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袭”粮食生产 多手段构建综合减灾体系

最新信息

极端天气“频袭”粮食生产 多手段构建综合减灾体系
2023-10-13 17:06:00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
  今年以来,我国天气呈现明显的异常特征,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1-3月西南地区冬春连旱,夏收时节河南等粮食主产区遭受罕见“烂场雨”,进入“七下八上”之后又相继遭受“杜苏芮”超强台风、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辽流域严重汛情等重大灾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夏粮和早稻实现丰收,各地秋粮收获也在有序进行。
  整体来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如何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未来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如何着力?
  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良好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秋粮已收获58.6%,部分省份比如山东的秋粮收获已过八成。目前看,今年的秋粮丰收形势良好,而这是在今年以来,我国遭受较为明显天气异常特征的情况下取得的。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极端、异常天气气候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许小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区域,气候变化也导致我国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从我国农业总体情况来看,许小峰表示,干旱少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更大一些,雨水多的年份利于粮食丰收。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作物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湿度和雨水的要求各不相同。
  日前应急管理部发布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农作物受灾面积9714.8千公顷。
  1-9月我国出现了3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夏收季节黄淮海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烂场雨”,7月底至8月上旬,华北、东北相继出现极端暴雨天气,黑龙江、吉林部分农田受淹。不仅如此,西南地区冬春连旱、华北和东北局部夏旱、西北地区伏秋旱相继发生。5月底至7月,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出现8次高温天气过程,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对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夏粮和早稻仍实现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2923亿斤,产量稳中略减,居历史第二高位,仍是丰收季。同样丰收的还有早稻,今年早稻产量566.7亿斤,较2022年增长0.8%。
  全年粮食产量分三季,夏粮、早稻和秋粮,其中秋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
  “综合分析,今年秋粮已具备了丰收的良好基础。总体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良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王晓君进一步指出,从播种面积来看,今年秋粮面积达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左右,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1300万亩,大豆面积小幅增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万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
  从苗情长势来看,今年秋粮温、光、水相对比较匹配,苗情长势也是近年来比较好的年份。
  构建国家粮食综合减灾风险管控体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高发频发将是我国粮食生产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减灾防灾,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相关内容单列,作为“三农”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加以推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旱涝灾害防御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等方面着力,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未来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应如何提升?对此,王晓君认为,应重点关注三方面内容。
  一是不断改善粮食生产的物质条件,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包括推进平原洼地治理,完善农田除涝体系,通过加强农田设施防护,强化种子、农机、化肥等防灾减灾物资储备等手段,提升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另外,要提升气象服务农业的能力,运用遥感监测手段适时对洪涝、旱灾、低温冷害等灾害进行预警,及时对灾害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作物受损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二是建议尽快构建国家粮食综合减灾风险管控体系。要树立“防大灾、减大灾,减灾就是增收”的科学理念,系统的研究高温、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机理,从制度建设、技术储备、科技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粮食产业防灾、减灾、抗灾和救灾体系建设。组织编制粮食产业减灾规划,研制面向粮食生产实际,有效减轻干旱、洪涝、低温、风雹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实用技术,完善各类重大粮食生产灾害的应急预案。
  三是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农业大灾风险防范基金,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农业大灾风险基金中安排部分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发生农业大灾时,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向中央农业大灾风险基金提出申请,大灾风险基金应当有部分资金可直接用于对受灾农户的赔付、农业灾害的复工复产建设投入等,重点用于保护种粮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增产预期。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霞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户培训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
  赵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农机在应急救灾中的重要作用。从近年防灾救灾实践看,农机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的主力军,平时要提早做好救灾机具储备调运和应急作业队伍组队建设工作,畅通农机应急作业指挥系统,特别是做好农机应急作业保障各项工作。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户应对灾害和灾后恢复生产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加强田间精细化管理方面,引导农民科学调配肥水及防控病虫害,构建合理农技推广队伍群体。
  多措并举提高粮食单产
  此前,我国粮食生产“十九连丰”,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居民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在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一定压力。
  在王晓君看来,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已处历史高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有限,提高单产是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粮食单产提升还存在较大空间,与美国相比,我国玉米和大豆单产仅为美国的61%和66%。
  “要提高粮食单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保障在减损。” 王晓君说。
  聚焦“地”,要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截至2022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占耕地总量过半。目前剩余地块多为丘陵山地等硬骨头,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下一步,还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以提高粮食产能为导向,考虑各省基础条件,分区域、分类型细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施差异化的补助标准。同时,还要健全高标准农田的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政府督查督导。
  此外,聚焦“技”,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种业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布局重大科技项目。焦“利”,要不断调动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继续实行中央纵向补偿,建立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增长机制。探索建立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共担粮食生产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启动实施省域间横向补偿政策,明确粮食主销区量化经济补偿责任,调动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聚焦“减”,要不断在粮食全产业全链减损端发力。
  此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极端天气“频袭”粮食生产 多手段构建综合减灾体系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