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抢闸展开智能化“竞速”

最新信息

车企抢闸展开智能化“竞速”
2023-08-11 13:03:00
车企纷纷“抢闸”,展开新一轮竞速。近日,丰田汽车(中国)与小马智行计划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相关合资公司,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一周前,大众也宣布“牵手”小鹏共同开发新车型,零跑汽车计划输出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架构技术……智能化已成为车市下半场竞争的重点赛道。
  更为关键的是,智能化“竞速”已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转变为生态化竞争,打破了“闭门造车”的技术壁垒,新旧势力形成新的角色分工,通过开展联合开发与技术输出,建立全新的产业体系,拓展汽车产业的边界,进一步加速智能化的拐点向上,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突破。
  跨国车企深入创新体系
  跨国车企正在加速技术入华。
  丰田中国、广汽丰田与小马智行成立的合资公司将结合三方研发优势,包括丰田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PCS功能、丰田TPS(丰田生产方式)、广汽丰田经销商成熟的服务运营体系等,为Robotaxi的完全无人化安全运营进行赋能,助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丰田汽车公司中国本部长上田达郎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丰田进行“中国式继承与进化”的重要举措。
  除丰田外,大众、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也纷纷强化在中国市场的技术布局,或成立本土化技术研发基地,或与中国车企强化合作自主研发,新一轮“入华潮”正在涌现。
  7月26日,大众“牵手”小鹏为业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大众汽车宣布,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的先驱者,丰田和大众两家龙头车企不约而同做出了相同的决策——引入中国技术,这不仅表明跨国车企坚定智能化转型的决心,也体现在汽车变革的新时代,跨国车企向中国车企俯身学习的谦虚心态。跨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在技术上的“身份”对换,目的是为了深度参与中国本土科技生态体系,更快、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加快补齐智能电动化的“短板”。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的快速转型与强势领跑,让跨国车企颇感吃力。中汽协6月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8.8%,然而主流合资品牌仅为3.7%。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不断加码的“价格战”,让新能源车快速进入普及阶段,令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大幅削减,主导地位面临严重威胁。与此同时,跨国车企在智能化变革中收效甚微,这也促使它们进一步强化在华布局,在战略转型中吸收中国智能化的经验。
  7月18日,宝马集团新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启用,这是除德国总部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体系,将助力宝马在中国实现汽车全流程研发职能以及全栈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开发能力,在自主研发力度上继续升级。
  除宝马外,奔驰近年来也持续扩大技术入华,启用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全新技术研发中心,在中国已建成德国本土以外最全面的研发体系。预计今年底,奔驰在华研发团队规模将较三年前增长近一倍,达到2000人。
  新近成立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大众汽车集团除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中国进一步成为跨国车企技术投资的热土。
  中国车企“抢闸”布局
  与跨国车企智能化发展中的窘境形成反差的是中国车企的腾飞。
  2011年,特斯拉CEO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认为比亚迪不会是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对手。此一时彼一时,2022年,比亚迪以186万辆的销量,超越131万辆的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对世界新能源汽车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份额超50%的表现,呈现出强势增长态势。
  占据了一半市场份额的自主品牌,正是牢牢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带来的机遇。自主品牌已从“技术输入者”转身成为“技术输出者”,在自研技术上换道超车。
  以小马智行为例,在自动驾驶领域不断领跑。2018年2月,小马智行落地了中国首支城区自动驾驶测试车队,并开展常态化路测。5年后,小马智行率先在北京和广州拿到了全无人车牌照,开始常态化全无人运营,完成10小时的全无人载客运营直播,这对整个自动驾驶具有里程碑意义。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此前表示,“汽车智能化竞速赛已经开启,未来3年将是关键窗口期,电动化引发的淘汰赛将在智能化阶段再次出现,车企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李震宇预计,到2026年,搭载了记忆泊车、高速领航、城市领航等L2+级别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车型的市场渗透率将超过15%。
  随着智能化淘汰赛的开启,中国车企纷纷“抢闸”布局,占领市场先机。从研发投入看,中国车企在自主研发上继续深化布局。小鹏汽车最新财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1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2.2亿元增加6.1%,环比增加5.3%。
  智能起家的小鹏,已经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上展开角逐,其量产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基于BEV+Transformer技术架构,拥有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31个高性能智驾传感器、总算力高达508TOPS的双Orin-X芯片,在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上全面提升。而在智能技术领域的明显优势,正是大众“牵手”小鹏的重要原因。
  如今,随着中国智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汽车数智化升级已经延伸到全平台企业,在智能化上展开新一轮竞速。
  “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自动驾驶的量产进程不断加速。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将持续深入汽车行业场景,助力自动驾驶研发,释放量产加速度,”华为云EI服务产品部部长尤鹏表示。
  截至2023年4月,小马智行在城市及高快速路中,已累积2200万公里自动驾驶里程,无人化测试里程超过100万公里,付费出行订单数近20万单。不仅技术水平在行业内成为第一梯队,也成为全球首家在中国和美国都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公司。
  历经数十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尤其在电动化、智能化上的抢先,正在驱动全球车企转型。
  “燃油车时代传统汽车成果从技术层面构建的技术壁垒,正在被我们打破,可以说是迅速瓦解,基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在电动车时代将引领世界。”阿尔特汽车创始人宣奇武表示。
  智能生态“竞速”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6.1%,超过了新技术扩散曲线中15%的临界点。
  当今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迈入规模化、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了有机协同的产业体系,在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中,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车企之间的角逐,已从单纯的智能化技术竞争进化成智能生态竞争,通过技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中国车型等,打造技术研发生态体系,通过“合力”提升竞争力。
  除小马智行外,丰田一直在强化与中国车企的合作,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EM)自设立以来,已累计投入6.89亿美元,并强化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华通、四维图新及小马智行等中国公司的合作,涉及纯电研发、氢能推广、智能化开发、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丰田深厚的技术与经验输出,以更高度的本土化,深耕中国电动化市场,也将反哺丰田电动化转型,吸收中国车企领先的技术优势,增强双方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让丰田在技术布局上更加深入,在智能化转型速度上进一步加快。
  此前传统燃油车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油电之争”,竞争关系正在转变为竞合关系。如今,新旧势力正在形成合力,技术输出与技术合作,将成为智能化发展新形态,智能化“奇点”时刻有望加速到来。
  大众不仅“牵手”了小鹏,还同时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国轩高科等本土科技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合作模式增强其智能化水平的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市场先机。
  零跑汽车日前也透露,已向两家国外车企确定整车技术和下车体架构的授权,未来计划将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架构能力向外输出变现,成为公司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智能网联进一步拓展了汽车产业的边界,跨界融合因而成为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我们要学会在掌握核心能力和专业化合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更加激烈的下半场,以自研技术强化输出,将智能技术优势进一步变现,形成一股合力势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文章来源:南方Plus)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车企抢闸展开智能化“竞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