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央企”状告真央企

最新信息

“假央企”状告真央企
2023-08-31 14:18:00
中广通能源又一次站上热搜。
  面对央企国家电投的公开打假和南方周末质疑其伪造央企身份招揽工程项目的调查报道,“假央企”中广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简称:“中广通云南公司”)通过网络“小作文”为自己鸣冤叫屈,还贴图表示已将国家电投及相关媒体告上法庭。
  尽管中广通的“小作文”图文并茂,但其“假央企”的身份或已坐实。
  记者查询发现,自被国家电投公开打假后,中广通旗下多家公司股权结构已进行了变更,此前股权链条中最关键的“央企”股东已被民营企业替换。
“假央企喊冤
  8月29日晚,因“假央企”事件被公众熟知的中广通能源在其官方公众号发表题为《谁是中广通造谣事件的幕后黑手?》的文章,称其遭受两次造谣诽谤网络暴力事件,并声明称南方周末采写的《一家云南假央企的生意之道:起底350亿制氢超级项目操盘手》一文严重不实报道,已经起诉相关媒体。
  图片来源:“中广通能源云南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更令人错愕的是,针对国家电投此前发出的关于中广通系“假央企”的声明,中广通声称公司也是“受害者”,并贴图表示已将国家电投诉至法院,认为国家电投对其名誉造成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
  回顾来看,中广通冒充央企被拆穿源于今年在甘肃的一次“投资”事宜。6月21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一则公告,中广通酒泉对“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公开招标。标书显示,该项目位于甘肃酒泉市肃州区,资金规模为350亿元。中信建投证券彼时分析称,该项目的预计产能,是此前国内最大项目的至少5倍。
  因为规模巨大,甘肃350亿制氢项目给行业带来震动,而对外接洽均以“央企”自居的中广通酒泉更是引来各方质疑。根据彼时工商登记信息,中广通科技酒泉为国家电投的6级子公司,持股层级分别为国家电投——中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国电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元伟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中广通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广通科技(云南)有限公司——中广通科技(酒泉)有限公司,且每一层都是100%持股。
  因多家媒体质疑中广通酒泉央企身份,酒泉市肃州区政府终止该项目,而后中广通酒泉被国家电投公开打假。彼时国家电投称,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的方式,将国电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注册为集团下属公司的子公司。
  国家电投明确表示,网络发布的某4G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其招标人中广通科技酒泉非下属公司,其发生的招投标等一切行为和发布的项目均与国家电投无关。
  未曾想到的是,在沉寂近两个月后,中广通在网络“喊冤”。对于国家电投认定其“造假”一事,中广通并不认可,并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
  “如果国电投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电投认定为三级‘假央企’,却还可以光明正大发展下面的四级公司,那就是国家电投监管不力造成,中广通也是受害者。”中广通方面如是称。
  对于中广通的一家之言,有熟悉央企人士认为其观点只是“偷换概念”。
  “央企注册子公司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独立运行,且在注册审核方面管理极为严格,不可能存在随意注册子公司的情况。”某熟悉央企运营人士分析认为,面对央企这块“金字招牌”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部分企业或个人心存侥幸“造假”牟利,不惜通过伪造公章等非法方式挂上“央企”名头。
“假央企”猖獗,已有多家央企公开打假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0月至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国企公布的造假企业合计超过1000家。层出不穷的“假央企”除了让真央企叫苦不迭外,还对正常市场秩序造成影响。
  记者注意到,自中广通酒泉假借国家电投旗下公司名义承揽业务遭曝光后,近期还有包括华润集团、中国化学、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多家央企对造假者进行了公开“点名”。
  具体来看,华润华润集团8月17日发布声明称,近期,公司发现个别第三方公司和个人冒用“华润”“华润数科”“华润燃气”“华润医商”等名义自行建立网站、开发系统及平台,此行为严重侵害了华润集团商誉,构成侵权,损害公众利益。
  事实上,这已不是华润集团今年首次发布类似声明。7月20日,华润集团就曾发布关于不法分子以华润万佳超级市场有限公司投资企业名义冒称华润集团企业从事不法活动的严正声明。华润集团表示,经核实,“华润万佳超级市场有限公司”其下设的各级子公司均为假冒国企,与华润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
  国家能源集团则在8月20日公告称,公司发现有人通过伪造公章、签名等方式,在香港将中盛能源冒名注册为集团全资子公司。经集团初步核实,中盛能源及其股东、董事和下设各级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如有)与集团无任何股权或隶属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授权等关系,前述主体的一切行为均与集团无关。
  中国化学也在8月中旬发布声明公布了一批假冒国企名单,呼吁社会公众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假央企”状告真央企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