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近十年遇暴雨仍内涝 东莞市水务局回应疑问

最新信息

整治近十年遇暴雨仍内涝 东莞市水务局回应疑问
2023-07-14 08:11:00
整治近十年,遇暴雨仍内涝,莞城东纵路整治难点究竟在哪?针对莞城东纵路内涝整治,近年来投入多少资金,采取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最新开工的治涝工程能否“根治”水浸?在工程完工前如何再次预防内涝?莞城东纵路内涝,仍有四大疑问待东莞市水务局解答。
  7月7日,东莞市水务局总工程师谭淦标表示,东纵路内涝整治存在多重难点,包括:该内涝点涉及范围广、施工对交通影响大、工程投资额较大、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高等等。
  不过,“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将于2025年9月19日竣工。届时,东纵路雨水管网将能达到规划设计5年一遇标准,“内涝情况将可以得到很大改善。”谭淦标称,后续加上雨污分流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将于2035年达到5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到时候,排除特别罕见、极端的天气,标准(降雨)范围内,不会再涝了。”
莞城水务运营中心负责人:
东纵路内涝整治难点需市统筹系统性解决
  治涝多年,为何逢大暴雨天还水浸?对于莞城东纵路遇暴雨内涝的“老大难”问题,莞城水务运营中心和莞城应急部门负责人表示,东纵路内涝整治涉及面广,需系统性解决,且施工难度较大工期长,施工还涉及到周边多条干道,因此需市级层面统筹规划安排。
  三年投3500万元整治内涝
  “6月23日,东纵路威尼斯路段内涝情况相对还是比较严重的,但由于平时训练演练到位,社区物管应对得当,当天的强降雨未对内涝区域各小区造成较大影响,各小区地下车库未发生水倒灌及车辆受损情况。”莞城水务运营中心负责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东纵路等辖区易内涝路段,莞城应急、水务、城管(公用)、住建、交警等单位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提升快速应急处突和救援能力,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防御体系。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老城区,莞城街道一直以来很重视三防工作,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5·22特大暴雨”灾情后,莞城不断优化三防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隐患排查、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等基础性工作。如在防范工作方面,莞城邀请专家对《街道三防应急预案》和《各社区三防“一页纸”预案》等进行细化完善,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宣传培训方面,不定期举办社区及校园减灾救灾宣传培训,通过引进东莞登协山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在人民公园应急服务站开展十多场减灾救灾培训。
  “近三年,莞城街道共投入3500多万元主要对辖区7个排涝泵站进行了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完成了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个易涝点的专项整治,以及4条排洪主道管的治堵清淤。”该负责人称,莞城还指导督促辖区内36个有地下车库的小区投入近1000万元进行了防汛全覆盖排查整改和设施设备升级。完成罗沙、北隅两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大喇叭全覆盖,其作为模板逐步向其它社区推广。
  “当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时,社区通过应急大喇叭向易涝区域群众进行广播,提示群众注意防范,及时转移车辆;内涝发生时,通过应急大喇叭提示群众注意自身安全,避开内涝区域,切勿前往受浸区域或地下车库挪车。”
  整治需市级层面统筹
  莞城应急和水务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整治工作,辖区内涝情况得到大大缓解,虽然在恶劣天气下仍然出现内涝,但是出现的频率和内涝情况均有减轻。不过像东纵路威尼斯容易内涝路段,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现状管网排水能力不足,治理起来还涉及东城的一些路段和多个部门,需要市级层面统筹,进行系统性解决。
  据悉,目前东莞市水务部门对市区内涝也进行牵头整治,针对莞城市区内涝情况制定防治方案。目前《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正在挂网招标,本次工程涉及丽峰路、东城大道、学院路、罗沙路等多个路段,通过敷设水管、截流雨水、排至运河等方式,破解“水浸街”难题。包括“水浸”比较严重的莞城罗沙大厦-威尼斯广场,计划今年7月底开工。
  不过,上述单位负责人还指出了内涝整治存在的一些难点。首先就是交通问题,新的项目措施需要占道施工,莞城甚至东城部分干道要开挖,施工周期起码一两年,对辖区内交通及停车产生较大影响,对两侧商业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其次,现有管线迁改难度大,老城区周边建筑物施工道路距离近,施工时需要进行房屋保护。
1问
东纵路内涝整治难点究竟在哪儿?
  南都:2013年东莞水务年鉴提及东纵路内涝整治,至今已有10年时间。整治十年,仍然内涝不断,莞城东纵路的内涝整治难点究竟在哪儿?
  东莞市水务局:该区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是通过现今东纵路及市桥河商业街位置的市桥河、东门河等河道排洪。但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发展,市桥河、东门河等均被覆盖成箱涵,原有的鱼塘、农田等天然滞蓄洪区被占用,人民公园、草塘等天然湖泊蓄水面积及蓄水能力也逐渐变小。箱涵的排水能力不足导致东纵路内涝,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东纵路内涝整治存在多重难点。首先,这个点的总汇水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要涉及东城和莞城,范围广。其次,这里是主要的商业区道路,施工对交通影响比较大。
  另外,工程由市里牵头,但要协调东城和莞城两个街道推进。此外,工程投资额比较大,项目复杂,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内涝整治都是隐蔽的工程,有些地方要围蔽,东纵路周边有很多建成区,有些是老房子,我们也要考虑施工对房屋结构安全和市民出行的影响。
2问
投了多少钱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
  南都:针对莞城东纵路这一易涝点,近年来东莞投入了多少资金整治?采取了何种整治措施?效果如何?
