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青浦区城市更新“最优解”

最新信息

专家热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青浦区城市更新“最优解”
2023-09-03 11:17:00
新华财经上海9月3日电(刘志远)9月2日,青浦区城市更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在以“探寻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青浦城市更新的‘最优解’”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政府、企业、院校的多位嘉宾围绕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意涵、超大城市的城市更新经验、青浦凤溪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实践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当前,我国城市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也被赋予更多的时代意涵。“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更新的核心是激发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让城市更有生命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闫岩表示,现阶段,城市更新是解决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人居品质提升问题,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锺楠表示,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模式将由原来的粗犷式增长转入精细化增长。随着城市更新政策体系、融资途径逐渐成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稳。
  近年来,城市更新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多变化。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葛岩看来,城市更新的目标更为多元,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类型更为多样,从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拓展到工业区转型、商业区改造,以及各种城市空间的更新;手段更为丰富,政府从多方面综合施策,“微改造”手段增多;参与更为广泛,形成规划、建筑、景观、交通、市政等多专业协同,以及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作的格局,共同推进城市更新。
  谈到超大城市的城市更新模式,闫岩认为,可持续是城市更新的关键,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民生的可持续,如北京共生院保留了很多原生的居民烟火气;二是功能的可持续,转变房地产模式,避免空间功能过快固化,适应未来城市功能的迭代;三是文脉的可持续,历史建筑和30年以上的近现代建筑应保尽保,保留一些记忆场所,比如新加坡在城市更新中保留一些“小贩中心”;四是经济的可持续,成本端坚持多元渠道,避免单一方式推高成本,收益端从过去算土地账到算资产账和运营账,打通社会资本进入、盈利和退出机制;五是绿色可持续,减少建筑碳排放,通过城市更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葛岩表示,历史文化是城市更新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国内外众多成功的更新案例,都是基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历史城区注入新活力。“城市更新中的‘保护’和‘发展’不是硬币的两面,非此即彼、相互矛盾,它有点像咖啡和糖,能够相互融合、互相成就。”她补充说。
  在圆桌对话中,专家针对以凤溪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为代表的青浦区城市更新工作建言献策。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副镇长万陆林表示,上海城市更新政策为凤溪社区“城中村”改造打开了政策通道,助力华新镇加快补齐历史短板、清还历史欠账,重拾文化遗产、构建人民城市。
  在凤溪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实践中,华新镇做了多项探索,解决了征收补偿、开发建设等方面难题。万陆林介绍,面对征收补偿难,华新镇专门组建了“征收指挥部”,并细化分成49个征收推进小组,努力绘制好“宣传造势图”“动迁作战图”,保障动迁工作顺利推进。面对开发建设的难题,华新镇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开展片区专业规划研究,解决城市布局和建筑采光问题;另一方面脚踏实地导入产业,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
  作为项目开发方,上海中宜汇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中宜汇城置业公司总经理刘怀富从企业层面介绍了项目推进经验。他说,中交城投是中交集团旗下专业的投资平台,一直从事片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方面的工作,已经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积累了十几个案例的成功经验,培养了专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将秉持“站在人的视角看设计”原则,努力把凤溪打造成配套齐全、有温度的社区。
  叶锺楠认为,“青浦区是上海本轮‘两旧一村’改造中重要的前沿阵地,凤溪是青浦区所有存量系统中的一部分。”围绕凤溪项目,要统筹规划项目的功能布局、“留改拆”策略、交通系统等,还要激发城市更新主体的积极性,在满足参与者利益的同时,又为整个城市的公共效益提供相应服务。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青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青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青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新华社上海分社、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支持单位。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家热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青浦区城市更新“最优解”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