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河套连港深 共建创科新未来

最新信息

述评:河套连港深 共建创科新未来
2023-09-16 15:43:00
提起“河套”,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位于黄河的河套平原。但从字面上看,“河套”是指河流弯曲围成大半个圈的河道。在北方地区,河套平原由黄河及其岔流冲积而成,水土丰饶。而在南海之滨,香港与深圳交界处的另一个“河套”,因历史机缘诞生,现已成为港深两地创科合作的土壤。
  港深河套地区又称“落马洲河套地区”。观察这里的发展历史,能明显看出港深两地合作的历史进程。这一地区的形成始于港深两地共同开展河流防洪排涝工程。此后,深圳、香港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日益密切,这片区域也成为港深协同创新的“桥头堡”。2017年,港深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在落马洲共同发展创新科技园。于是,港深河套地区逐渐从最初0.87平方公里的河中岛屿,发展为约4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并形成“一区两园”格局。
  “河套地区的逐步发展不仅是面积上的扩大演变,也体现出产业的跨境布局发展。”在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看来,这种跨境布局既包括人力、资本、物品、讯息、数据等要素的跨境便利化流动,也包括两地在机制协调和体制创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
  河套合作区地理位置突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这里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而日前《河套港深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河套规划》”)的发布,更为港深两地未来创科发展与合作注入新动能。
  当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已是全球各地推动发展的重要渠道,香港也不例外。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重要的创科中心。
  对香港而言,携手深圳是打开发展创科的突破口和融入大湾区的路径之一。的确,香港与深圳科技创新合作具有天然互补效应。香港的优势在于科研能力,但在科研成果的落地上有所欠缺,须与内地协同才可以激活创科全链条发展。而以科技起家的深圳,凭借着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强大的创新应用转化能力,可以承担起成果孵化的职责。
  为使港深两地的协同合作更加顺畅,《河套规划》聚焦“一区两园”模式,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跨境便利流动明确了一系列安排。例如在人流跨境流动方面,提出到2025年完成皇岗口岸的重建,重建后的口岸将实施“一地两检”,大大缩短“通关”时间,便利科研人员在港深两地工作、生活。
  方舟认为,促进港深两个园区的要素便利化流动是实现河套地区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打通这些要素的便利化流动后,还可以将河套、落马洲管制站和特区政府着力推进建设的“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整合成“大河套”区域,建立一个管理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同时,港深两地园区也可以进一步打通管理模式和产业布局合作,争取同一个产业项目可以跨境布局。
  “如果我们以策略性的眼光来用心谋划河套这‘一区两园’,那么这里一定能成为‘一国两制’新实践的示范区和香港创新科技产业的重要引擎。”方舟说。诚如斯言,当前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相信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会有更大作为,推动两地共建创科新未来。(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述评:河套连港深 共建创科新未来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