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致新王凌:三年内在上海重庆布局20个项目

最新信息

东原致新王凌:三年内在上海重庆布局20个项目
2023-09-19 19:48:00


K图 600565_0
  城市更新被视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方向之一。近年来,城市更新领域的支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今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相关投资与消费有望进一步被拉动。

  企业近年也应势而变。
  9月14日,在接受蓝鲸财经等媒体采访时,东原集团助理总裁、东原致新总裁王凌表示,当前房地产行业业务从增量转向存量方向,存量时代企业要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方向。
  2022年初,迪马股份(600565.SH)旗下东原集团宣布将商业公司企业品牌名称正式由“东原商业”更新为“东原致新”。用王凌的话说,“致新”意为致城市更新、致新的业务、致新的开始。
  据王凌介绍,“城市更新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赛道,按照机构测算,整个城市存量焕新部分大概一共有3000万亿市场,每年更新3%就是10万亿,地产开发现在也不过就十万亿。”
  “房地产开发行业过往20年的大发展时间过去后,进入城市更新领域首先要换心态,这里没有快钱、没有金融杠杆,要真心以能力去做服务,而不是用金融去玩游戏。”王凌如是说。
  针对上述“指导意见”,王凌表示,这是国家政策上的“开卷考试”,明确指明了方向。但城市更新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敢说自己拥有城市更新的完整生态链,因为涉及到存量盘活、城市形象改建,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消费提升、城市文化焕新等多个方面,“不同的企业依据自身不同的能力,在不同的赛道中给城市带来价值。”
  王凌表示,此前房地产公司做物业、商业运营都是为了地产业务配套,一开始没有太多盈利性的诉求,更多是从社会公益性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角度去做,东原亦如此。但这些尝试成为了东原目前的优势,原来的不经意反而成为了一种能力壁垒。
  东原致新结合自身能力,选择了以商业为核心基础来焕活城市消费和城市文化,形成了三大主力产品。
  一是保租房社区,东原致新主要服务商业部分,同时引入专业第三方,如与华住合作运营公寓业态等;此外,东原致新还在项目中加入小型微产业,如科创、文创产业小型工作室、小型孵化器。
  二是社区商业,定位一万平方米左右的“离人近”的城市社商,服务周边15分钟生活圈。
  在王凌看来,“离人更近的商业是消费活力最旺的地方,离人更近也代表与人的黏性强。未来商业领域仍旧是以Mall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配套问题,但真正与生活、生活方式相关的商业在城市中仍旧欠缺。”
  “与传统社商而言,我们改变的点是,不以空间定位,而是根据人群和在地客群的特征去定位,我们服务人而不是服务空间。”他总结道。
  三是城市公园。在王凌看来,公园是离人最近的自然疗愈空间,此前的城市公园多是以封闭的形式保留在城市中,城市升级改造希望公园回归人的日常生活。
  据他介绍,目前公园整体配套用房设施占比是3%—5%,这部分场所能转化为活动场所或经营性场所,同时又不脱离公益,继续将其开放,以刺激原有的室内闲置空间消费。
  据了解,东原致新目前主要布局在大本营重庆及集团总部所在的上海,同步在探索武汉、杭州、成都等城市的发展机会。
  在王凌看来,这个业务条线一定是需要深耕的,伴随城市共同成长,不会是规模化的事情。但他也坦言,虽然自己是规模论的绝对反对者,但从商业逻辑来讲,有一定的规模才能转动,“即便是坚持做一件非常正确的事,如果只做一个孤品,这是艺术品而非商品。”
  其透露,东原致新内部定下的目标是,三年内在上海和重庆布局20个项目,同时希望产品有特色提升,在社区营造时无论是用文化焕新还是社群IP的方式,每个项目要依据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定位。
  此外,东原致新还要求每一个项目开业三年后非租收入须达到15%—20%,“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更好地聚拢消费、为周边人服务,同时突破地域空间的租金天花板。”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东原致新王凌:三年内在上海重庆布局20个项目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