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了“虾博士”

最新信息

村里有了“虾博士”
2023-10-12 10:06:00
初秋,走进珠海斗门昭信村,入眼皆是鱼虾满塘的丰美景象。
  鳞次栉比的鱼塘边,一字排开的增氧机火力全开,“嗡嗡”声此起彼伏。从清晨到日暮,住在塘边上的养殖户们来回穿梭,不时往塘里撒几把饲料,瞬间就被鱼虾争抢消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养殖户队伍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这帮年轻人点子多着呢,我支持他们。”村里的致富能人梁美容说。
  在珠海斗门,本地青年携手港澳青年走进农村,融入乡村,挑起乡村振兴的担子,他们带来了“互联网”兴农新思维,走在农业现代化科研前沿。
  ●南方日报记者林郁鸿
  “村里人都喊他虾博士”
  经过整个夏天炙热的烘烤,几乎每个养殖户的皮肤都显得黝黑透亮,像是披上了一层抵御风雨的铠甲。
  “鱼塘养殖太累了,细皮嫩肉的年轻人根本扛不住,你在这里看到的几乎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富有养殖经验的资深养殖户梁永全说。
  31岁的梁熙文已经积累下8年的养殖经验。更让村里人吃惊的是,婚后不久,他的新婚妻子张光慧也辞掉了珠海市区的工作,回到村里与鱼虾作伴。
  “你看,就在中秋节前,我们刚把这塘虾卖出去,满打满算赚了10万元。”说到这时,张光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算了一笔账,“返乡创业以后,我们赚了几十万呢!”
  其实,在江西出生长大的张光慧,即使在婚后随夫回到昭信村,也曾因语言和风俗的隔阂有过“异乡人”的错位,设想中的养殖致富之路也偶有曲折。
  “村里其他人都靠养殖建起了小别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2016年,带着这个想法,梁熙文辞职回乡,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子承父业,“没想到,第一年就赚了不少。”
  “看似顺利的开始让我们意识到,在村里养鱼,不一定就比在市区工作赚得少。”靠着赚到的第一桶金,梁熙文和陈光慧结为连理,没过多久,妻子也辞掉了工作,夫妻俩一门心思扎进了养殖行当。
  然而,他们俩都低估了养殖行当的风险系数,由于经验稀缺,“2020年养的一塘鱼全都出了问题”。张光慧说,“这一塘鱼,一亏就是几十万元。”
  “到底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夫妻俩开始琢磨起来,经常一大早就赶到饲料店,那里被视为养殖户的“情报收集站”,一边听,一边请教。在大学时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张光慧,也想起了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搞养殖,慢慢接触到最前沿的养殖模式。
  说到底,吃过亏的梁熙文夫妻俩,希望以创新思维和科学手法,把传统养殖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倔强的张光慧申请了一笔面向妇女创业的“巾帼贷款”,重启了他们的致富梦想。从养殖白蕉海鲈到试养南美白对虾,夫妻俩的养殖种类越来越丰富,收成也越来越多。
  不知怎的,梁熙文养出了一塘“一斤18只”大虾的消息,在昭信村不胫而走。在养殖圈,人们常常以“一斤多少只虾”来描述虾的大小肥瘦,以往大部分出产的虾都在“一斤30只”的规格。
  渐渐地,村里人见了梁熙文,都笑着喊他“虾博士”。
  港澳青年扎根“养龙虾”
  凶猛的澳洲龙虾,为何会在相隔万里重洋的珠海,开启繁盛生长?秘密藏在珠海斗门莲洲镇的“白色水槽”里。
  在莲洲镇獭山村的一亩田生态农场,创始人苏礼恒掀开水槽盖,向养殖户敞开澳洲龙虾的“大千世界”,一只只澳洲淡水小龙虾,伸着大钳,在池中欢快游弋。
  “这里的水槽就是‘虾屋’,都是工厂化育苗车间,这里的虾屋一格一格的,里面养的都是升级版的龙虾。”苏礼恒说。
  为什么要给龙虾设置单独的“屋子”?苏礼恒解释称,原来,澳洲淡水龙虾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养殖时要放置虾屋来提高成活率。既能为龙虾提供藏身处,同时也模仿自然环境,满足虾爱躲避的生活习性。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因其个体较大,且外形酷似海中龙虾,又只生活在淡水中,故被称为淡水龙虾。其个体一般重100至200克,最大个体可达500克。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澳洲淡水龙虾便在世界各地掀起养殖潮。然而,由于推广力度不足、投入较少、苗种成活率低等问题,特别是囿于苗种供应不足,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目前在国内仍未形成规模化。
