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观察|城投要谋长远 需修炼内功

最新信息

立方观察|城投要谋长远 需修炼内功
2023-08-08 16:31:00
□ 徐兵
  从近期两家城投被要求破产清算,到多家城投退出“融资平台”,再到有券商推测全国城投总负债金额超65万亿元,城投的一系列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城投或者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中国经济中一个特殊但又极为重要的角色。从诞生之日起,它承担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的职能,几乎60%的基建投资都是由城投承担的,可以说它在城市建设及经济复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发展和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比如逐渐累积大量债务,在土地出让金下滑等因素影响下,其偿债能力正遭遇挑战。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显示,2023全年城投债到期量为32545亿元,进入回售规模为18783亿元,合计51328亿元。从季度统计来看,三季度到期回售合计量最高。叠加上半年部分城投债务出现兑付风险,也加剧了市场对地方债务的隐忧。
  总体来看,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压力可控,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城投平台等主体形成的隐性债务以及专项债一般化。而城投债风险攀升背后原因无外乎有这几点:
  一是城投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回报率低,很多设施趋近饱和,基础设施的边际收益也在下降,城投的资产质量整体降低。二是房地产市场下行,原有依赖土地价值的城投融资模式已难以为继。三是地方政府减收导致统筹协调缓解城投债务压力的能力减弱。
  如何更好地在稳住经济的同时有序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才是一切的关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
  当然,这一表态也有另一番解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并不是说中央财政对于地方政府债务不管、不问、不处理,恰恰相反,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存量隐性债务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严格要求各地方政府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守住底线,防范风险是第一步。笔者认为,短期内,要应对好债务到期后的再融资问题,避免引发处置风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集中在拉长周期和压降成本上下功夫,以时间换空间,逐步化解存量。
  但这只是治标之策。今年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从地方债务角度看,此次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重申化债重要性。
  与此同时,从住建部到各地住建局都陆续先后表态,新一轮的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已经在路上。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和“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新风向,也给城投公司很多发挥的空间。
  凭风好借力,转型正当时。当下,城投想要谋求长远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应苦练内功,要理性、客观分析当前的政策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驱动,在业务方面,要围绕城市建设、城市运营等展开。在管理方面,要不断优化组织、完善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总之,长远之策要从自身出发,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尽快构筑自身的护城河,好好利用近期一系列政策,加速自身转型发展,莫要抱有侥幸心理,否则隐藏的问题仍有可能在未来爆发。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立方观察|城投要谋长远 需修炼内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