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最新信息

我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2023-09-02 15:57:00
近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23年年会“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全球南南合作”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实施有力的举措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解决了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黄润秋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
  会上,《碳中和实现路径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贡献》专题政策研究报告发布。
  本次报告由国合会中外专家联合研究撰写,报告研究重点包括绿色低碳转型的国内外形势研判、中国“双碳”政策行动的进展分析以及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政策的深化方向。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已进入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实施阶段,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愈发复杂和严峻,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所面临的阻力和分歧也逐渐增强,各国在气候目标、气候资金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竞争与博弈,在推进气候合作上的积极态度和互信程度也在逐步降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报告内容显示。
  “1+N”政策体系基本建成
  该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局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全球气候治理赤字更加凸显,短期能源危机不容忽视。多重危机交织叠加的新形势下,国际气候合作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
  国内经济下行趋势下,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大,将稳中求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目标转为气候应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生态治理等多重目标协同推进。长期碳中和愿景和目标明确,短中期结构转型会在公正转型、技术创新、政策机制等方面面临问题和挑战。
  自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能源系统向清洁化、高效化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三是降碳与经济发展、污染防治之间协同增效;四是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增强;五是绿色低碳生活渐成风尚。
  此外,中国围绕“双碳”目标所构建的政策体系框架也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基本建成了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政策的深化方向总体上要以降碳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推动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建议方面,一是要加速推动经济绿色复苏、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发展;二是立足中国国情,综合考虑能源安全、经济成本等因素,渐进式推进煤电转型,加快推进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体系;三是建立支撑低碳转型和创新的绿色金融体系;四是加速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过渡,推动关键制度的过渡与转变;五是继续深化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包括保障可持续供应链在内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实现合作共赢。
  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全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中期评估结果显示,距离目标实现还有很大差距,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世界未来才有希望。”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上述会议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在气候变化领域,已经有148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2%的GDP和89%的人口。
  据解振华介绍,中国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我国可再生能源也实现了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了煤电,约占中国总装机的48.8%。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认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还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黄润秋提出,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
  二是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
  三是坚持山水湖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六是坚持合作共赢,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持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略和中国力量。
  ESG产品比重约是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
  另外,在国合会“凝聚绿色共识,助力金融创新”主题论坛上,国合会特邀顾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就如何提升资管行业绿色化水平发表了观点。
  马骏认为,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已经在全球前列,但资产管理行业ESG产品比重较发达市场低很多,未来需要提升资管机构领导层对绿色化的共识,并在披露准则、数据、ESG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7万亿元。马骏表示,我国的绿色信贷规模远超其他任何国家的绿色信贷规模。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余额为1.7万亿,全球排名第二。但我国资管行业推出的ESG产品在全行业AUM中所占比重是很低的,按大的一个口径计算约2%,这个比例约是与一些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
  马骏认为,强制披露准则没有到位、ESG数据可得性和质量较差、ESG评价方法有待改善、机构内部能力不足和分析人员缺乏等因素都可能是资产管理ESG产品比重不高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问题还是许多资管机构在领导层面没有对提升ESG的重要性形成共识。马骏说,提升资管机构董事会层面对ESG议题的关注度是推动我国资管行业绿色化的关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我国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