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上海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名

最新信息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上海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名
2023-09-22 09:45:0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陈梦娜宋薇萍)从上海“孤军奋战”到沿海港口群“并肩同行”,从航运软实力“跛脚”到打响“上海航运”服务品牌,从高排放到加速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9月22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简称《报告》)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发布,上海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名。《报告》指出,指数发布十年来,已逐渐形成新加坡、伦敦、上海三大航运中心领衔,亚太区域航运中心持续崛起,欧洲、北美重点航运中心趋于稳定的发展格局。
  新格局:中国港口群强势崛起
  最新一期指数结果显示,2023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中国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纽约-新泽西。相较去年,前十城市总体保持稳定,雅典-比雷埃夫斯和宁波舟山排名各自攀升一名,纽约-新泽西下滑至第10名。受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影响,国际航运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随着货物流、贸易流、资金流等要素逐渐东移,亚太地区航运中心能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国际航运中心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14年的前10名城市中,中国大陆只有上海入围,前20名中也仅有上海、天津、宁波三地上榜。最新一期结果显示,上海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三,宁波舟山连续三年位列前十,中国共有六座城市入围前20名,且总体排名较十年前均有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实现十三连冠,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上海港连续12年位列全球榜首。《报告》认为,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与枢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营商政策友好,人口受教育程度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其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航运中心。此外,宁波舟山拥有优秀的港口硬件条件及业务规模,青岛港发挥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协同优势,近年来综合竞争力进步迅速。
  新突破:高端航运服务日臻完善
  长期以来,中国港口群在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等“硬实力”指标上遥遥领先,但在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软实力”指标上相比伦敦、新加坡等老牌航运中心仍有不小的差距。可喜的是,最新一期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连续第五年排名全球第三,航运服务“第一梯队”地位更加巩固。
  从细分领域看,仅有伦敦、新加坡、上海三地在所有细分领域中都排名全球前五,其中,上海航运经纪、海事法律、航运金融三项均排名全球第四。目前,大多数顶级航运公司和组织都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包括卫狮集团、中英船舶管理公司和贝仕船舶管理集团等国际巨头都在上海设有办事处,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波罗的海交易所等国际航运组织也在上海开展业务。《报告》评价称,上海航运经纪服务资源逐渐凸显,为所在区域提供了充分的金融服务支持,树立起了国际海事纠纷解决地的新旗帜。
  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将全面建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高度发达、引领全球航运服务创新发展、深度融入国际航运治理体系、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围绕增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目标,上海高端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其中,上市已满月的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首个服务类期货品种,首个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指数类、现金交割的期货品种,同时又是面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境内特定品种,为航运和外贸企业提供了运费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
  国际海事仲裁是航运法律服务的高端产业,也是反映航运中心“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据统计,2022年,上海仲裁机构受理案件8306件,标的额首次超过千亿元关口,已成为国际仲裁走进中国、中国仲裁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作为国内航运服务企业最集聚、航运总部特征最明显、航运要素最齐备、航运产业链最完善的区域之一,上海虹口已出台支持海事仲裁的“三个一”计划,即一个载体、一个政策、一个平台,构建接轨国际、衔接有序、专业高效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法律服务生态圈。
  新趋势:建设绿色化、数字化、智慧化的航运中心
  航运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国际海事组织提出在2030年之前将船舶的碳强度降低40%。作为绿色转型的先锋,上海港通过完善低碳设施布局、拓展港口新能源应用,集装箱码头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都实现了逐年下降。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数智化发展水平、低碳化发展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业内认为,航运业减碳乃至实现零排放即是巨大的挑战,也带来诸多投资机遇。随着客户、供应商和投资者对透明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财务指标到排放量,强制报告的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和清洁技术公司蓬勃发展。船舶融资咨询机构Petrofin Research负责人Ted Petropoulos认为,尽管“绿色”船舶仅占现有船队的0.2%和新造船舶订单的5%,但金融机构仍然愿意为此类船舶提供优惠条件并牺牲自身的利润。
  《报告》建议,航运中心城市应把握绿色低碳、ESG等新兴服务需求。Dentons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部全球联席主管Lawrence Teh表示,未来,商业和海事争议将包含去碳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合规性以及人工智能在航运领域的应用等问题,仲裁中心的地位可能取决于其在处理此类争议,并随世界的快速变化而发展的能力。
  此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航运业的应用场景也持续涌现。劳氏船级社的数据显示,将人工智能纳入自主航运、安全和导航支持系统以及船舶优化解决方案的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其在2022年已吸引了9.31亿美元的投资,预计未来五年将达到27亿美元。
  《报告》呼吁,为了推进智慧航运技术普及,不仅需要在技术方面努力,还需要在高度复杂的国际法律和监管框架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在船舶由岸上远程控制或完全自主运行的时代,需要明确船长、船员、责任人等术语的含义。在商业层面,自动化技术的兴起为根据《海牙规则》确定承运人对海上事故的责任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保险公司带来新的课题。
  201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共同推出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指数体系包含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3个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全面衡量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十年来,该指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被誉为是国际港航业界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3)》:上海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三名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