抵达时,他正忙着在后院喂羊,见来人便放下手里的活,边擦手边气喘吁吁地走进屋,黝黑的脸上挂着朴实的笑。
  “好得很,就前两周,他们因为那个才来家里看过,还拎了一袋面。”刘夫林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跟记者说话时一股浓浓的西北口音。他口中称赞的“那个”是“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他们”是结对帮扶的干部。
  2023年5月,甘肃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了“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将开展“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的行动”作为主要抓手,组织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与孤儿结对、当“爱心爸妈”,组织各级干部与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结对、当“爱心家人”,通过联系交流、走访探视、落实政策、落实“四必到要求”等形式展开关爱。其中,被列为困难重度残疾人的关爱对象有16.1万人,数量占三类关爱对象总数的三分之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围绕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等方面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如今,随着“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的持续建设,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的行动(下称“结对关爱行动”)正深入开展,这份“格外”的爱也在陇原上空恒久激荡。
  回响:深、实、好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生活也好了,一年比一年好。”一句话三个“好”,刘夫林很知足。
  妻子胡秀兰是听力二级残疾,随着年岁增长,眼睛也越发不好使;儿子刘自林则是智力残疾、左手行动不便,不具备劳动能力。但现在老两口的双人低保、养老金,儿子的五保户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加一起,每个月能拿1800多元,再加上一年种瓜、养羊、养鸡挣的钱,足够生活了。如今,结对关爱行动入家入户,妻儿都有固定的结对干部,让刘夫林更觉安心。
  问及家里还缺啥,还需要结对干部的什么帮助时,刘夫林用手胡噜胡噜胳膊,腼腆道:“不要啥,我也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政府把我们扶持起来,让大家都吃上饭,能好好活不生病,这就很好了。”
  “好”几乎成为帮扶对象们口中的关键词。
  包括刘夫林一家在内,《华夏时报》记者先后走访了四户家庭:家住敦煌市沙州镇阳光二区的郭兴顺和魏冬梅,都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并伴有其他疾病,常年行动不便,由敦煌市卫生健康局的干部结对帮扶;同镇的刘婷、刘洋姐弟俩都是视力一级残疾,二人分别跟不同的干部结对,其中,弟弟刘洋由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王院长帮扶,见其爱好钢琴、有音乐天赋,便资助了他一架钢琴,并找人免费给他上课,最近,刘洋正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起在敦煌大剧院演出,负责《千手千眼》节目开场前的演奏;和刘夫林同村的李树生、朱红玲老两口都是困难重度残疾人,敦煌市残联理事长李玉军是二人的结对干部,就在5月底,李玉军刚刚进行了走访探视,确认其家里居住环境的安全情况和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等,还给家里送了些米面。
1.jpg每次联系交流、走访探视朱红玲和李树生老两口后,李玉军都通过结对关爱微信小程序填写行动工作记录表。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接受帮扶的家庭常常说不太清“结对帮扶·爱心甘肃”究竟是个什么工程,他们只是切实感受到了关心和支持,因而频频点头,跟记者朴素地重复着“好”“真好”。
  除了“好”,高台堡村的驻村大队队长周海洋给出的关键词是“深”和“实”。
  周海洋干基层工作多年,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结对关爱行动以来,自己作为“见证者”看到不少结对干部走门入户,“干部上门亲眼看到和了解农户到底缺啥用啥,情况啥样,有时候比我们汇报工作、转述情况效果来得更好。而且对咱们这些普通农户来说,确实是激励。还有的结对干部来不会告诉我们驻村队,人家直接跟农户交流,话家常。”
  在周海洋看来,跟老百姓打交道就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结对关爱行动让老百姓和领导干部以最直接、最真诚、最有效的方式建立联系,“助残工作越走越深,越走越实了。”
  每一户结对的家庭都是扶困助残工作的小小缩影,在这种一对一关爱、实打实帮扶的努力下,截至6月20日,甘肃全省16.1万名困难重度残疾人与结对干部通过面对面、电话、短信、微信、书信等方式,实现了“一对一”结对全覆盖,其中省直部门结对困难重度残疾人1937人,市县干部结对困难重度残疾人15.9万人;全省各级结对干部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交流13.3万人次、实地走访探视18.3万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700多个、向上级反映需要解决的困难7510个、帮办实事1万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597万元,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残疾人身边。
  秘诀:上下一心,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上下同欲者胜。这份耀眼的“结对关爱成绩单”和“深、实、好”的回响背后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的大规模“谋划”和一次次实实在在的操心奔走。
  “这次行动中,全省残疾人工作走到了社会舞台的中间地带,地位更加突显。同时,工作推进中也接受来自各级各部门的督促检验,这在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甘肃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建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为了落实好各级干部与困难重度残疾人的爱心结对工作,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1月20日至21日,省委书记胡昌升就在平凉、白银调研时提出要在全省部署开展“爱心工程”建设工作;此后,胡昌升和省长任振鹤任双组长,亲自部署,省民政厅、省残联组成工作专班牵头抓总,负责具体工作,持续推动落实。
4.jpg王建强(右一)探视困难重度残疾人
  甘肃省残联系统则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完善了一套“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的实施机制,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摸清关爱对象底数、精准搭配结对干部、关爱对象动态管理等工作。
