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及监管安排出炉!机构解读:顺应市场呼声 助推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最新信息

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及监管安排出炉!机构解读:顺应市场呼声 助推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2023-09-01 20:50:00
建立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加强对程序化交易行为的管理,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出手了。
  9月1日晚间,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当晚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三所)同步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分别简称《报告通知》《管理通知》)。
  证监会指出,为落实《证券法》有关规定,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证监会顺应市场呼声,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报告通知》、《管理通知》,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项通知的发布,是监管部门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有利于提升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推动程序化交易管理更加规范、透明,从长远看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结合实践经验顺应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程序化交易已逐步成为投资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深沪两市程序化交易逐渐活跃,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
  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第45条首次明确要求进行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应向证券交易所报告,这也符合国际市场通行做法。
  实际上,市场对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不陌生。
  2021年2月5日,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沪两所发布了《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自可转债领域先行先试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以来,相关工作稳步开展,市场主体主动配合,各方反映良好,为向股票、基金等交易品种推广相关经验做法提供了有益基础。
  记者采访的多家公募基金和量化头部私募基金表示,投资者普遍认为此次发布的《报告通知》主要是要求提供基本信息,配套发布的填报说明对报告要求、填报字段等都做了详细解释,可操作性较强,实践中便于执行,对交易便利性基本没有影响。
  据悉,此次《报告通知》《管理通知》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前期深沪交易所可转债程序化交易管理实践经验,结合股票市场特点作了相应调整,报告制度与可转债市场的业务框架总体保持一致,市场各方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三所充分借鉴了海外成熟市场做法,认真听取了市场主体意见建议。
  李湛认为,目前,市场对建立报告制度已有预期,从前期经验看,预计本次《报告通知》《管理通知》的发布不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明显影响。
  建制度强管理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
  从通知的主要内容看,《报告通知》主要明确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要求。
  明确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及报告主体,包括会员客户,从事自营、做市交易或者资产管理等业务的会员,以及基金管理公司、保险机构等其他使用交易所交易单元进行交易的投资者。
  明确报告方式,会员客户应当向接受其交易委托的会员报告,由会员向交易所报告,会员及其他机构直接向交易所报告。
  规定报告内容,包括账户基本信息、账户资金信息、交易信息、交易软件信息等。
  强化高频交易管理,明确最高申报速率或者单日最高申报笔数达到一定标准的投资者,应当额外报告程序化交易系统服务器所在地、系统测试报告、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方案等内容,同时,对部分使用拆单算法的机构投资者作了差异化安排。
  明确会员职责,会员应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与客户签订相关补充协议,约定双方涉及程序化交易事项的权利义务。要求会员对客户报告的信息进行充分核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监控,切实做好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相关工作。
  《管理通知》主要是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工作,与《报告通知》相互衔接、互为配套,共同组成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管理通知》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会员程序化交易管理职责,要求会员加强自身及其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管理,对可能影响交易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客户,可以采取拒绝其程序化交易委托、撤销相关申报等措施;规定程序化交易重点监控事项,包括异常交易行为、高频交易行为,以及多只证券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明显异常,期间程序化交易大量参与的情形;明确交易所可对高频交易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包括调整异常交易认定标准、增加报告内容等。
  此外,《报告通知》《管理通知》还明确了交易所监督检查措施。如交易所对交易行为和报告信息开展一致性比对,包括通过定期数据筛查,发现报告信息不完备、与交易行为不一致的,对投资者督促提醒并要求其及时改正;交易所可采用现场和非现场的方式,监督检查程序化交易相关主体遵守报告制度以及程序化交易管理要求的情况,重点检查频繁出现报告信息与交易行为不一致的主体;交易所可按规则,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和纪律处分。
  整体而言,三所《报告通知》《管理通知》要求基本一致。但在通知适用范围方面,深沪两所要求在两市基金、存托凭证市场开展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参照通知要求履行义务。
  此外,针对深沪股通有关安排,深沪两所明确“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在本所市场进行程序化交易的,具体要求另行规定”。而北交所因相关业务尚未开展,暂不涉及基金、存托凭证、国际投资者等安排。
  设置过渡安排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据了解,三所《报告通知》《管理通知》将自2023年10月9日起同步施行。
  为便于市场主体开展行业培训、技术系统改造等工作,叠加考虑到股票市场投资者基数较大等因素,根据三所发布的公告,此次《报告通知》《监管通知》自发布到正式实施,均有约1个月的间隔。
  “该时限比较宽松,可按时完成报告。”多位机构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可转债报告制度实施后的30个交易日内,存量投资者基本实现了“应报尽报”,“系统改造、客户培训的时间较为充足,一般两周左右即可完成。”
  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报告通知》的过渡期安排。《报告通知》正式实施后,增量投资者开展程序化交易需事前报告;存量投资者则需在实施后60个交易日(约3个月)内完成报告。《监管通知》无需存量投资者补充履行相关义务。
  三所均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持续抓好相关监管安排等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督促市场各参与主体严格落实程序化交易相关要求,持续加强市场交易行为监测监控,维护正常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及监管安排出炉!机构解读:顺应市场呼声 助推中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