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共谋新发展 携手打造新典范

最新信息

沪滇共谋新发展 携手打造新典范
2023-07-13 05:46:00
东西部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大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上海和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抓紧抓实沪滇协作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统筹联动,不断深化拓展合作的新内涵、新空间、新成果,有力促进沪滇协作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按照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等总体部署,上海坚决贯彻中央“四个不摘”“两保持三加强”等要求,着重保持原有帮扶政策措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围绕“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所能”,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创新产业协作、园区共建、消费帮扶、组团服务等方式,推动帮扶工作扩面提质增效,助力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沪滇双方着眼国家重大战略,把握用好大机遇,在服务新发展中加强战略协同,在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云南努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过程中携手合作,提升协作能级,深化创新协同,共同把枢纽、平台和通道的文章做足,实现双向互动、双向赋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塑造沪滇协作发展新格局。
  新征程上,上海与云南将携手共进,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协作空间,续写沪滇协作新篇章,打造东西部协作新的典范。
  探索协作新模式帮助群众迈向幸福生活
  产业协作是沪滇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持续增收的关键。
  多年来,沪滇协作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关键路径,探索形成“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等产业协作新模式,以此助力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
  目前,上海正加大力度推进沪滇两地全要素、宽领域的合作对接,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市场叫得响的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企业。相应地,云南成立由省领导担任组长的沪滇产业协作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沪滇产业协作;同时,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吸引上海企业到云南投资,实现合作共赢。
  针对云南产业现状,上海积极发挥东部资源、理念、制度、管理优势,深化沪滇“1+16+N”产业示范园区共建体系,着力推进沪滇园区共建和招商引资。在这一过程中,尤为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标杆项目的集聚作用,探索完善“上海总部+云南基地”协作新模式。位于腾冲市中和镇闫家冲村的鹏腾牧场,由上海鹏欣集团投资兴建。该集团与云南签订千亿级肉牛产业合作协议,在云南建设高原肉牛产业示范园区,形成集科研、养殖、育种、种牛扩繁、饲料加工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在脱贫地区构建起共生共赢的利益结合体。未来几年,该集团将在云南各州市全面建设产业示范园,实现肉牛存栏230万头,带动35万户农民参与,其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将进一步提升。
  为做好消费协作这一双赢的民生工作,上海发挥大市场、大流通、大平台优势,强化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统筹作用,形成“一网通管、一网统算”工作体系,持续深化“百县百品”品牌建设行动,进一步搭建消费帮扶骨干渠道,为“上海市场+云南产品”提供平台和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结对地区直采直供等方式,助力“云品入沪”“云品出滇”,在丰富上海市民“菜篮子”“饭桌子”的同时,鼓起云南农户“钱袋子”。目前,已帮助云南打造诺邓火腿、保山小粒咖啡、孟连牛油果等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爆款产品21个,2022年帮助采购、销售云南省农特产品62.31亿元。
  在如何用好上海大平台实现“文化振兴”上,被誉为“绣在布上的艺术”的楚雄彝绣有发言权,其得以在发展千年后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离不开上海的大舞台。2018年,楚雄彝绣获沪滇文化帮扶资金,实现楚雄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化国际化等4个项目;2019年,楚雄彝绣特色成衣服饰亮相上海时装周,同年9月楚雄彝绣登陆纽约曼哈顿,2020年起先后到法国、意大利等多国展示展销,楚雄彝绣实现借船出海天下闻的华丽蜕变。
  作为沪滇文化产业协作样板的楚雄彝绣,经过沪滇双方深入挖掘彝绣文化资源潜力,实现由“指尖艺术”向“指尖经济”转化。相比2012年,2022年绣娘人数翻番的同时,十年间彝绣产业增加值增长超10倍,绣娘人均收入增长近5倍。目前,楚雄已形成“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发展新格局,绣娘们得以“唱着歌,绣着花,背着孩子养活家”,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与彝绣产业一样,沪滇产业协作的核心在于壮大产业带动更多就业,这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安全网,更能让当地群众依靠双手创造更美好生活。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沪滇协作,帮助云南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7.6万人,其中,新引入联农带农机制的落地企业投资项目251个,实际到位投资额85.51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903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781人;共建产业园区80个,其中农业产业园36个,吸纳农村劳动力1478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99人。