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峰:推动ESG高水平互认 提升大湾区绿色金融融合

最新信息

腾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峰:推动ESG高水平互认 提升大湾区绿色金融融合
2023-08-11 15:53:00
近年来,ESG投资规模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正在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双碳”部署的重要力量。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对ESG的披露次数也开始飙升。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报季,A股上市有473家企业披露了2022年的ESG的报告,同比去年的146家增加了323.3%。
  然而,在ESG推广过程中,ESG与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ESG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ESG的国际共识与中国特色协同性不佳等问题,也成为困扰着国内ESG向前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
  8月2日,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于北京顺利举办,论坛以“依托ESG建设引领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论坛上,腾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峰介绍了腾讯围绕ESG生态所做的实践以及体会。
  王志峰作为腾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组织了多项ESG领域的专题研究。
  会后,记者就上述相关问题采访王志峰。王志峰向记者表示:“总体看来,ESG投资具备超额收益性,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也是践行ESG理念的重要意义所在。但就目前而言,ESG信披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一致性、可比性、可信性的问题在当下阶段难以避免。”
  王志峰认为,国内ESG发展的下一步目标是推动ESG投资更高水平的互认乃至与国际接轨,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一步是推动大湾区ESG基金更高水平互认。
  王志峰和腾讯金融研究院团队在ESG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早在2021年,腾讯金融研究院就曾联合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委会成立了ESG基金课题组,对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以及2732支偏股型基金进行ESG评价,形成了《ESG基金:国际实践和中国体系构建》专著。次年,腾讯金融研究院又联合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完成了ESG基金体系和互认研究、债券类ESG基金全球进展与中国实践等工作。
  关于ESG与投资回报之间关联性并不十分紧密的问题,王志峰首先给出结论:在金融市场波动性比较大时,用ESG理念筛选的优质标的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从而帮助机构获得超额收益。
  他给出了具体论据:2021年,腾讯金融研究院牵头的课题组在构建上市公司ESG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将基金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ESG评价得分进行匹配并加总的方式,构建了国内首个ESG权益基金评价体系。从评级结果输出来看,用ESG理念筛选的优质标的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帮助机构获得了超额收益。
  2021年,腾讯金融研究院通过对2020年的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100多万指标数据、3000多家偏股型基金产品的共计85 万条记录进行分析,将计算出基金产品的ESG评分,并根据得分将基金产品分为“深绿”、“浅绿”和 “其他”三种类型。结果显示,“深绿”、“浅绿”基金投资回报率要远远超过“其他”类型,从时间期限来看,绿色基金比非绿色基金12个月的收益率高5%左右,两年期收益率高6%左右,三年期收益率高出7%左右。
  探究超额收益的来源,王志峰认为,ESG中——G(governmence,指治理)维度下的指标为产品带来超额收益,可能存在于管理者的更换频率、高管激励、信披质量等因素;E维度下,比如引领绿色技术、低碳环保、排污绩效等可能会带来超额收益。
  “但总体看来ESG投资的超额收益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践行ESG理念的重要意义所在。”王志峰称。
  ESG发展应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不仅仅是王志峰给出的案例,市场现有的案例已多次证明:ESG评价体系能够很好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并获得更高收益。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投资者在公共社交平台上反馈:其利用ESG报告作为投资工具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一工具。
  出现这一现象背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有两大因素值得探讨:一是,市面上缺乏一个标准化的投资体系;二是,当下上市公司的ESG信披质量也有待提高。
  首先来探讨第一个因素。王志峰认为,目前,ESG披露要求的不统一,缺乏一致的术语定义、标签和分类等,可能加大投资者对ESG基金充分理解的难度,也难以基于此构建一致的ESG基金评价体系。
  历史上,由于各家金融机构对于ESG的需求和理解各不相同,倾向于广泛采购各大主流的上市公司ESG评级数据库,构建自身的ESG评价体系,满足自身对于ESG的多元化需求。受此影响,当前各家金融机构对于ESG的评价是多元化的。然而,多元化的ESG评价,在实践中存在ESG评级过程不透明、评级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等问题,以至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价评级结果。
  据此,王志峰表示:“在评价体系方面,各家金融机构应当遵守标准化的评价体系。而如何平衡ESG个性化与评价体系标准化之间的矛盾,是构建一致的评价体系的关键所在。”
  王志峰最后建议,构建一致的评价体系可以考虑先将大湾区作为起点。“可以考虑以大湾区为起点,通过指引的角度引领大湾区ESG投资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关注投资组合在ESG领域的表现和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更匹配的资管产品。”
  其二,关于ESG信披质量问题的解决之道,王志峰则认为,应从强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定量化指标着手。
  “当前,内地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仍以描述性披露为主,披露流于形式,更多将披露报告视为企业宣传自身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王志峰指出。
  也正因此,投资者很多时候反馈:很多公司披露信息大而空,缺乏负面信息的披露;披露过程中挑易拣难,弱化一些较难采集整理的环境指标数据等,不仅对投资决策意义不大,且也很难通过披露促进企业进行ESG方面的改进。
  王志峰认为,在提高ESG信披质量方面,港交所将是值得内地交易所借鉴的优秀对象。
  据了解,港交所在从半强制披露向强制披露转变的过程中,首先强化了上市公司董事会层面的ESG强制性披露要求。突出董事会层面的作用,也能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工作在公司内部顺利开展和执行。其次,港交所新版《ESG指引》对环境和社会方面的量化信息披露要求有了很大提高,这无疑将加强未来香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王志峰表示,未来,内地也应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关键定量指标,一方面,其提升量化信息的披露要求能够促进企业ESG信息披露逐步规范化,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对企业的低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通过ESG量化指标进行持续跟踪和改进,改善企业ESG方面的表现,并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一步目标是“与国际接轨”
  ESG应时代需要而生,其向前发展也更加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趋势。下一步,推动ESG投资更高水平的互认乃至与国际接轨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王志峰表示,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ESG投资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认,可显著扩展投资范围,帮助投资者规避环境变化及其相关风险。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投资ESG产品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互认可以使中国的居民共享全球ESG基金的收益,更为内地投资者配置全球ESG资产提供窗口。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管理人而言,他们能够在统一的规则和要求下提供ESG投资产品,有助于优化各自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
  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当ESG投资与国际接轨时,意味着上市公司能够在同样的标准和要求下接受机构投资者的筛选,也能够借此促使他们自身关注环境保护,从而推动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王志峰认为,要实现中国ESG投资和国际接轨的目标,首先是要推动大湾区ESG基金更高水平互认。
  其给出的具体理由是:当前,大湾区推动ESG基金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认将充满挑战,这既包括ESG基金的特殊性,也包括跨境基金互认的共性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则可以为实现中国ESG投资和国际接轨的目标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现实来看,要实现两地“互认”的目标,其正面临两大挑战:港粤两地关于ESG的信披要求差异以及监管体制的差别。从披露的强制性角度,香港比内地的要求更严。在披露的侧重点上,香港监管部门较为关注企业的气候相关风险以及财务影响的信息披露,内地上市企业监管部门则对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和污染减排较为关注。
  “这些差异不仅会影响大湾区ESG认定的指标选择,还会导致ESG数据可得性和质量存在差异,这都将对大湾区ESG基金的研究带来挑战。”王志峰表示。
  “另外,大湾区监管体制的不同是当前面临的监管层面的挑战。在推动大湾区金融市场更高水平的互认的进程中将不可避免面临挑战。这并非是ESG基金课题面临的独特挑战,也有很多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腾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志峰:推动ESG高水平互认 提升大湾区绿色金融融合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