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一江一河”新空间 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还有哪些期待?

最新信息

探访上海“一江一河”新空间 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还有哪些期待?
2023-09-22 06:55:00
浦东黄浦江岸线有一座“南墙”,那是2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的尽头。前不久,“南墙”破了,岸线以原“尽头”为起点向南延伸两公里,至闵行区界。前滩白领安先生听闻消息,工作日便带着两个孩子去体验。天气虽然炎热,孩子们在新造的童心乐园里吹泡泡、爬攀爬网,玩得不亦乐乎。“孩子有地方玩,家长就开心,听说这里一到周末人很多,多造些就更好了!”安先生说。
  上海今年公布的新一轮民心工程里,“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由“建设”变成“品质提升”。几字之差,象征城市空间开发理念的升级,“一江一河”两岸开发,不只是空间贯通,还要让居民来得了、坐得下、玩得好,真正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不只靠政府单一投入,还要社会多元主体共治,真正激发城市活力。
  日前,记者走访多段滨水岸线发现,不少“灰色空间”正被点亮,功能业态不断凸显。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还有哪些期待?
  好空间,打开只是第一步
  在杨浦滨江,有一条“咖啡游览线”。以Teuscher&杨树浦咖啡厅为起点,人们在这里临江听风,感受工业气息,东行十分钟,会看到颇有海派情调的怡和1915咖啡厅,再往东,就能体验白七咖啡馆的趣味饮品。这三座风格迥异的咖啡馆,分别改造自上海造船厂、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上海制皂厂。
  特殊线路,映射出“一江一河”两岸空间的特色化开发趋势。滨水空间贯通多年,单一的漫步和锻炼显然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的休闲需求,追求个性化成为新风向。如果俯瞰申城两条母亲河就能发现,在滨水腹地,星星点点的存量空间正被打开,成为新功能的承载体。
  然而空间要如何打开,业态要如何定位,考验着基层开发主体的智慧。
  随着前滩区域发展成熟,产业、白领和居民逐渐集聚,东岸投资集团开始思考,如何导入更多功能配套。于是,鳗鲡嘴绿地下的空腔有了用武之地,可难点也在于此。
  “空腔是岸线改造成绿地时留下的空间,不是正式建筑,很难引入业态。”东岸投资运营部副经理韩莹赟说。经过多方协调,1.8万平方米的空腔采用容缺审批方式打消企业顾虑,实现精准开发。今年底,前滩鳗鲡嘴绿地即将启动建设,计划联合市场化资源,打造成国潮IP公园和老字号直播基地,并提供展陈和停车空间。
  城市在发展,需求在变化,功能导入也很难一蹴而就。位于民生码头的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粮仓,借助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实现转型,改造成为网红艺术展陈空间。结合区域整体能级提升,8万吨筒仓又将提级焕新。
  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周翔介绍,包括8万吨筒仓所在的洋泾民生板块,是陆家嘴金融城扩容增效和“一江一河”建设规划的重要项目,将整体打造成历史积淀的人文水岸、优质的滨水体验空间,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功能复合带。板块东区即将启动国际方案征询,提升规划品质。
  苏州河两岸腹地狭小,几乎每一处公共服务空间都需要“挤出来”。今年,长宁又把苏州河绿道内的几处道班房进行有机更新,改造成共享驿站和综合管理驿站。从管理用房辟出的风铃驿站,还增设冰箱、空调、微波炉等等,成为苏州河风铃绿地的一处亮点。
  滨水公共空间组团上新,如何才能持续发挥价值?长宁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制度设计,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郁夫介绍说,长宁苏州河段已经落地一体化养护制度,将步道、防汛墙、绿化、驿站等进行打包养护。同时出台《长宁外环生态绿道露营须知》等一系列特色规定,确保权责明晰。
  共建共享,城市温度藏于细节
  杨浦滨江秦皇岛路码头,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在码头展厅里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展示区”,人们戴上耳机就能听到码头号子的原音久久回荡,为这段滨水岸线增添了一分历史厚重感。这个别具特色的细节源于市人大代表陈丹燕的建议:码头号子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有匹配的展陈空间。
  城市的温度,就藏在这一处处细节之中。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畔,人们不经意发现的“小确幸”,其实不少都源于普通市民的“小建议”。在与人的持续互动中,公共空间不断优化,成为人们创造新生活的高品质载体。
