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力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将建立国企“1+1帮1”机制 力争到2035年欠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最新信息

四川全力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将建立国企“1+1帮1”机制 力争到2035年欠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2023-08-16 00:01:00
8月1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国有企业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新闻发布会,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冯文生,以及东方电气集团、省能投集团、成都兴城集团、昭觉县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8月1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四类地区”振兴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强调要实施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富行动,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和带动作用”,助力推动“四类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
  全力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15日当天,四川就国有企业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进行了集中签约,中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省旅投集团等8家国有企业代表与金川县、通江县等4个欠发达县代表进行了签约,正式拉开了国有企业支持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的大幕。
  为全力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冯文生表示,四川将建立国有企业“1+1帮1”机制即“一户中央在川企业+一户地方国有企业”结对帮扶1个欠发达县,并从扩大产业投资、深化企地合作、组建振兴发展基金、延伸拓宽流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培育人才队伍六个方面推动国有企业助力“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其中,组建振兴发展基金是指四川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支持国资国企采取市场化手段与欠发达县域共建“振兴产业发展基金”,为欠发达县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开发、文旅项目建设等领域共同探索推动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和绿色低碳发展子基金,加快项目孵化落地。坚持产业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引导各类资本、技术、项目、信息等要素资源向欠发达县域汇聚,向特色优势项目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快形成欠发达县域“基金+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下一步,四川省国资委将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制定国资国企支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按照“产业优先、绿色低碳、互利共赢、务实作为”的原则,以产业帮扶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助力“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通过国有企业和各类帮扶主体的真帮实扶,力争到2027年,欠发达县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县域十亿级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初见雏形。到2035年,欠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更高台阶,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部署,强调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李文星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配套制定欠发达县域托底帮扶措施,明确了实施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富行动,提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的要求。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四川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宏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作为担当。“四类地区”矿产资源、清洁能源、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资源较为富集,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在推进“四类地区”振兴发展中,四川国有企业义不容辞,也大有作为。
  国有企业作为顶梁柱和排头兵,具有产业项目、管理理念、人才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要积极支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市场化方式与欠发达县域合作,统筹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和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等项目投资布局,实现企地战略合作、金融赋能,打造一批企地合作典范,解决一批长期制约“四类地区”发展的基础性瓶颈性问题,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夯实发展根基,激发内生动力,释放振兴潜能,助力“四类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确保在四川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掉队,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四川全力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将建立国企“1+1帮1”机制 力争到2035年欠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攀升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