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最新信息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10-11 08:12:00
□ 方向——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引擎、实现经济增长动能新旧转换、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新形态的生产力类型,能够有效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生产力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次跃迁
  □ 载体——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蕴含的科技创新特征扎根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之中,以新产业的壮大升级实现生产力的跃升
  □ 路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创造孵化新技术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 措施——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持续创新: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点,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增强新产业全球竞争力,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这一重大理念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对中国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方向: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至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79亿元提升至121万亿元;人均GDP从385元提升至85698元;粮食产量从3.0亿吨提升至6.9亿吨;钢铁煤炭铜铝等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口城镇化率从17.9%上升至65.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坚实的生产力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增长动力转换,在生产力数量之外,更对生产力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引擎、实现经济增长动能新旧转换、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新形态的生产力类型,能够有效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生产力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次跃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发展增长新动力。从经济学理论模型来看,经济总产出是一个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生产函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一方面是劳动力要素大量投入,当劳动力增长较快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人均增速会高于总量增速,这就是“人口红利”。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在2010年前后达到顶峰,15至64岁人群占总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到历史高点74.5%,之后逐步下降,到2022年下降至68.2%,总人口峰值根据相关预测也已渐行渐近,传统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是资本要素的大量投入,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增长,但当人均资本积累达到稳态后,资本投入便无法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因此,无论从劳动力还是资本看,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都很难行得通。经济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最核心的方式就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即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新动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环保领域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经济和创新版图。科技创新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因此成为各国竞争的着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我国有14亿多人口,超过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人口总和,通过规模经济优势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竞争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提供了科技创新的时代机遇和广阔空间,抢抓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的重要手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新增长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载体: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发展的具体落地载体,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靠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其蕴含的科技创新特征扎根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之中,以新产业的壮大升级实现生产力的跃升。
  新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增长新动能。新产业因其自身技术属性和商业特性,往往可以实现超高速甚至是爆发式增长,为整体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015年提升至约8%,而2022年该比重超过1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目标比重超过1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意味着新兴产业始终保持着高于整体GDP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2023年前8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1.3%,显著高于3.2%的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示出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未来产业代表全球科技创新前沿发展水平,是面向未来中长期发展的潜力产业,今天的未来产业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能。
  新产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中心舞台,其中制造业领域尤为突出。新产业主要以制造业的形式出现,与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公用事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生产和投资活动能够产生更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农业受制于自然条件因素技术进步较慢,较难产生突破性革命性的科技创新。服务业主要依靠人的作用,商业模式创新较多,技术创新不如制造业。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新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在主要国家的企业研发支出分行业占比中,美国制造业占比是57%,而日本、德国、中国制造业研发支出占全部企业研发支出的比重分别是87%、85%、88%,制造业对于一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新产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竞争优势所在。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发展主要由世界前沿领域的科学技术推动,全球所有经济体对于新技术都处在同样的起跑线,西方国家无法通过贸易限制等方式来对我国“卡脖子”。发展新产业是我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特有的规模优势为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创新并不是有投入就能成功,获得成功是有一定概率的,这个概率乘上取得成功后的回报,就是企业家的事前期望回报收益。而且,创新成功往往又都是小概率事件,这就要求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后的回报要足够大,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源在事前愿意投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形成的规模经济优势,有利于摊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所需的前期大量投入的研发成本和固定成本,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路径: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明确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型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12年我国高技术企业数量共4.5万家,到2021年已上升至32.4万家,累计增长615%,年均增速约24.4%,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提升。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其是研发投资的主要承担者。据OECD统计,全球主要国家研发支出资金来源构成中,企业部门占比都是最大的,2021年美国全部研发支出中企业部门占比为68%。2023年9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投入总金额达30783亿元,较2021年增长10.1%;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0.11个百分点至2.54%。分不同主体看,企业、政府所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7.6%、12.4%和7.8%。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主体和使用主体,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枢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创造孵化新技术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障。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须发挥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功能。我国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资金来源中企业部门占比超过七成,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其中,包括股东出资和留存收益在内的企业自有资金规模相对有限,持续的研发投入依靠金融体系给予的外部融资。特别是对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而言,金融体系提供的支持尤为重要。过去几年我国金融部门多管齐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从债权融资看,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从股权融资看,2023年2月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发布,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从增量起步到存量推进,历经4年多全面落地。全面注册制实施后,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类型会增加,将使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得到拓展。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须健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对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新产品形成导向作用,引导各类科技创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使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多种合作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产学研创新效率及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企业牵头联合各类研究机构构建科研平台,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进行攻关。三是塑造大中小科技企业梯度布局的创新格局。大型龙头公司作为领军企业,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发挥战略引领带头突破作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能够发挥创新灵活性优点,增强市场活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措施: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持续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未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点,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科技创新增长引擎、增强新产业全球竞争力,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一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与其他产业相比,制造业科技创新活力更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应对外部风险提供重要保障,是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要基础。同时,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尽其职发挥不同的作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高效融合,能让生产方式向智能化和精细化转变,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二是打造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历来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基建投资规模约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当前我国基建存量已经跃升世界前列,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于补短板和升级发展。从支撑持续科技创新角度看,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新型能源基础设施等。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本身投资规模巨大,能够带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是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能闭门造车,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培育发展产业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设立科创板、成立北交所、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等基础性制度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融资担保等在内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和质量显著提高。未来,用好用足金融体系政策红利赋能科技创新大有可为,包括:引导商业银行加大科技创新类信用贷款;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四两拨千斤”的枢纽作用;金融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政策紧密联合,发挥更大协同效力等。
  (作者系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充分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