  从绿之丘附近的公交站点下车,残障人士坐着轮椅,无须绕路便可直达江边。这一细节改造,来自一位特殊市民的建议。“杨浦滨江在优化无障碍设施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许多特殊人群亲身体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杨浦区残联工作人员王海燕说。
  有市民曾提出,聋人朋友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可视化,但滨江指示牌不多,找厕所很花时间。杨浦滨江为此增设了触屏智慧设施,除了支持信息查询辅助功能,当听障者访问基于语音的呼叫中心时,服务人员还可以把语音信息转化为短信文本或微信文本,发送给听障者。这些细节优化,并不仅仅让单一群体受益。记者在现场看到,面向残障人士打造的低位洗手池,也方便了许多在附近玩耍的儿童。
  今年,上海还成立了“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发展专家委员会成立暨首次研讨会,首批21名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提升空间品质、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等建言献策。
  在东岸,许多建设者都知道,8号望江驿“和美·家庭会客厅”有一位站长叫白玉海。“其实我是一名志愿者。”潍坊街道退休居民白玉海告诉记者。2020年,白玉海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前往8号望江驿的市民游客提供服务。3年多来,他兢兢业业为驿站社区活动、公益服务提供保障,还学会了使用AED除颤仪等专业技能,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回应市民需求之余,滨水空间建设管理正在迎来越来越多市民力量的加入,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良性循环。
  如果前往杨浦滨江的Morning Lab咖啡馆,说不定能喝到一杯“冠军特调”。这杯特殊又香浓的咖啡,出自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咖啡冲调”项目冠军、熊爪咖啡馆咖啡师陈露蕾之手。陈露蕾是杨浦居民,热心公益,听过滨江咖啡馆开放之后便过来兼职教授咖啡冲调技巧。
  新期待涌现,市民建言献策
  意菜餐厅“天水恋”(滨江大道店)店长李晔的下班越来越晚了。“东岸贯通之后,我下班比以前晚了两个小时。客人们喜欢来这里欣赏浦江夜景,常常待到熄灯才走。”这也是幸福的烦恼,李晔发现门店的客流量增加了30%,一到节假日生意更是火爆。
  随着文旅体商业态和活动注入,滨水岸线人气开始聚集。徐汇滨江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短短4天吸引了现场游客7.4万人次;苏州河水上游船项目持续上新,自开通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次,散客航班上座率保持在80%左右;在杨浦滨江举办的“艺·趣文化生活节”,每周末傍晚便有世界各地青年音乐家在渔人码头广场演出……
  新的功能载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徐汇滨江,西岸金融城、数字谷、传媒港、热力秀场等产业组团建设;普陀“半马苏河”七彩秀带持续建设;上海博物馆北馆落子杨浦滨江,将打造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考古主题博物馆,曾经的工业锈带蝶变成投资热土,哔哩哔哩新时代产业园、美团上海科技中心、抖音集团滨江中心相继开工建设。
  不同于游玩的走马观花,当越来越多人在滨水岸线工作生活,许多关于空间品质的新期待开始涌现。
  黄浦江两岸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新兴商务区,一座座写字楼拔地而起,有市民担心既有及在建的交通设施能否满足未来需求。以杨浦滨江为例,这里是未来的数字经济高地,仅美团就有万名员工将在2026年进驻。潮汐式用车需求如不能及时满足和疏导,容易发生拥堵。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统筹考虑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升级优化。
  上水居民区书记张海佳在杨浦滨江长大,随着岸线开放,她终于能够饱览小时候不敢奢望的江边美景。唯一令她困扰的是,岸线商业氛围还不够浓郁,有烟火气的更是不多。除了高端餐厅、精致饮品店,引入更多平价早餐店、餐厅和商业体,成为许多居民的一致期待。
  在管理方面,一江一河空间正在进行整体优化。记者从上海市一江一河办获悉,依据《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沿岸各区和主体正在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虹口、闵行、奉贤等区结合各自特点优化调整原有管理体制,建管养一体化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浦东、普陀、静安持续优化条块结合的滨水空间管养工作机制。市政协委员崔海灵建议,要加强科技赋能,结合上海“两张网”建设,不断提升滨水空间的管理效率。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探访上海“一江一河”新空间 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还有哪些期待?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