  不过,澳洲淡水龙虾生长速度快、体型大、价格高,不少人看到了商机,纷纷投身到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的浪潮之中。
  “能不能合作繁育?”早在一年前,当地一位养殖户找到了苏礼恒,那是他第一次吃澳洲淡水龙虾,让他印象深刻。在养殖户的“拜托”之前,一亩田生态农场已经不止一次为人们解决虾苗的需求问题。
  尽管对于苏礼恒和他的团队而言,繁育澳洲淡水龙虾是个新鲜事,但他还是一口答应下来。
  生猛的澳洲淡水龙虾,生命之路实则异常脆弱。
  “传统的繁育模式大多采用水泥池暂养抱卵虾,种虾孵化一茬苗后,就会死亡,这种传统育苗方式成本高,种虾损耗大,虾苗产量有限。”苏礼恒回忆说,“一开始我们是引进一批种虾,但因为应激反应,虾苗并没有孵化成功,导致成本过大。”
  历经波折之后,苏礼恒终于摸清了澳洲淡水龙虾的繁育特性,在一亩田生态农场建起澳洲淡水小龙虾工厂化孵苗繁育车间。
  “我们的系统不仅让虾苗的存活率高,而且同一批种虾的产虾次数会比传统方式多。”苏礼恒一边说一边捉起一只澳洲淡水龙虾。
  “我们已把超过4万尾的虾苗给当地的养殖户试养,预计3到4个月后小龙虾就能上市。”苏礼恒算了笔账,目前澳洲淡水龙虾的市场价60-80元/斤,刨除成本外,按照亩产500斤计算,每亩纯利润至少有3000多元。
  从有着丰富工厂化养殖经验的澳门青年施珊珊,到来自香港的销售总监林锶锶,为了更好地将澳洲淡水龙虾推向市场,苏礼恒组建起了一支涵盖科研、养殖、销售的港澳青年团队,以聚拢港澳青年的创新思维,携手走在大湾区农业现代化的前沿。
  重新开张的“百年老店”
  黄杨山下,古色古香的大赤坎牌坊,赵志文正在期待一桩家族大事。
  上好的梅头肉,表面用酱料腌制入味,在高温烘烤下,色泽鲜明的酥皮渐渐成型,轻咬一口,脆而不韧鲜香四溢……在斗门大赤坎村,有这么一家百年老字号,坚守明火烧腊制作,凭借着秘制配方扬名江湖,每天驱车来吃叉烧的食客络绎不绝。
  赵志文,正是百年老店的第四代手艺传承人。
  在赵志文的印象里,自己的童年与成长始终是热气腾腾、烟雾缭绕的。“这么多年来,父亲总是天微亮就起床,去市场上挑选食材回来后切头下炉,一忙就是一整个上午。”他回忆,一家人的午饭往往要等到客人吃完,才有一点时间吃饭、打盹,接下来又是一整个下午及晚上的忙碌。
  然而,赵志文起初并不愿意重复祖辈单调的生活,在大学毕业后,甚至拒绝踏入餐饮行业。
  “年轻人谁还愿意干这行啊?”青春热血的他,选择毕业后在惠州、揭阳等城市从事数控编程相关职业。闯荡半年后的一次回家,他看到意外受伤的父亲还在辛苦支撑着祖传手艺,几经纠结,他最终选择继承父业,帮父亲一起扛起家里的“大摊子”。
  赵志文正式开启学艺之路。最初开始学习时,赵志文经常在切肉时切到手指,也控制不好烧制的火候,要么不熟要么烧焦。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制作中,他渐渐从父亲的身上学到了对食材的尊重、对传统的敬畏以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经年累月,赵志文的技艺水平突飞猛进,达到了能独当一面的程度。眼前的赵志文,正熟练地将一串叉烧排骨,从炉中取出并调换位置,让每串肉受热均匀。在这个34岁的青年身上,有着一种独有的定力和耐力。“只要足够用心,就一定能够做好。”他笃定地说。
  一盘叉烧、四代人、100多年……2015年,斗门大赤坎明火叉烧排骨入选为珠海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入选为非遗项目后,赵志文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非遗美食更需要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辘筒瓦屋面、龙船脊、镬耳顶……在斗门镇大赤坎村牌坊对面,两栋颇具岭南风格的仿古建筑,气派恢弘。这是赵志文全资筹建的斗门非遗传承基地综合体,有望于下月启用。
  赵志文说,项目建成后,将承担特色餐饮功能、特色农产品销售功能以及文化体验和展示功能,进一步提升本地旅游客流量,一方面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活化,另一方面可以将人流转化为经济,更好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与村民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村里有了“虾博士”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