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动力活力

最新信息

激发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动力活力
2023-08-03 05:58:00
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是嘉定区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嘉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嘉定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争当高质量发展标杆、打造上海新城样板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新动能全面成势、城市能级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全面赋能、干部队伍全面争先。
  面向未来,嘉定将以勇攀高峰的气概和韧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久前刚举行的嘉定区委全会指出,要强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在新征程上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活力,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出更大贡献。嘉定区将进一步激扬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奋力续写更多嘉定“春天的故事”。
  强化要素配置打造流量强磁场
  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提升关键要素配置能力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嘉定已有所布局。
  拾音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嘉定一家从事汽车NVH技术研发并提供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末,公司计划进行智能车辆电子元器件开发,需加大投入,受2022年上半年疫情影响,拟提前进行新一轮股权融资。“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区支行得知我们的需求后迅速跟进,在公司正式开启股权融资前介入,最终给我们提供了3000万元投贷联动授信额度,为我们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嘉定已搭建了“金融产品超市”,汇聚了46家金融机构、164款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外,嘉定辖区内30多家银行聚焦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推出了50多款“嘉速贷”特色金融产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早在2017年,嘉定区就入选首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通过产融合作服务平台为信贷资金供需精准匹配提供快速通道。2022年以来,嘉定已有329家企业通过产融平台精准匹配获得贷款26.46亿元。目前,嘉定共有81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排全市第四;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总量排全市第二。
  除了金融要素外,人才要素配置也非常关键。在嘉定老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的孔庙石桥前,有“仰高”“兴贤”“育才”牌坊各1座,这是嘉定自古以来对兴贤、育才始终不变的期望。在嘉定新城,去年10月底“开港”的嘉定人才港,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人才公共服务空间,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未来将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人才高地。一古一新,是教化嘉定惜才爱才的接续传承,也是嘉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姿态。
  人才港“一网通办”人才服务综合窗口形态如同一座“服务岛”,在这里,可以为人才与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承接人才引进落户、居住证积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等人才公共服务全功能业务。在等候区东侧,整面落地窗的建筑设计,让“人才港”与城市景色再次相融,让等候也变得惬意。向东眺望,透过落地窗可以领略现代城市建设之美,能让参观者身心愉悦。
  此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谢颃星来到嘉定人才港,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胜辛路车辆川流不息、轨交列车双向交会。不远处,新城建设的蓬勃景象尽收眼底。在荷兰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谢颃星非常感慨:“嘉定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办公环境和拓展事业的场地及空间,还通过各种人才配套服务让我感觉真正回家(嘉)了。”
  技术要素配置方面,嘉定持续放大长三角科交会溢出效应。早在2018年,嘉定就把区里已举办多年的“科博会”升格为首届长三角“科交会”,一字之差的转变彰显的是地方政府对于科技成果交易转化环节的重视。
  去年11月,第五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以“协同创新,一体发展”为主题,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与科技成果发布、展示、交易平台。展会重点打造五个展区:长三角技术交易大厅、院士专家成果展区、科交会五周年成果展区、院校合作展区和汽车“新四化”展区。创新企业负责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政府相关部门人员、高校专家学者等齐聚嘉定沟通对接,让一个个原本养在“深闺”中的科技成果完成了转化交易,由“纸”变成了“钱”。
  做优科创策源畅通成果转化链
  寻找发展新动能不只是“找风口”,而是要找到区域自身“比较优势”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对老牌“科技城”嘉定而言,这个“最大公约数”便是科创力量。嘉定区科研院所集聚,有极强的科技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能力。如今,嘉定区正把自主创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进而转化成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高科技企业最具权威的荣誉之一。2022年底,嘉定共有1163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比增长50%。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生物联”)便是其中之一。
  在“道生物联”展厅,一枚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款无线终端芯片TK8610具有超大容量、高速率、广覆盖和低成本的特点,可适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工业物联网、卫星物联网等领域。目前,“道生物联”已研制出第二代无线终端芯片TK8620。该芯片相比前一代,发射功率增加一倍、功耗降低一半,并且成本更低,能应用于更多的物联网场景。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型企业的代表,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数量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嘉定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呈“井喷”发展态势,再次证明嘉定的创新力量。近年来,嘉定区持续培育创新主体,强化全过程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我们围绕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梯度培育,从科技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助力、科技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实施科创新动能计划,助力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嘉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嘉定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总量均位列全市第二。在全市营商环境“期末考”中,嘉定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评价综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如今,“梧桐树”下凤凰成群,全区现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近60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19家、众创空间8家。
