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气候官丨专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极端天气增加 城市规划建设应重视气候评估

最新信息

首席气候官丨专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极端天气增加 城市规划建设应重视气候评估
2023-09-20 16:50:00
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该如何应对?
  今年6月份以来,高温、暴雨、强台风等多种极端天气出现,华北地区还遭遇了旱涝急转,暴雨引发了灾害。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国也是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
  9月7日,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主论坛在上海召开。活动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气候变化与应对以及能源转型问题,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
  许小峰认为,旱涝急转是今年北京的一个明显特点,北京近年降雨总量没有很大变化,但极端暴雨增加,对预报和救灾工作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全国范围内极端天气增加的情况下,以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对气候评估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另外,企业、个人也应该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灾情。
  许小峰还表示,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是紧密联系的,气候问题使得新能源转型的迫切性达到全球范围共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最亟待突破的就是技术方面的创新,不能让技术原因影响了新能源使用的经济性。
  旱涝急转让灾情应对更困难
  《21世纪》:华北地区近年极端强降雨的趋势是怎样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我国极端暴雨是否会越来越频繁?
  许小峰:华北地区,北京的情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看了北京近几十年降雨的数据,年降雨的平均数值没有显著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近些年雨季的降雨方差在增加,也就说降雨波动性在增加,旱涝交替,暴雨增加。
  从抗灾的角度来说,这种旱涝急转的变化,让灾情应对更困难。比如今年7月底之前,华北有些地区还在部署抗旱,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等地出现了极端强降雨,从降雨过程雨量和强度来看,在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这种变化,涉及到气候平衡态的变化,温度、水汽、可降水量增加,同时环境中的颗粒物增加,小雨下不下来,降水容易集中,形成暴雨。
  如果只是降水量缓慢增加问题还不大,但如果小雨变少,极端暴雨增加,就导致灾难天气增加。极端天气频发,是否意味着地球系统正在滑向一个坏的平衡态,这是当前人类社会无法回避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1世纪》:大家印象中同样的降雨量降到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受灾情况也是有差异的,城市对暴雨的承受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许小峰:从北方城市比较来看,北京暴雨承受能力应该算好的,基础设施比较到位,相对而言,西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及周边地区抗御灾害的能力要差一些,遇到极端暴雨,受灾情况会更严重,不同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气候临界平衡值是不一样的。
  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若上海下一定量的暴雨,雨水会较快流向海里,但相同数值的雨水下到北京或者宁夏的银川,就可能要在城市里看海了,这涉及不同地域的气候生态平衡系统不一样,不能简单概括为一个地方防御灾害能力强或弱,至少不仅是这个问题。
  气候灾害应对需要全社会参与
  《21世纪》:华北地区应对极端暴雨增加,灾后重建可以做些什么?
  许小峰:在极端天气增加的趋势下,不仅仅是华北,东北、西北等全国很多地方都要注意极端暴雨天气。
  首先,城市在建设规划方面应该考虑气候因素,有些地方不适合建民宿或者不适合发展仓储物流产业,就应该减少这类建设,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气候评估方面,据我所知,目前地方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气候评估只是一个建议性措施,不是一个严格把控的红线,没有强制性要求,这是一个薄弱环节。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重视气候评估工作,特别是对天气、气候关联度较大的项目,应作为强制性措施。
  除了政府采取措施外,每个人也都要重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极端灾情,对大自然多一些敬畏心。当个人收到很多灾情预警提示短信后,要根据可能发生的灾情,做出合理安排,如减少外出活动。
  另外,预报预警的准确性也是个永恒的课题。目前的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需要通过不断订正来改进,接收信息的用户要注意这种订正变化。在针对性方面,也要引起注意,同样的天气,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北京7月底至8月初的暴雨,对东部城区的影响可能不那么强烈,但西部山区的灾害就很严重,天气预报越具体和精准,针对性越强,预警效果也会更为显著。
  《21世纪》:在高温、暴雨极端天气变多的情况下,未来我们的生产、生活该如何应对?
  许小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注意可能发生的灾种变化,今年遭遇洪灾,今后还可能出现旱灾,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都要引起重视,不能麻痹。特别是对于专业部门而言,长期关注和研究,能获得很多的信息,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要注意充分发挥专业部门的作用。
  对于企业主体来说,比如今年北京的高温天气,施工单位、旅游公司、外卖平台等有大量员工户外工作的企业,应该对极端天气加以重视,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时,应该有强制性的要求,减少或停止户外作业。
  同时,个人也应该自觉关注气候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不能有侥幸心理。我听说过国外一个保险公司的案例,出现灾害天气时,保险公司会提醒购买灾害险发消费者减少外出,若被提醒后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险公司就不予赔偿,这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和社会力量应对灾情。
  总的来说,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抵御极端灾害方面,政府、社会和个体力量都要积极参与。
  《21世纪》:目前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能达到什么水平?
  许小峰:以预报北京的暴雨为例,对于短期是否下雨的晴雨预报,可以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准确率;精准预报到北京具体区域的落区降雨,从评分上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改进。
  虽然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完全精准,但可以通过跟进式、滚动式预报服务弥补这一问题,如果提前一天预报出现偏差,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实时监测纠正,然后通过各类媒体及时发布。
  新能源利用与气象密切相关
  《21世纪》:在“双碳”目标下,气象部门能为能源转型做哪些工作?
  许小峰: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是紧密联系的,气候问题让新能源转型的迫切性达到全球范围的共识。
  同时,新能源的利用,从资源勘探、生产、运输、应用等各个环节都与气象密切相关,极端高温、沙尘以及其他灾害性天气频发,也给新能源的利用带来挑战。在资源勘探方面,风能、太阳能等在什么地方最丰富,这些都需要气象服务做精准的调研,运输和使用环节同样涉及气象服务。
  我们研究能源转型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到气候因素,从气候问题的提出到最后怎么实现转型,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都跟气候问题密切相关,需要气象领域专业人士的参与。
  《21世纪》:在目前的能源转型过程中,还有哪些挑战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小峰:首先,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有很明确的政策导向,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转型是一个大的方向。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推动效率比较高,可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可以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让新能源的使用更方便,比如建设更多的充电桩。其三,就是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
  目前,我认为亟待突破的就是技术方面的创新,不能让技术原因影响了新能源使用的经济性。
  《21世纪》: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这种转型是否也面临更多的压力?
  许小峰: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应该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关系。比如,新能源企业可以做新增量的市场,传统能源企业也可以把赚来钱的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中。
  《21世纪》:很多地方政府现在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所有地方都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么?
  许小峰: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当下是一个产业趋势。国家层面重视新能源产业,在自上而下的产业政策影响之下,地方政府也想有所作为,希望抓住一些产业发展机会。
  总体上,各地的资源禀赋各有差异,也可以说地方都有机会,比如各地都有光和风,但关键是地方的资源能达到什么样的规模,需要因地制宜算经济账,也要做科学的测算,不能盲目建设,不顾效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首席气候官丨专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极端天气增加 城市规划建设应重视气候评估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