  在组织匹配结对时,省关爱办会同省委组织部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结对干部和关爱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系统录入。各级结对干部所在单位积极组织所属干部填写《甘肃省结对关爱行动联系卡》,并及时反馈帮扶县民政部门、残联组织统一汇总。各地结对关爱工作机构对结对干部和关爱对象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匹配结对。省残联班子全体成员分片包抓,共深入23个县31个乡镇35个村(社区),开展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行动工作调研,就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结对内容、结对方式途径等深入听取各方面情况,提出实施意见建议,为结对关爱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行动启动后,落实到走亲认亲,领导干部依然率先垂范,带头开展。5月下旬,胡昌升率先到临夏州东乡县开展走访探视,先后在张掖市、定西市、临夏州等7个市州,调研指导结对帮扶,涉及22个县70多个乡镇;任振鹤在宕昌县蹲点调研。省残联班子全体成员深入10个市州20个县(区)39个乡镇55个村(社区)开展督导,检视工作、总结经验,使结对关爱行动始终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推进。王建强也带头先后前往天水市甘谷县、庆阳市环县、华池县等开展调研督导,体察实情、切实了解残疾人主要困难及关爱需求等。
  各地各部门还紧盯“助残日”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所属干部到关爱对象所在机构或家中开展帮扶。如5月19日,全省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启动,结对关爱困难重度残疾人行动成为其中重要内容,全省各级残联发放辅助器具、爱心包、米面油、药品、学习用品等物资500多万元,康复机构开展义诊等活动30多次,直接受益困难重度残疾人6400多人次等。
  底气:落实落地落到细,见行见情见到效
  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在细数结对帮扶的有为之处和唱响爱心甘肃的颂歌之时,涉及该项工程的细枝末节与未来工作的可能面临的挑战也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追问。
  记者注意到,《甘肃省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对工作标准做了明确规定,如开展结对关爱行动“不用公款”“每年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书信等方式与关爱对象联系交流不少于4次,到关爱对象家庭或所在机构实地走访探视不少于2次”等,此类规定的依据与考量是什么,是否可能影响帮扶工作的落实?此外,无论是结对干部还是帮扶对象,当庞大的结对工程落实到各户各人时,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颗颗实在的心,如何把握好“度”,避免形式主义、表面工程?
  面对追问与可能面临的挑战,陇原干部群众底气十足。
  “我们都是量力而行。”敦煌市残联副理事长秦紫薇是刘夫林妻子胡秀兰的结对干部,关于“不用公款”一事,她告诉记者,自己一般走访都拿米面油这种谁都用得上的必需品,除非帮扶对象提出明确需求,“比如之前有户人家里不种地,想要点菜,同事走访时就专门带了菜,也都不是大钱。其实帮扶对象都很朴实,一般也不会要求什么。”
  结对关爱时买东西并非强制。记者了解到,自省委书记胡昌升提出要在全省部署开展“爱心工程”建设时,就明确要求“不用公款”,强调“以人文关怀、精神关爱为主,按照对象所需、干部所能的原则”开展结对认亲帮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动用公款、大包大揽”。
  而结对干部每年与关爱对象联系交流和走访探视的次数也有“讲究”。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周海洋直言,结对干部到农户家走访和自己此前干脱贫监测户相关工作有类似之处——走访次数太少,不足以了解真实情况,次数太多,又可能给农户带来困扰。“说句掏心底的话,结对干部也有其他工作,农户来闲的时候也要吃饭睡觉、出去逛逛,次数太多,谁的正常生活都受影响。现在这样刚好。”
  事实上,为了能把握好“度”,既能让真心真情流动起来,又能把助残助志落到实处、不流于表面,《实施方案》在起草时就花了一番心思。按照省委要求,省残联在认真学习借鉴四川、黑龙江等省份的经验做法的同时,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建议,综合考量各个群体的情况,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经报请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才最终印发。且方案要求每次关爱行动后,结对干部通过微信小程序如实填写行动工作记录表。不过,关爱行动不考核,只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对未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未完成工作任务的结对干部,及时进行提醒、督促落实。
5.jpg王建强检阅敦煌市沙州镇梨园社区的适宜结对帮扶关爱家庭行动台账
  王建强指出,开展结对关爱行动,我们始终强调充分考虑“干部能做到,对象能满意”的原则,重在“身到心到、情到意到”。结对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心怀真挚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真情真意认亲、尽心尽力帮亲、常来常往走亲。党员干部在结对关爱中要做到“四必到”,重症住院必到、子女辍学或待业必到、意外灾害必到、家人去世必到,就是为了让认亲走亲访亲凝结成持久永恒的深情。
  当前,甘肃省困难重度残疾人已经全部落实了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兜底措施,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同时,也要看见这些残疾人家庭在特殊教育、康复医疗、培训就业、家庭无障碍、托养照护等方面仍有各种困难,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和特殊关怀。下一步,甘肃省各级残联将继续深入了解残疾人的现实困难和需求,并对照《困难重度残疾人保障政策和责任清单》逐一检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把该行动进一步走深走心走到实、落地落细落到位、见行见情见到效,让每一位最需要帮助的困难重度残疾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最重要的,结对关爱,‘爱’是工作开端,也是着力重点。”王建强说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陇原大地上的结对帮扶故事:甘肃倾力为全省16.1万困难重度残疾人纾困解难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