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上岸记: 金融助力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

最新信息

“海漂”上岸记: 金融助力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
2023-07-06 07:56:00
走进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一排排三层小楼依山傍水,一条条笔直干净的街道幽深绵长,渔民广场、白马公园里的老人和小孩晒着太阳,聊天嬉戏。很难想象,20多年前,下岐村除了海,村民们别无所有。
  当时,全村700多户船民祖祖辈辈以在海上捕捞小鱼、小虾为生。“我们一家三代人,挤在一条长不足7米、宽2米的渔船上,吃喝拉撒都在那里。”下岐村村民江成财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作为闽东沿海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家连着船,船连着家”的连家船民以船为家,过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生活。
  如今,江成财已从船上搬进了平房、三层小楼。从“搬上来”到“住下来”再到“富起来”,连家船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船民上岸
  回忆起20多年前的海上漂泊生活,江成财说:“有时候都不敢回想。那时就怕刮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回忆起当时也没有天气预报,有时候在海上捕捞的时候,一场台风突然袭来,大家就拼命摇橹想靠岸。即便到了岸边,一家人也要想办法紧紧拴住船,避免被风吹走。
  “全家所有的财产就是这条船。我们吃饭睡觉、捕鱼捞鱼都得靠它。我们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着这条船。”江成财唏嘘着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有一次,同在海上漂着的村里人前一天还在和他聊天,第二天赶上风暴,全家人再无踪影了。他把那时的生活概括为“三无”,即“生命无保障、财产无保障、教育无保障”。
  转机来自上个世纪末。当时,福建整体推动闽东连家船民上岸定居,“连家船民搬迁上岸”成为了一项重点工程。下岐村的连家船民就是1998年开始陆续上岸的。
  当时的连家船民的全部资产只有船,大多数还属于“老破小”。上岸的首要问题就是“住哪里”。“第一轮上岸定居工程建设,按照渔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通过采取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房、统一发放的形式,统一解决‘三通一平’。每户建房面积约40平方米,每人补助1300元。”福安市下白石镇党委副书记、下岐村第一书记郑月娥介绍。
  并非所有人都习惯上岸。“一些船民也持观望态度。当时,我们是党员干部带头搬,然后带动挂钩户、观望渔民有序搬。”郑月娥清楚地记得,刚上岸时,船民住的还是吊脚楼,家家户户看起来都一样。为了方便工作,她自己动手绘制了一张图,详细标注了各家各户的情况。
  这一过程反反复复持续了3年。1997年至1999年,下岐村共新建房339幢,安置渔民511户、2310人。至此,连家船民全部搬迁上岸,真正告别了漂泊的生活。
  产业致富
  “上岸第一夜,家家灯火通明,很多人睡不着。”江成财说,刚上岸时,他父亲甚至经常偷偷跑回船上,说自己“习惯了海上的风浪,在陆地上反而会晕床”。
  但更多人很快适应了岸上的生活。摆在他们面前的新挑战是:房子有了,但干什么呢?祖祖辈辈在大海上讨生活的渔民们,因为常年困在海上,老一辈的船民几乎都是O型腿,十有八九有风湿病、关节炎,再加上贫困导致的歧视,船民们被一些人称为“曲蹄”。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海漂”上岸记: 金融助力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