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中环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颍上25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

最新信息

中建中环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颍上25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
2023-08-10 18:04:00
直出高耸映平川,极目连云待风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境内,首台“大风车”在田埂上拔地而起,宛如钢铁巨人,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好的生态画卷。
  8月5日,中建中环承建的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颍上250MW风电项目完成首台风机吊装。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布的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消耗,有效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
  科技引领激活“源头水”
  科技引领,技术赋能。项目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加强关键施工技术攻关,将科技成果培育转化应用于项目建设,为精益高效建造注入“源头活水”。
  66kV集电线路方案建设成本高,35kV集电线路方案线路损失大,如何平衡才能有效降低损耗和成本,助力项目高质量履约?带着疑问,项目技术攻关小组反复研讨、精准演练测试,创新性的采用了35kV与66kV混合架空集电线路方案,即把原10回35kV集电线路变更为3回66kV和6回35kV混合集电线路,最终完成技术攻关,解决了建设难题。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及线路损失,减少由于线路路径过长导致的施工难度大、征地困难等问题,也为以后陆上风电基地项目66kV集电线路方案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匠心工艺筑牢“混合塔”
  项目采用混塔结构,塔筒下部混凝土段高112米,由31层预制混凝土塔筒组成;塔筒上部钢塔段高48米,由过渡段及2节钢塔组成。下混上钢的混塔结构使得塔架具备了超大荷载承压能力,有效降低涡激振动,增加了塔筒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该项目采用加工场预制现场拼装工艺,有效缩短工期,助力项目实现降本增效。
  此次160米风电混塔施工,涉及混塔管片预制、运输、拼装、吊装、预应力张拉等多道工序,项目负责人带领全体人员轮流驻扎施工现场,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混塔拼装、吊装作业等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管控,严格执行“样板先行”制度,明确“全过程、全专业、全工序”施工工艺标准,确保吊装作业的稳、精、准。
  精准对接架起“大风车”
  8月5日17时,现场风速为3米/秒,符合吊装条件。一切准备就绪,人机高效协作。3小时后,随着现场吊装负责人在对讲机中一声令下,“主吊摘钩!”风轮成功对接。
  “风车轮毂中心高度160米,相当于50多层楼高。在如此高空中作业还要保证波澜不惊,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项目生产经理刘超达介绍,“我们根据现场天气情况,实时监测风速,选择最佳起吊时间,确保精准把控‘刀尖舞蹈’的每一个细节。”项目先后顺利完成了31段混凝土塔筒、2段钢塔筒、机舱、叶轮的吊装施工,为后续“大风车”的吊装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项目并网发电后,50台风机预计全年可发电约5.828亿度,可节约标准煤约18.2万吨。以一个普通三口之家来算,每月用电量大约在120度,风机发电量可满足40万个家庭使用一年。
  风车转起来,百姓富起来。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风力发电机高高挺立,擎天而立的每一米都来自中建中环建设者们的日夜坚守和匠心传承。在奋力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怀揣着把绿色能源送到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景,中建中环将继续“赶考”,超越争先,奋勇向前!
(文章来源:经济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建中环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颍上25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