  下阶段,嘉定将着力推动区域科创载体提升优质项目的发现能力、服务企业发展的孵化能力、赋能企业成长的加速能力,构建科技企业创新服务的联合体,探索实施“嘉创星空”计划,开展科创企业深度培育,让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持续打造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蓄水池”,为嘉定科创中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生力军。
  面向未来,嘉定将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源头创新和产学研融合,主动融入国家和市级战略布局,培育高能级研发机构,积极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支持科研院所全国重点实验室、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
  同时,嘉定还将构建以重点企业为牵引的协同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功能平台组建协同创新联盟,打造“企业+院所”高质量创新联合体,打通企业技术需求与院校科研资源的双向传导通道,探索共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等,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挥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服务等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实施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新机制。
  另外,嘉定将完善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财政投入联动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全链条支持和项目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产研联动、拨投结合”机制,超前培育孵化新赛道硬科技企业。
  发展高端产业壮大产业新动能
  面向“十四五”,嘉定区构筑了全新产业布局:到2025年,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这三个产业要达到千亿级规模。近年来,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的目标,嘉定工业区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根据专项规划要求,在2025年前,嘉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出规模要达到3000亿元。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帮助更多“聪明车”跑在“智慧路”上,“汽车嘉定”需要继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而支撑产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也让嘉定更有底气、有信心、有实力。
  目前,嘉定已集聚汽车“新四化”重点企业400多家,汽车“新四化”总产出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深入推进,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上海汽车芯谷正式开园;全区有16万汽车从业人员、7.25万汽车人才,还有遍布全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及200多个公共及企业研发平台;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应用方面,目前嘉定整个测试车辆已占上海全市的90%左右;大众MEB、蔚来、理想、智己、飞凡、集度、零束等一大批造车新势力或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嘉定深耕发展……
  正是不断更新的一组组数据和一家又一家汽车企业的落地生根,未来才能真正让嘉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名副其实、厚积薄发。
  今年初,嘉定企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这意味着,该疫苗可以在国内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
  中生复诺健是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的入驻企业。作为国内首个以精准医学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围绕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康复、精准预防四大核心领域,构建出“精准医学产业化研究院”“精准医学产业转化平台”“精准医学临床应用平台”“上海精准医学产业投资基金”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嘉定区在精准医学与高性能医疗设备领域持续发力,汇聚了联影医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多点覆盖、上下游衔接、核心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发展态势。全区共有生物医药研发、制造、服务类企业近四百家。“十四五”期间,嘉定区要打造千亿级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建设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效益显著的高性能医疗设备制造基地和健康医疗服务集聚区。
  工厂,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的?火花飞溅,砂轮旋转,机器轰鸣,穿着工装裤、戴着护目镜的工人满裤腿都是油污——这些传统刻板印象,在老牌制造业强区嘉定正成为历史,一批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工厂正涌现出来:干净整齐的车间里,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向车)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对成品实现从产线到包装中心的无人转运;机器人自如挥舞机械臂,完成物料的传送及举放;数十台机械臂协同作战,便能对一台台新能源车变速器完成安装、检测并下线……
  近年来,嘉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MEB智能工厂)等14家企业入选上海百家智能工厂名单。目前,嘉定区经委已发布《嘉定区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市级智能制造项目,到2024年底将培育60个区级智能工厂和20个市级智能工厂,扶持5个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在嘉定,不少工厂车间近年来完成了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强劲增长极
  嘉定新城和北虹桥是嘉定发展的“双引擎”,这两片区域,是嘉定下一阶段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力源
  新城建设,关键是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然后做强基础设施、功能导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配套。推进新城建设要谋定后动,更要谋定快动,边谋边动,谋定齐动,目前嘉定新城着力通过三个示范样板区来引领,即代表嘉定昨天的“印象西大街”、代表嘉定今天的“远香文化源”和代表嘉定明天的“嘉宝智慧湾”,一批项目已在推进,持续保持高热度、高强度。
