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礼包”落地 东莞如何更高水平开放?

最新信息

国家级“礼包”落地 东莞如何更高水平开放?
2023-09-18 20:24:00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这项国家级方案释放了哪些信号?为何花落东莞?
  9月13日,在国务院台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陈斌华表示,国务院日前批复《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真诚善意,明确释放了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政策信号。
  接下来,国务院台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广东省,认真组织实施《总体方案》,不断探索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新路径,打造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取得更多两岸经济合作、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就在此前的9月10日,2023“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闭幕,此次台博会是今年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岸经贸盛会,也是历届中成果最丰的一届,彰显了台博会作为广大台企开拓内销、促进转型的平台作用,有力促进了两岸经贸合作再提速。
  在台博会开幕的前夕,国务院批复同意《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凸显了东莞在两岸交流合作大局中的突出地位,补齐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两岸合作上的一块重要拼图,也为东莞这座国内极具代表性的外向型城市转型方向带来了新解法。
  立足对台交流合作基础和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禀赋,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深入推进要素开放和制度开放,谋划建设一个两岸创新发展的高能级双向开放大平台……在《总体方案》获批后,粤港澳台四地优势将在东莞实现聚合叠加,为东莞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带来更多思路。
  获批国家级合作平台背后
  此次《总体方案》的获批,东莞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看,目前,东莞正面临着“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牢牢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行动窗口期,城市发展充满机遇,让新时期东莞对台商台胞的吸引力仍不断提高。
  当前东莞台资企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东莞正积极携手台胞台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制造强市,在率先探索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新路径上具有扎实基础。
  从“地利”看,处于大湾区核心腹地的东莞,是连接海峡两岸、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其不仅是全国对台工作的重点城市,也在内地与港澳合作、两岸合作两个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人和”方面,当前,东莞具备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的良好基础。东莞是大陆台胞台企发展最早、最集中、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也是祖国大陆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东莞台资企业的数量、投资额均居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目前有5万多名台胞在东莞生活、工作,东莞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超1万家,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东莞在营台资企业3873家,约30%为规上企业,累计实际利用台资205.9亿美元,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22年莞台贸易总额超人民币1419.3亿元;台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超过10%。
  当前,拥有国家级两岸合作平台的城市有厦门、昆山等。相较而言,东莞拿到这一国家级“礼包”,进一步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优势极为明显。
  一方面,大湾区是大陆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大湾区节点城市搭建这一新示范平台,探索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不仅能推动莞台两地延续优势互补态势,继而发展为海峡两岸在产业、市场、民生三大关键领域深化合作的样本,更能放大整合大湾区内对台交流合作优势资源,带动广大台胞台企共享大湾区发展重大机遇。
  从这一角度来说,这是“东莞方案”最为独特之处。
  两岸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本届东莞台博会上,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会长、台升国际集团董事长郭山辉希望,台商朋友们抓住大湾区发展的巨大机遇与市场,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1995年,郭山辉从台湾台中的家具小厂来到东莞后,带领台升家具一度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家具代工企业之一。而今,凭着创新研发和对国内大市场的开拓,这家东莞传统家具巨头依然继续保持增长。
  改革开放至今,东莞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合作基础深厚,而这其中尤以产业最为密切和核心,产业合作是两地能够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石。
  毫无疑问,这也是本次《总体方案》涉及的核心内容: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增强台资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在这些领域,东莞已经具有深厚基础。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为例,近几年,包括台达电子、骅国电子在内的一大批台企,加快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东莞通过发布“惠台77条”,明确支持台资台企转型升级、投资新兴产业、设立研发总部等,加速推进莞台合作交流。
  一系列政策加持下,在莞台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6家,近三年增长38%;从事半导体、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台企超80家。位于松山湖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已帮助200多个台湾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东莞,一大批创新型台企正在壮大,成为两岸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后备力量。
  不同于其他几个国家级两岸合作平台,此次“东莞方案”更突出“四个新”的定位,则主要突出了产业、科技的特色。
  这也反映出,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制造业大市,东莞试点探索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要实现四个新定位,核心抓手仍是产业。
  细观两地产业合作路径可发现,相较其他三地,莞台两地产业合作,除突出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外,更具有从产业延伸至市场的特性。东莞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与港澳合作的基础与未来。台商台企和台湾优势产业,能够在东莞完成粤港澳台四地优势的强强聚合,并逐步融入大湾区,打通两岸共同大市场。
  东莞台资台企遍布这座全球制造业重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中,台资进出口总额占东莞全市比重超过10%。当前,在全球消费持续放缓背景下,广大台企急需开拓大湾区以及国内大市场。
  已连续举办十四届的台博会,实际上正是东莞帮助广大台商拓展内销,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打造共同产业、共同市场、共同家园的一大探索。
  发展至今,以台达电子为代表的诸多传统台企,已在国内大市场不断挖潜。而在东莞的一批台湾创业青年,也将孵化项目瞄准了国内市场。
  在《总体方案》这一国家级“大礼包”花落东莞后,势必为广大台资台企深耕大湾区、进军国内市场赋予更多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的充沛动能。
  引领东莞更高水平开放
  改革开放至今,台资台企在东莞经济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东莞发展进出口业务的主力军,更关乎着这座外贸大市的开放能级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总体方案》的获批,可为东莞将自身与港台的合作基础,转变为发展优势,推动开放型经济向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迈进带来新解法。
  去年东莞出台的《东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便将深化两岸创新发展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东莞明确,“十四五”要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试验区建设。除共建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外,还提出推动台企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借力台胞台企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优势,推动企业联手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拓国际市场。
  在海外新市场,一批台企也正在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而由于大湾区拥有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黄金通道”,也对致力于开拓RCEP市场的台企形成极大吸引力。
  从这个角度看,《总体方案》有望能对东莞外贸稳增长、拓市场,东莞制造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带来切实推动作用。诸多经验措施,也将为东莞探索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蹚出可借鉴的路径。
  《总体方案》强调要深入推进要素开放和制度开放,充分发挥台胞台企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将东莞打造成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这正是东莞探索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题中之义。
  今年以来,东莞外贸持续承压前行,开放型经济发展遇到挑战。而随着空港中心项目的运作,以及此次《总体方案》的获批,东莞在开放平台和大通道上,均获得了极具分量的“礼包”,这座外贸大市正在拔节起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国家级“礼包”落地 东莞如何更高水平开放?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