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到草原,卫星物联网技术打开产业金融数字化契机丨“金融新供给”调研⑤

最新信息

从深山到草原,卫星物联网技术打开产业金融数字化契机丨“金融新供给”调研⑤
2023-10-09 10:56:00
2020年,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将平安银行定制、国电高科研发的首颗金融界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顺利地送入预定轨道。
  不止西方的马斯克有用于商业化的“星链计划”,作为一家中国金融机构,平安银行正在稳步推进自己的“星云物联计划”,目前已联合合作伙伴发射了3颗卫星上天,配合“星云物联网”平台,打造“物联网+卫星+金融”的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银行选择下场发射自己的物联网卫星。招商、工商、微众、网商等银行业纷纷跟上队伍,把卫星技术应用到金融服务上。
  金融机构扎堆发射卫星,究竟为何?金融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又为金融提供了重要支撑。金融机构引入卫星及物联网技术,新增了自主可控的数据来源,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模型,增加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手段,从而实现了金融新的供给。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国平安联合推出“金融新供给”调研,试图以金融的视角来拆解,通过卫星提升物联网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为何金融入局产业后,往往能够助力产业数字化治理走深走实。
  科技引领,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
  “如今,金融科技极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过程中,平安银行总行交易银行事业部副总裁鲍迪在回答为何要发射卫星这个问题时,做出如下回答。
  鲍迪表示,现有物联网应用大幅依赖地面光缆的信号传输,而光缆信号具有物理局限性,比如在草原、山区或一些偏远地区,会出现地面信号强度不足或不能完全覆盖的情况,无形中限制了平安银行为偏远地区和特殊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而借助物联网卫星技术,供应链上下游的真实经营数据等信息就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回传,以此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普惠性和可得性,为平安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撑。
  鲍迪前段时间刚刚去往内蒙古的企业进行调研。提及这次出差,他感叹称,现在不少供应链金融场景,例如农业里的牧场、茶园,新能源里的光伏、风电设备,大多分布在一些偏远地区,不仅地面传输信号难以稳定覆盖,且面临业务经营成本高、风险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破除物理空间上的限制,让金融深入产业,平安银行的物联网团队想出了一个方法。“我们为奶牛佩戴物联网设备,配合卫星在背后保证数据稳定地传输,从而监测奶牛数量、产奶情况等数据。”
  这样做还有另一大好处,银行掌握到了实时数据。在畜牧业上,产奶量等同于企业的现金流,金融机构可以据此准确判断牧场生产经营状况,实现实时的贷后管理及风险预警。
  “我上周在内蒙古出差,现代化牧场的快速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牧场将运营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可以实时调节牛舍温度、湿度等环境,实时掌握奶牛的健康情况、采食量、产奶量等数据,大幅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帮助牧民减少管理和人工成本,这意味着”物联网+卫星+金融“的新供给模式,从多年以前的个案,逐步成为现代化牧场的发展方向。”鲍迪说。
  这个发现不仅让物联网团队振奋,也代表着金融真正深入大山腹地,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无数新的可能。
  逻辑生变,供应链不再只依赖核心企业
  除了横向在物理空间和赛道覆盖面上有所提升,卫星和物联网的加入,使得供应链金融走向更深入。
  以汽车供应链金融为例。在参与主体上,一家整车制造企业作为“链主”(核心企业)、与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4S店共同构成了一个简单的供应链条。
  此前,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还主要依赖于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如今,在保理等模式走向“红海”趋势下,平安银行蹚出了一条“看核心企业,但不依赖核心企业”的新业务模式。
  鲍迪表示,“传统供应链业务逻辑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产业和客户发展需求”。一方面,核心企业提供强增信的情况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上下游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融资痛点往往不是在发货后的应收账款环节,而是在订单阶段的生产备货环节,而传统保理融资只能解决应收账款环节的融资需求,却解决不了在此之前的融资需求。
  因此,平安银行开始将更多探索转移至交易商品“物的信用”和交易信息“数据信用”上。在新的供应链金融逻辑下,依然重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价值,但不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捆绑,而是更加关注上游供应商准时交货、商品质量等订单及历史履约数据,更加关注下游经销商采销规模、库存周转率等历史经营数据,更加关注商品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商品数字化及控货能力。
