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张罚单产生超61.17亿元罚金 前三季度支付罚单传递哪些信息

最新信息

26张罚单产生超61.17亿元罚金 前三季度支付罚单传递哪些信息
2023-10-09 20:04:00
2023年第三方支付严监管态势不改。10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监管披露的信息统计发现,2023年前三季度,第三方支付领域至少有26张罚单出炉,总计罚没金额超过61.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罚单数量明显减少,但被罚金额大幅提升。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支付罚单中,双罚制特征仍旧明显,26张罚单中包括17张双罚罚单,违规事宜主要集中在商户管理、清算管理以及备付金管理等方面。有分析人士表示,支付领域罚单的陆续出炉正是严监管持续进行的体现,随着大额罚单的落地,支付机构的合规建设将更加严格。
  罚没金额超61亿元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综合人民银行总行以及各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2023年前三季度,围绕第三方支付机构共计产生至少26张罚单,其中1张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2张来源于人民银行总行,剩余罚单则由各地人民银行分行开出。
  从罚单总数与罚款金额来看,不包括相关责任人处罚情况在内,26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超过61.1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49张罚单被罚没1.2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罚单数量有所减少但金额总量明显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这一罚没数额,不仅超过了2022年全年,也刷新了第三方支付领域产生的最高数额处罚纪录,甚至还超过了此前行业总罚金纪录。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7月,支付宝、财付通(即“微信支付”)遭遇人民银行总行巨额处罚,罚没金额分别为30.62亿元和29.93亿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的1张罚单则由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认领,因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违反规定将外汇汇入境内以及未按照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该公司被警告,并遭处61671.01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0.33元。
  除去支付宝、财付通合计被罚没的60.55亿元外,剩余24张罚单产生的罚没金额约为0.6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金额总量略减,主要在于千万元级别罚单数量减少,百万元级别罚单数量上升。其中,开店宝河南分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罚款1984万元。
  除了2张近30亿元罚单和1张千万级罚单外,2023年前三季度还出现了11张百万级罚单,在总罚单数中占比超过四成。包括拉卡拉、付临门、合利宝、金运通网络支付、易付宝、钱宝科技等在内的10余家支付机构遭遇处罚,罚没金额集中在119万-876万元不等。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2023年前三季度支付行业的罚单情况来看,支付宝、财付通的罚单拉高了整体水平,但千万元级别罚单数量下降也说明业内合规程度在提高,重大的支付违规事件出现频率在下降。
  在王蓬博看来,支付领域罚单的陆续出炉正是严监管持续进行的体现,随着大额罚单的落地,支付机构的合规建设将更加严格。
  双罚罚单占比超过65%
  根据罚单产生的时间不难发现,相关部门对于支付机构的监管动作是动态的、持续的,年内各月几乎都有罚单产生。
  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最后一张罚单由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认领。9月28日,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易通金服支付被警告,罚款286万元。时任该公司支付事业部合规风控部部长、合规风控部总监张志新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9.5万元。
图片来源:人民银行  在2023年前三季度遭遇处罚的公司中,也有不少过往罚单榜上的“常客”。例如:开店宝年内两次被罚,两张罚单金额合计超过2230万元;瑞银信因为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和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被罚27万元;拉卡拉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罚款875.4万元。
  在支付机构遭遇处罚的同时,监管部门对相关公司的责任人也作出了处罚决定,前三季度支付罚单中,双罚制特征仍旧明显。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6张罚单中包括17张双罚罚单,占比超过65%。
  其中,在支付宝领到的罚单中,时任公司总经理葛某荻被罚款147.5万元,时任公司支付收单服务部总经理刘某被罚款137.5万元;在财付通领到的罚单中,时任公司反洗钱与风险控制部负责人吴某被罚款120万元;在合利宝的罚单中,合利宝执行董事王某山被人民银行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
  而相关支付机构所涉的违规事宜中,与反洗钱相关的商户管理、清算管理等规定依旧是支付机构的“重灾区”。细化来看,还有数家支付机构因备付金管理、为不符合条件的特约商户提供“T+0”结算被罚。
  王蓬博指出,支付机构规范发展重点要看公司管理层对合规的重视程度,“双罚制”落实到负责人,由此形成了强烈的约束效应,要求支付公司在展业同时加强内控漏洞管理。而前三季度违反备付金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以及商户的管理等现象仍然存在,同样表明相关支付机构整改不到位,仍要增强后续合规建设。
  机会与危机并存
  刚刚过去的2023年前三季度里,支付行业消息不断。有机构主动注销牌照黯然退出,也有机构大举增资;有支付机构股权被挂上拍卖台,低价出售无人问津,也有巨头通过收购等方式获取支付牌照强势入场。
  根据人民银行披露的信息,当前已有85张支付牌照被注销,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注销数量为15张,市场上剩余支付牌照数量为186张。
  业内普遍认为,持续性的罚单与五年一度的续展大考是规范支付机构展业的重要举措。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指出,支付行业当前仍然处于机会与危机并存的状态,各机构尤其是中小机构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上找好定位,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强化准入和日常巡查,防范洗钱、套现风险等方面仍需要支付机构进一步提升水平。
  针对支付行业的合规建设,就在9月末,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第十二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再次强调,经营主体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遵守备付金管理、收单业务管理、风险监测防范等监管要求,并承担起打诈反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要深化监管能力建设,坚持严监管基调,强化监管落实,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王蓬博认为,从监管角度出发,支付行业正在从相对宽松的行业整体性规范向细分业务规范演化,预计2023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或将正式发布,且其中部分条款或迎来变化。后续主要还要看检查监督的频率,特别是对于反洗钱和跳码、代理商等问题的查处,可能还会更加严格,频率也会更高。
  在如何减少罚单数量上,王蓬博建议,支付机构还是应根据监管指示对症下药,及时落实整改各项监管要求;机构应继续强化反洗钱等合规意识,完善反洗钱机制,要建立专业的合规团队,增强反洗钱等风控系统的设计及甄别能力。同时要注意真实商户的筛选,多选择合规商户合作,警惕各项红线,如发现可疑交易和涉及洗钱、欺诈等风险事件的,需立即采取措施。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6张罚单产生超61.17亿元罚金 前三季度支付罚单传递哪些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