  东莞市水务局:2010年,我局统筹开展了新开河系统内涝整治工程,工程治理范围包括东纵路、银山街、罗沙市场、雍华庭、东城大道、八达路和创业路等市区核心商圈。新开河系统内涝整治工程主要由北侧分流工程和南侧分流工程两部分组成,管涵设计排水标准为5年一遇。
  我们考虑到,如果同时实施北侧分流工程和南侧分流工程,将对东莞大城区交通出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先行组织实施北侧分流工程,待北侧分流工程完工后再实施南侧分流工程。
  北侧分流工程结算金额是1.87亿元,一是沿东宝路新建DN2000排水管,将东城大井头片区雨水截流进东纵路箱涵;二是沿东纵路新建2条DN2800雨水管接入新开河;三是新建东门泵站,强排兴贤片区、学佐渠片区、罗沙市场低洼片区雨水。另外,莞城2022年增设了雨水篦子,对人工公园湖和理工学院湖进行调蓄改造等,总造价约103万元。
  2015年完成北侧分流工程后,部分缓解了东纵路内涝情况,但未达到原规划设计标准,急需开展南侧分流工程建设,解决系统内排水能力不足问题。
  我局于2017年启动了北侧分流工程后评估。根据评估后提出的“排涝效果改善较大,但距规划的设计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有关工作建议,我局于2018年启动南侧分流工程,并于2019年底移交市城建工程管理局负责实施。
  市城建工程管理局接到南侧分流工程后,广泛征询有关专家意见,认为该方案在规划衔接、施工安全风险、交通疏解、概算费用等方面需进一步深化完善,需要调整项目建设方案,并于2021年提出了新的建设方案。
  由于该方案存在“无法有效解决规划依据不足、不满足最新的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箱涵衔接难度大、管线迁改协调难度大、实施后效果”等多方面的问题,最终于2022年确定了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在东城大道、八达路、创业路新建雨水管涵,截流南侧分流区域雨水管涵排至东引运河,减轻北侧工程管渠排水压力;(2)沿学院路新建雨水管,解决学佐渠区域内涝问题;(3)充分挖潜系统内微小水体(理工学院湖、旗峰公园湖)的调蓄作用,进行源头减排;(4)对局部低洼道路竖向进行优化,完善内涝防治标准下的路面行泄通道。
3问
最新开工工程能否根治内涝“顽疾”?
  南都:《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三期工程(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计划于今年7月31日开工,2025年9月19日竣工。工程竣工之后,能否根治东纵路内涝“顽疾”?后续将采取何种措施?
  东莞市水务局:南侧分流工程竣工后,东纵路雨水管网将能达到规划设计5年一遇的标准。届时,东纵路内涝情况将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后续,我局将重点研究运河水位调度和系统内小微水体的调蓄调度,加上雨污分流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到2035年,将能达到50年一遇的内涝防治标准。到时候,排除特别罕见、极端的天气,标准(降雨)范围内,不会再涝了。
  接下来,我们也要求莞城和东城街道做好路面垃圾清理和管网维护,解决东纵路内涝问题。
4问
在工程完工前如何再次预防内涝?
  南都:对于莞城东纵路内涝,以往采取过哪些相关预防措施?(新开河系统)南侧分流工程竣工前,如何预防莞城东纵路再次内涝?
  东莞市水务局:东纵路内涝的根本原因是雨水管网能力不足。目前已通过以下措施减轻东纵路内涝压力,包括:增设路面雨水篦子,加快路面雨水的下泄能力;采取应急工程措施,将人民公园湖和理工学院湖作为调蓄湖泊,增加系统内调蓄水体;科学调度运河水位;排查和整改原有管网阻水设施,保持雨水管网通畅等。
  我们将继续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压实内涝防治工作职责,由分管副市长作为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同时,落实各镇街(园区)的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10个严重易涝点责任人,并制定履职手册和“一页纸”应急预案,对全市排水管渠维护质量开展常态化的抽查监督工作,对管网清淤滞后、防坠网安装不到位、应急处置工作不力等情况建立约谈通报机制,倒逼各园区、镇(街)做好排水设施的日常管护工作。
  此外,将加强“四预”、超标应急,以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为契机,通过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工作,提升内涝防御水平。同时,加强水务、气象、城管、公安等部门的资源共享,从城管、公安部门共享视频信号,并从气象部门共享积水点监测数据;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建立起水务、城管、交警等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在雨前、雨中、雨后的排水防涝工作职责;各严重易涝点确保在暴雨黄色预警发布后,有水务、交警、城管3个部门进行值守,同时配备雪糕筒、抽水泵、警示灯等防涝物资,确保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到位,形成良好联动合作模式,提升应急工作效率,等等。
  同时,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在气象部门发布红色暴雨预警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既能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能减缓交通拥堵、减轻交通压力,为抢险应急队伍预留一条“生命通道”。
  此外,暴雨天出行经过水淹道路时,现场遇到交警或其他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或交通疏导,市民要听从指挥,不要冒险冲水,保障自身安全。一些将车辆停在地势较低路面的车主,在暴雨来临前可以将车辆开到安全处,减少财产损失。市民还可以通过i莞家App查询市内易涝点的实时积水情况,做合理绕行规划等。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整治近十年遇暴雨仍内涝 东莞市水务局回应疑问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