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企“三变” 交出转型升级新答卷

最新信息

冀企“三变” 交出转型升级新答卷
2023-07-14 06:56:00
今年盛夏,燕赵大地优势制造业的生产一片火热。
  走进河钢股份的炼钢车间,关键环节一“幕”了然,炼钢取样一键完成;步入晶澳科技邢台基地,机械臂不停运转,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从生产线鱼贯而出;近观保定清苑的立中集团东安铝合金1号智慧生产线,车轮制造从原料、熔炼、铸造、热处理、旋压、机加工,到涂装、包装、入库,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晶澳科技立中集团河钢股份等河北地区的上市公司是如何抓住中国经济复苏新趋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觅得发展新机遇的?
  产品迭代:新技术,订单满
  “很忙!”提及生产情况,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栋表示,随着光伏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公司开工率维持在高位,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同时,原材料成本显著下降,也进一步刺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
  晶澳科技7月11日晚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2亿元至49亿元,同比增长146.81%至187.95%。
  市场需求向好的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也在悄然变化。今年,晶澳科技发布了全新N型组件产品DeepBlue 4.0 Pro,相比于P型组件,DeepBlue 4.0 Pro组件BOS(系统平衡)成本可降低2%至4.5%左右,LCOE(能源平均成本)可降低2.5%至6%左右,相比于原有版型N型组件,DeepBlue 4.0 Pro组件BOS成本可降低1.4%至2.8%左右,LCOE可降低0.7%至1.6%左右。
  “行业技术迭代很快,我们会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降本技术路线来做规划与更新迭代。”武廷栋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光伏企业需要不停的技术创新和优化改进,以应对行业变化。
  根据其N型电池产能规划,今年三季度有36GW的N型电池产能陆续投产,同时还有20GW的N型电池项目在建,预计今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超40GW。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也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务经营持续向好。
  “这是出口到北美的汽车车轮,它是用再生铝制造的,价格不菲。”立中集团副总裁、董秘李志国指着一款新产品说。
  走进立中集团的产品展示厅,各式充满动感和未来感的车轮,在灯光下闪烁着铮亮的银色光泽。据李志国介绍,“双碳”目标对汽车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在铝合金车轮和汽车铝合金零部件产品上率先使用低碳再生铝铝合金、绿铝合金,以此加快材料、技术的转型升级。“低碳化、零碳化是全球制造业趋势。”李志国认为,把握了新技术趋势,才能赢得未来,目前公司车轮订单都处于饱和状态。
  除了汽车车轮,立中集团也在利用自身技术和生产优势,紧抓汽车轻量化的市场机遇。一体化压铸是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关键,这项工艺的关键材料之一就是免热处理铸造铝合金。立中集团也是目前国内少数掌握该项材料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并且有望成为首家量产的国内企业。
  据悉,日前公司已与重庆共享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立中集团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项目合作协议书》,公司将在重庆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一期规划建设产能5万吨,围绕新能源汽车及一体化压铸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等产品生产、研发,打造智能化数字工厂。
  产线升级:智能化,效率高
  铝液注入模具,加压、冷却,成型……在立中集团保定清苑产业区的机加车间,两只自动化机械手正在对轮毂“毛刺”进行检测和清除;在包装区,银闪闪的车轮成品正在自动码垛机的快速操作下码成约1米多高的方垛,等待出厂交付。整个车间里,工人寥寥无几。
  “这是公司东安铝合金1号智慧生产线,是我们与国内外著名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和软件公司联合开发设计的,能够满足大尺寸、轻量化高端铝合金车轮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的先进智慧生产线,智能化程度行业领先。”车间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样的生产线也同样建在立中集团位于国内和国外的多个厂区,并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车轮工艺。“依托先进的低压铸造生产线,立中成功开发出高强韧铸旋轻质铝合金车轮,突破了大尺寸、高端、轻质铝合金车轮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的‘高强韧、轻量化’的技术难题,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轻量化的需求。”上述负责人介绍称。
  数智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正在颠覆传统行业。在河钢股份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十几米宽的蓝色大屏幕上,钢铁冶炼一百多道工序,生产运行、能源环保、物流状态等4000多个关键节点数据,一“幕”了然。
  在生产车间,铁矿石、煤炭等原料则穿过1.4公里的全密闭式通廊,直接运达无人料场;天车吊装着1300多摄氏度的铁水,准确无误地倾倒进炼钢转炉,“一键炼钢”就此开启,加料、测温、取样全部自动完成。
  “数智化改造升级,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其炼炉出钢时间较过去缩短10%,平均吹氧时间缩短20%。
  在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加持”下,河钢股份正向高端品种钢领域进军。
  据河钢股份董秘张龙介绍,公司在汽车用钢和家电用钢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家电用钢、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目前,河钢高端品种钢比例近80%,有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汽车板、家电板直供奔驰、宝马、海尔、美的等行业知名企业。
  市场拓展:出海忙,机会多
  记者注意到,为了整合全球资源、开拓海外市场,河北优势制造企业也积极效仿江浙企业,积极“出海”拓展市场,部分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已初见成效。
  走进晶澳科技展厅,“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标语映入眼帘。这既是其发展的初心使命,也道出了其走向全球的战略雄心。
  作为较早出海布局的光伏企业,晶澳科技年组件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其海外业务收入常年占比60%至70%。目前,晶澳科技已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建成一体化产能。今年初,其还在美国本土建设2GW的光伏组件产能,该项目投资12.44亿元,预计今年底投入运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纷纷前往墨西哥,在当地布局生产和销售。“我们在墨西哥蒙特雷Interpuerto海关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墨西哥立中年产360万只超轻量化铝合金车轮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产运营。”李志国说,在全球化布局方面,2010年,公司在泰国投资建设了铝合金车轮制造工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建厂的车轮制造企业,并在美国、巴西、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技术服务公司及办事处。
  “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是我国出口的‘新三样’,其中光伏行业早已出海,十年前东南亚建厂,现在欧美布局,已经到了‘出海2.0’时代。”谈及中国企业“出海”原因,一位上市公司负责人直言,一方面是源自我国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优势,另一方面是海外市场基于能源安全而设置的各种壁垒。
  李志国也认为,海外工厂的建立能帮助公司规避海外贸易壁垒,加快公司开发国际高端市场的进度。
  “近两年,在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但围绕光伏制造端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武廷栋表示,除了传统的关税壁垒外,基于碳排放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形成。当前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重构,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同时也要求企业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要稳中求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冀企“三变” 交出转型升级新答卷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