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险企为了赶首批在集团内部走“绿色通道” 再保险国际板又进一步

最新信息

外资险企为了赶首批在集团内部走“绿色通道” 再保险国际板又进一步
2023-09-07 18:07:00
近日,在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保险学会举办的“启航新征程保险助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活动中,记者获悉,平安产险已按照筹建标准完成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的筹建工作,安盛天平财险计划在未来有效地引入较成熟的再保险技术与产品。
  8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7家险企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这是首批获批的再保险运营中心,标志着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再次迈出实质性步伐。首批获批的7家公司分别为国任财险、阳光财险、三井住友海上(中国)、中华联合财险、平安产险、紫金财险、安盛天平财险。
  回到今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上海银保监局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实施细则》明确了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重要任务及推进路径。
  再保险市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市场,主要针对保险公司的风险进行再分配。三井住友海上(中国)董事总经理菅匡彦此前曾表示,当真正的大灾、巨灾发生时,一家险企难以承保,需要行业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技术的共享、数据的共享,也需要承保能力的共享,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平台非常重要。再保险“国际板”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境内外再保险行业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再保险行业改革发展、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平安产险股份有限公司再保部高级经理许微娜说。
  虽说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是仍然存在近4倍的再保险贸易逆差。“我们分出去的保费大概是分入保费的4倍。”许微娜说,通过再保险交易中心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包括产品、地域和纵向深度在内的保险市场,进行更高程度的国际化融合。
  对标伦敦、百慕大、新加坡等再保险中心城市,在许微娜看来,上海具有自身独特优势。
  一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聚集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保险、再保险机构,且具有一批具备世界一流知识结构、国际视野和能力的保险、再保险高端人才。金融市场体系和人才储备都较为完备;
  二是背靠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体量巨大且充满活力的国内原保险市场是重要依托。中国保险市场近几年飞速发展,保险资本活跃,急需通过产品多元化、地域多元化、纵向多元化来实现保险公司的均衡发展和更好的经营收益;
  三是上海临港新片区发挥先行先试和机制创新优势,适合再保险在保险产品创新领域发挥其积极作用,研究新型风险转移产品,探索建立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市场,完善巨灾和特殊风险分散资本补充机制,激发行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
  “因此,平安申请在上海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是把握好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依托上海以及临港新片区领先的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优势,深入推进公司国际化进程、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首批获批的7家险企中,三井住友海上(中国)和安盛天平财险为外资。在调研过程中,两家均表示十分看好“再保险国际板”建设。为了加速赶上首批获批,再保险运营中心的筹备工作均被纳入集团内部“绿色通道”。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有望引导全国再保险资源聚集,完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和机构体系的建设,还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丰富性、承保能力综合性等优势,有效承接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为包括一带一路等在内的跨境项目提供风险保障支持。”安盛天平财险有限公司首席商业险业务官曾翔表示。
  据介绍,平安产险新设上海再保中心后,上海再保中心为总公司直属的再保险分入机构,遵循总公司授权,集中经营再保险分入业务。
  对外,作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入驻机构,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公司充分发挥充裕的直保渠道资源及国际再保合作网络,为“走出去”企业的风险保障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保险产品及再保险风险转移等综合保险方案。
  对内,作为总公司的直属机构,将分入业务集中管理,通过专业化集中管理降低风险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安盛天平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将依托临港新片区领先的营商环境和制度创新优势,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政策集成优势和集中登记、清算、信息披露等功能支持,对接全球再保险技术、资本和人才,推动再保险业务向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在促进交易效率提升和交易成本降低中,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外资险企为了赶首批在集团内部走“绿色通道” 再保险国际板又进一步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