  嘉定新城南部地标建筑集中的片区,将被打造成“远香文化源”,代表着嘉定新城当下蓬勃发展的状态。这片区域正在规划建设可供漫步的“文化环”、远香湖南侧的“未来塔”和充满创意的“活力谷”,打造更具标识度、宜居度、美誉度的城市会客厅。
  嘉定新城北部生态优势和产业特征明显的片区,将被打造成“嘉宝智慧湾”,代表着嘉定新城的未来。今后,那里将融入适量产业、居住配套,成为嘉定智能传感器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不久前,“嘉宝智慧湾”未来城市实践区首发地块正式开工,嘉定新城的“未来感”愈发凸显。“嘉宝智慧湾”首发地块被命名为“星汉空间”,位于“嘉宝智慧湾”东南角,占地面积982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将于2025年建成,建成后将是上海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近零能耗建筑,主要功能为研发办公。该建筑将集成高效热回收系统、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直流储能供电系统等技术,为入驻企业开启全新的办公体验。
  嘉定西大街是一条位于练祁河北岸的弹硌路,留存着数量可观的砖木结构建筑群,诸多古寺庙、古石桥、古树名木、名人故居汇集于此。西大街附近历史文化厚重的片区,将被打造成新城中部“印象西大街”区域,这里代表着“嘉定之根”。今后,这片区域将聚焦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延续西大街传统历史风貌肌理,打造体现嘉定韵味的历史古街,同时引入文旅、商业、办公等功能,形成多功能复合的活力文化街区。
  另外,嘉定处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和拓展带的重要链接点,全区被纳入北向拓展带,江桥镇全域42余平方公里被纳入中央商务区。北虹桥区域之于嘉定,如同外滩、陆家嘴之于上海,未来将成为亮眼的CBD。北虹桥商务区将对照新年目标,继续发挥引擎驱动作用,把重大战略机遇“势能”不断转化为区域发展“动能”。
  2022年9月29日,北虹桥商务区发布一周年成绩单:一年来,新增企业7465家,新增投资额超亿元项目97个,新增总部类项目30个,新增“3+1”重点产业项目390个,区域企业总量达22141家……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向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未来更是让人期待。
  今年,北虹桥商务区主要经济预期目标是:力争税收完成81.86亿元、新增注册企业5000户、新引进亿元项目35个、重点产业总产出力争完成产值108亿元。随着1月华住全球总部的开园,雅运、盈创等总部项目也即将竣工和投产,北虹桥商务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渐成气候,新旧动能转化成势,并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同时,北虹桥商务区将大力举办各类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以商引商,使企业家的“朋友圈”成为招商的项目池。依托虹桥商务区招商资源,北虹办协同区投促中心、区工商联、江桥镇等单位开展、参与好“走出去”招商推介活动,争取举办更多北虹桥推介专场。
  延伸服务触角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看到这个国风笔袋了吗,酷不酷?我亲手做的!”此前,“非遗药斑布笔袋制作”活动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文榷堂”举行,来自交通运输学院的刘同学对着视频里的室友一边展示自己的成果一边说。作为嘉定区50个“我嘉·秀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点位之一,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文榷堂”迎来了政府供给的优质公益文化活动,50多个大学生沉浸式感受了嘉定非遗项目——安亭药斑布的魅力。
  随着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人们对高品质文化内容、近距离文化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为满足市民就近实现看演出、学才艺、观展览、品非遗等各类文化需求,“我嘉·秀空间”应运而生。这是以创新形式盘活市民身边的各类存量空间,选择了一批环境优质、服务高效、口碑优良的场地。这些空间有些由街镇管理,有些属于企业、商圈、校园或景区,不缺“客流”,但往往苦恼于没有更好、更多的公共文化项目。“我嘉·秀空间”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我嘉·秀空间”,是嘉定区“我嘉”品牌系列现代化升级的缩影。“我嘉”二字源自“我嘉书房”,“嘉”是“嘉定”的简称,亦是“家”的谐音。“我嘉书房”是嘉定区在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期间建成的30家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与运营,分布在社区、园区、景区、商圈等地。“我嘉书房”建设成效显著,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奖励,得到了从业界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从社区居民到外来游客的广泛认可,成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
  理念变革带动了空间建设与服务机制的全面提升。在示范区创新发展阶段,嘉定区推广“我嘉书房”建设理念,系统打造“我嘉”系列品牌,从公共阅读服务拓展到全民艺术普及、优秀文化传承领域,实现“我嘉”系列空间、系列团队、系列活动有机融合。
  自2021年起,嘉定陆续建成“我嘉秀空间”“我嘉阅空间”“我嘉艺空间”等80多个新文化空间;分级分类系统谋划群众艺术团队和公共文化活动,对活跃在全区的一千六百多支群众艺术团队进行分类指导、分级备案评估定级,成立由精品和星级团队组成的“我嘉艺术团”;整合区内群众文化活动资源,形成“我嘉梦之声”“我嘉梦之韵”“我嘉视界”等“我嘉艺荟”系列文化活动。
  在空间建设上,“我嘉”品牌系列从区级层面对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进行整体布局,对嘉定区十二个街镇的公共文化新空间进行整体规划,资源融合共享,突出均衡优质。在公共文化品牌打造上,对已有的群众艺术团队和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升级,打造梯队明显、示范突出、引领全区的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我嘉”品牌系列文化新空间建设,打造了区域型文化枢纽,补强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薄弱环节,夯实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带动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不少活动场所嵌入在各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可以活化利用所在区域的古建筑景区资源、古典园林资源、文物保护建筑资源等,促进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我嘉”品牌系列,把“政府+文化场馆”文化供给传统模式,创新转变为“空间+多元主体”,汇聚政府、群众艺术团队、社会资源,综合提供优质的演出、展览、讲座、阅读等服务,改变了政府单一供给方式,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好服务。同时,“我嘉”品牌系列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品质为标准,精准对接,承担起基层优质文化聚集传播、大众审美培育的责任,全方位提升了居民文化满足感和获得感。
  “我嘉”品牌系列建设,因“事”制宜,方式多样,建立了准入退出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运营管理。嘉定区制定了标准化的规范制度,明确了服务提供范围、内容、种类、水平;同时,依托总分馆建设体系,嘉定区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和统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嘉定区“我嘉”品牌系列,在基层公共文化品质供给、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样本。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激发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动力活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