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热议金融业对外开放 确保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最新信息

监管部门热议金融业对外开放 确保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2023-09-04 07:03:00
9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等出席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并致辞。在致辞中,这些金融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透露了金融业下一步对外开放的最新部署安排。
  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推动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大幅放宽,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稳步进展。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来看,中国是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水平排名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同时,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交易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今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首次突破3%,从贸易看,1~7月,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达到了24%,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从投资看,到6月末,境外主体配置人民币资产余额已经达到9.8万亿元人民币。
  金中夏表示,推动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银行下一步将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同时,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扩大市场准入,还要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
  金中夏强调,还要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全球流动性收紧、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有所暴露、发达国家一些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发达经济体加息所产生的溢出影响等。
  “这些都再次提醒我们,扩大金融业开放同时也要维护好金融安全与稳定,唯有在开放和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行稳致远。”金中夏称。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据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为1468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的高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郑薇表示,国家外汇局继续深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优化熊猫债和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市场配套政策管理,不断完善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有序推进合格境内投资机构对外投资业务发展。同时,持续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提升企业跨境资金运营自由度,更好支持总部经济发展。
  周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保险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周亮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准备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规则标准。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相匹配的金融政策安排。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为金融机构全面衡量碳足迹,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的管理提供指导。二是创新产品服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并购融资、气候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三是强化风险管理。严把项目融资碳排放关,完善客户授信管理,将碳表现、碳定价纳入授信管理流程,协同推进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四是完善日常监管。落实绿色金融监管政策,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将绿色转型进展纳入日常的监管评价,加强对实施情况和相关风险的监测分析,确保银行保险机构安全稳健运行。五是推进国际合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监管部门热议金融业对外开放 确保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