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能源低碳转型加速 中欧合作潜力巨大

最新信息

专家谈|能源低碳转型加速 中欧合作潜力巨大
2023-07-26 18:53:00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经济中心副主任田磊
  一、能源危机下欧洲加速能源低碳转型
  2021年以来,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欧洲天然气、电力、油品短缺问题不断,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能源危机对欧洲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带来持续冲击。首当其冲,民生用能受到了严重冲击,很多家庭难以承受高昂的能源价格,甚至遭遇能源供应中断;一些国家政府对终端用能价格进行限价,反过来又导致不少中小型能源供应商破产。其次,大量能源密集型的产业成本高企,如化肥、塑料以及金属冶炼等企业被迫减产停产,影响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进而传导到汽车等制造业,欧洲工业遭受重创。再者,能源价格高涨成为欧元区通胀高企的重要推手,部分时段能源价格对通胀率上涨的贡献超过50%,对欧元区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
  欧洲将加速能源转型作为应对当前危机、塑造未来竞争力的选择。欧盟在其应对能源危机的“开源”、“节流”系列举措中,特别强调了继续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目标从40%提到至45%,加快提升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水平。对自身化石资源不足的区域,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就是保障化石能源资源供应。欧盟2019年能源总体对外依存度高达61%,其中97%的石油、90%的天然气和44%的煤炭都依赖进口。正因为此,欧盟指出“能源低碳转型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燃料依赖所必须的”。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减少化石能源进口,将属地性特征强的可再生能源逐步发展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这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特别是在占全球经济总量70%以上国家和区域已明确提出“碳中和”承诺的背景下,碳关税、碳壁垒蠢蠢欲动,世界经济版图和产业竞争格局面临深刻重塑,加快发展低碳清洁能源,不仅是新冠疫情之后各经济体绿色复苏的重要发力点,更是各国抢占未来低碳技术产业制高点的一致行动。
  对欧盟以及全球而言,在全球着力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实现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转型升级,是解决传统能源安全供给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塑造未来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举措。
  二、中欧能源低碳转型合作基础好、潜力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份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指出,中方是欧洲解决能源、通货膨胀等挑战,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伙伴。我国新能源产业基础雄厚,中欧双方合作具备良好基础,未来多层面合作潜力巨大。
  我国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我国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不论是装机规模、技术水平,还是产业链能力,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撑国内能源加快转型的同时,也为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关键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约70%。通过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加速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中欧新能源产业合作具备良好基础。一方面,欧洲是我国光伏、电动汽车等重要出口市场。欧洲国家2022年从我国进口了86.6GW光伏组件,占其进口总量的80%以上,占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的56%。欧洲对我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品依赖度超过20%,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之一(SIXT)签订协议从我国电动汽车企业购置10万辆电动车。另一方面,欧洲企业在我国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产品供应国内及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
  中欧能源低碳转型多层次合作潜力大。在战略层面,中欧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方兴未艾,深化绿色伙伴关系面临新机遇,在COP28、“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方面双方可进一步加强政策规划协调对接。在产业合作层面,我国在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强大的制造能力可以为欧洲能源加快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双方企业基于各自优势合作可以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广泛应用。在技术创新层面,双方企业和科研机构已开展了多项包括海上风电、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项目开发在内的合作,未来双方在储能、氢能、微电网等领域可共同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和部署。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欧在能源低碳转型领域合作中不仅将助推双方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且也可在全球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从更清洁、更绿色的发展中受益,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信心、稳定预期。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家谈|能源低碳转型加速 中欧合作潜力巨大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