这些项目在当地的显示度正不断提升,让当地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沪滇协作的共同目标。近年来,沪滇两地在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产业转移、教育医疗帮扶、科技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其中,上海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发挥上海教育、医疗卫生资源集聚优势,持续改善当地民生,上海211所学校、135所医院分别与云南184所学校、129所医院结对,深入开展“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确保结对帮扶地区“一县一学校、一县一医院”全面覆盖;另一方面,为当地群众培养就业的一技之长,依托沪滇职教联盟、青年(大学生)职业训练营等平台,联手春秋航空闻泰科技等企业,培养培育专业人才、特技人才、适配人才、技术领军人才、农村电商人才等“五类人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支持沿边产业发展共促更高水平开放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基于上海作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功能定位,在强化沪滇协作中,支持和促进云南沿边产业发展正成为重点和亮点。
  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切实引导有意向企业转移到云南沿边口岸园区,沪滇两地着力深化战略协同,推动互为重要战略通道、加快走向全球市场,进一步促进更高水平开放协同。截至目前,沪滇两地职能部门对接交流机制已初步建立,上海市级层面“一个平台、一口受理、一站服务”的统筹机制已基本形成,相关委办局、单位和全市16个区组成的“8+16”沿边产业合作工作专班已筹备形成,并向区级层面延伸建立“2+X”产业链推进机制。
  与此同时,上海全力以赴抓好沿边产业园区共建。一方面,聚焦两地优势互补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文旅康养、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组织相关企业到云南投资兴业,重点投向怒江、保山、文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等沿边州市。近期,在两地相关部门、商协会等组织协调下,“沪企入滇·口岸行”“上海企业云南行”等投资考察活动成功举办,数十家具有明确投资意向、符合云南产业发展特色和需求的企业赴云南开展深入对接,推动投资意向转化为投资项目、签约项目加快落地步伐、在建项目尽快达产见效。此外,借助RCEP生效和中老铁路通车等便利条件,上海部分重点国有企业正在以云南为基地积极布局,加强边贸往来。
  另一方面,按照国家支持云南沿边产业园区建设要求,沪滇两地聚力打造磨憨—磨丁等3个沿边产业园区。在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充分发挥临港集团的园区管理、产业发展、资源导入等优势,通过建立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和临港磨憨基地的“1+1”合作平台,派遣精干力量在昆明和磨憨设立常驻团队等,加快综合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将磨憨—磨丁打造成中老合作的示范区,引领沪滇产业在深化沿边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切实用好对口帮扶资金,加强政策支撑、强化资源引流,优化沿边产业园区软硬件配套和智能化水平,助推大通道沿线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在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沿边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实现兴边富民。
  接续奋战乡村振兴一线用心用情服务第二故乡
  当前,第十二批754名上海援滇干部人才正奋战在沪滇协作第一线,他们把聚人心、促团结贯穿于全过程,始终牢记使命、勇挑重担,扎扎实实做好对口帮扶各项工作,用心服务好云南第二故乡。
  一茬接一茬的上海援滇干部人才,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深情厚谊的过程中,总结出“六个一”的援滇精神,即继承发扬要做一滴水融入,不做一滴油漂浮的工作态度;积极发挥前方一群人、后方一座城的资源优势和工作方式;最终实现一次援滇行、一生云南情的工作情怀。援滇干部人才坚持以援滇精神为标杆,以“服务服从融入国家战略、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为导向,以“产业建设一高地、事业留下一队伍、就业培养一技能、消费链接一平台、社会形成一合力、乡村打造一特色”为主线,开展新时代的对口帮扶工作。
  为有效凝聚分散在各州市的干部人才,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积极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成立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设立州(市)援滇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临时党支部,覆盖所有上海援滇干部人才。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组长边慧夏表示,援滇干部人才坚持以学立本,提高引领发展能力。一方面,认认真真学理论,结合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扎扎实实学业务,用科学指导实践,有效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22年,在推动年度协作协议、计划指标全面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全年对接服务上海赴滇投资企业和当地企业189家,各联络小组走访企业1002家,收集企业诉求710条,协调落实693条,为产业兴滇营造良好氛围。
  从东海之滨到彩云之南的上海援滇干部人才,在经受最深刻的党性教育、最直接的国情教育、最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中进一步锤炼党性、磨砺意志、砥砺品格。他们倍感珍惜。正如一位援滇干部所说:“从来就没有红土地的过客。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沪滇共谋新发展 携手打造新典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