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降糖和减重,GLP-1领域再传好消息,国内药企谁能复刻诺和诺德的成功

最新信息

不止于降糖和减重,GLP-1领域再传好消息,国内药企谁能复刻诺和诺德的成功
2023-10-13 10:14:00
华夏时报记者杨燕于娜北京报道
  被认为拥有千亿美元市场空间的GLP-1赛道涉足面正从降糖以及减重领域向外辐射。
  10月10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二型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肾病的三期临床FLOW由于疗效优异提前终止。
  一位长期从事GLP-1类药物研发的行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的临床数据证明GLP-1本身就有多靶向,不仅对胰岛β细胞有靶向作用,还可以改善脂肪肝、减轻体重,具有肾脏、肝脏、心血管保护作用,目前行业内已经在探索的适应证就包括心衰、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兹海默症等,当然,最终结果如何还需要严谨的临床数据来佐证。
  “爆款”GLP-1的不同应用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当下GLP-1RA已超过胰岛素成为全球第一大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型,在降糖适应证上,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约占51%的市场份额,更不容小觑的是其当下正迅速崛起的减重适应证市场。
  此外,在凭借“减肥神药”这一标签成功出圈后,司美格鲁肽仍在探索更多的适应证。
  近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华领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05年至今,GLP-1已经经过了4次迭代,这一领域当下的火爆现状,其实正展示出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当一个新的靶点开始应用于临床时,其临床应用的场景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被完全地开发,很多发现是基于药品上市后临床专家和科学家对这一靶点不断研究的基础上,才会不断地扩展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
  早在今年8月份,诺和诺德就曾公布其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结果,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接受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了20%,超了预期(17%)。
  银诺医药董事长王庆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糖尿病作为代谢病的一种,高血糖本身并不致命,其并发症对于全身的损害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显然是一个巨大地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例如脂肪肝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伴随着炎症和纤维化,就是不可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据王庆华透露,除了降糖和减重外,银诺医药旗下产品苏帕鲁肽用以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申请已经被美国FDA批准,目前正在启动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无独有偶,礼来此前在公布Retatrutide减肥数据的同时,也曾公布过其对于NASH的二期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在8mg和12mg治疗剂量下,患者平均相对肝脏减脂率大于80%,减脂率大于等于70%的患者占比超过80%,48周时超过85%的患者肝脏脂肪变性消失。
  国内药企进入“竞速期”
  GLP-1药物的致富效应下,国内不少药企开始前赴后继开始涌入这一赛道,从上游的原料药提供到下游的CXO服务商,以及各家跟进研发的药企都试图在这一千亿赛道上分一杯羹。
  下半年资本市场低迷之时,常山药业德展健康博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在内的减肥药板块数次逆市上涨,成为A股最火的板块之一,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投资者的关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概念股”当属常山药业,近一个月内从4.47元/股最高飙升至16.88元/股,区间涨幅超过200%。
  不过,近期A股减肥药板块已出现回调趋势,10月10日,多家贴着“减肥”标签的上市药企股价下跌,常山药业昊帆生物德展健康等个股更是接近跌停。
  风要停了吗?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司美格鲁肽全球尚无仿制药获批上市,仅诺和诺德公司一家在售,目前共有两款国产GLP-1减肥药获批上市,包括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
  目前“减肥板块”里很多企业多为旗下拥有在研的原料或相关制剂等,产品尚未成型,产业尚未开动,更别提产生收入了,就已经提前“预定”好了未来的远大前景,这份对行业的过分自信也让人瞠目结舌。
  股票大涨期间,常山药业圣诺生物等曾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动公告,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常山药业也多次在公告中表示,其开展的艾本那肽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治疗2型糖尿病,不涉及肥胖适应症。
  上述长期从事GLP-1类药物研发的行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款药物的诞生并非买几个瓶瓶罐罐就能行的,胰岛素诞生一百多年来,专利早就过期了,但是做得好的药企就那几家,GLP-1领域同样如此,礼来和诺和诺德这俩“双龙头”占了90%左右的市场份额,糖尿病领域的壁垒并不容易突破。
  天风国际相关研报中显示,截至2023年8月份,共有106个GLP-1类减肥新药的临床试验项目,其中中国企业占比约40%。辉瑞、诺华、安进、韩美制药、信达生物、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都有相关产品在研,进度不一。
  糖尿病领域的不同“解法”
  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调查数据来看,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家,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患病率高达10.6%,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每年约有83.4万人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胰岛素和GLP-1先后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主力,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演化和进步,针对这一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治疗方式。
  目前,已获批上市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包括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双胍类复方制剂等。
  除了大热的“减重”领域,国内仍有不少药企正沿着糖尿病治疗赛道深耕,试图找到“更优解”。
  以华领医药在2022年上市的多格列艾汀片(商品名:华堂宁)为例,作为一款全球首创新药,华堂宁作用于胰岛、肠道内分泌细胞以及肝脏等葡萄糖储存与输出器官中的葡萄糖激酶靶点,改善患者血糖稳态失调,葡萄糖激酶作为人体内的血糖“传感器”,它的失灵是二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
  在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陈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药品上市后,针对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和使用规范、应用场景等,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展开。陈力表示,接下来华领不仅将投入资金建设生产管线,建立监管团队,也将投入精力完成药品上市后的安全警戒系统工作。
  十年磨一剑后,这款全球首创新药正摸索着走向更为稳健的未来。与此同时,另一家更为年轻的药企力山生物也在近期启动了自家针对二型糖尿病的生物药管线。
  公开信息显示,力山生物将推出一款肠菌靶向针对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亚型的活体生物药,计划在2025年进入中美1期临床,该创新活体生物药有望成为二型糖尿病特定亚群的一线用药,得以改变二型糖尿病目前的控糖路线。
  早在2019年,著名教授Michael Snyder团队就在著名科学刊物《自然》发表论文“糖尿病前期宿主—微生物动力学的纵向多组学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个体之间不同的特定宿主存在微生物相互作用。2020年,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在著名科学刊物《糖尿病》发表论文,在小鼠模型中,肠道微生物组与产生IL-17 / IL-22的细胞之间的互作在代谢疾病的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
  在糖尿病领域的治疗手段上,未来是否还会出现像GLP-1一样带给大众惊喜的靶点,又有哪些企业会因此获益,仍待时间验证。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不止于降糖和减重,GLP-1领域再传好消息,国内药企谁能复刻诺和诺德的成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