  如此一来,供应链金融的逻辑变了,从原本看核心企业的光环,转变为如今对核心企业生态圈上下游管理水平的考察,即核心企业对其链上企业的数字化治理水平。
  而这一层转变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在于平安与时俱进地使用“物联网+卫星”这套新工具。
  平安银行总行交易银行事业部技术总监邓俊毅表示,物联网结合卫星,有助于深入更多场景,从而在获得企业授权的前提下,获取更加丰富的数据源。例如,可以利用卫星和电子围栏技术追踪4S店内的质押物(车辆)是否真实存在、是否越界预警。
  据各家银行财报,银行真正开始借助物联网技术探索金融服务,是近3年才开始,其中平安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是银行业里的探路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当银行懂得如何在工具、模式、数据上进行全面升维后,才能真正自主拥有更多维度的数据。而也只有当更多数据加入到银行审批决策中,银行才有能力和底气覆盖偏远地区、中小企业等长尾客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金融、普惠金融。
  倒逼转型,数字化新供给走向新治理
  从供给侧看,银行通过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来为更多行业赛道、更尾部的用户,供给新金融“活水”;从需求侧看,企业也希望能跟银行一同创造更具差异化竞争的能力。
  以占中国产业大半江山的工业为例。工业企业数字化往往从“给工厂上系统”开始,这个过程如今被称为“工业互联网”。但工厂大多对此十分困惑,总觉得增加了系统,是一笔看不到回报的开销。
  但此次调研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虽然平安银行“星云物联计划”的智慧制造赛道,背后也要求企业接入上述老板所不理解的系统,但是企业却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邓俊毅表示,实际一线工作中,遇到很多企业反向催银行入局。尤其像是较为传统物流仓储行业,就特别希望能够借助与金融的合作,帮助上下游企业提升融资便利度,以此塑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位帮助传统仓库改造为物联仓库的亲历者,平安银行物联网中台团队产品经理梁承攀表示,对于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库容2万吨的大宗商品仓库,平安带着金融视角进入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仓库进行可视化改造。“前前后后花费2个月时间为仓库加装20多个摄像头,给负责吊运钢铁的行车加装数据传感器,以及搭配电子围栏等其他硬件。”
  在进行物联网设备改造后的仓库,其达到的效果将不再是门前门后2个摄像头负责安防,而是精细化覆盖每一件物品的位置。“只需要在平安物联网后台里输入货品编码,就能准确定位到其在哪一个货架上。”
  花费如此心力将作为质押物的货品“理清楚”,也有助于其根据仓库货品流转数据,判断这间仓库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仓库客户的管理水平。最终可根据多维数据的评估结果来对相关企业融资需求做出是否批复的决定。
  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是“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的工作重点,让每个工厂都安装上数字化系统,目的就是将生产过程清晰化、透明化。而国家鼓励制造业积极接入工业互联网,走深走实产业数字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企业更加清楚自己的生产流程,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前进。
  中小微企业除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外,“经营难、经营贵”也一直制约其发展。这就需要银行在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没有数字化能力的中小微企业,产生提升自身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动力。
  这个过程,可称之为“数据反哺”。
  若是将企业一个一个累加起来,银行的“金融新供给”实际上还正在无形中提升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治理水平。
  截至2023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星云物联计划”已在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产业领域落地多个创新项目,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累计超8000亿元。
  对于今后是否还要拓展新赛道,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银行视角看,硬件技术的迭代是考虑因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升级采集和分析更多维数据,去识别新场景、新赛道、新商机,加快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和迭代。而在这一过程中,卫星和物联网技术正在一次次深入产业腹地中,验证着新的数字化契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从深山到草原,卫星物联网技术打开产业金融数字化契机丨“金融新供给”调研⑤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