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之都”共建揭牌 宜昌加速迈向能源产业强市

最新信息

“清洁能源之都”共建揭牌 宜昌加速迈向能源产业强市
2023-10-13 18:06:00
依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兴的宜昌,正在加速迈向“清洁能源之都”。
  2018年,宜昌开启了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新征程。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依托绿色能源充沛、矿产资源丰富、内陆港口通达等优势,由“世界水电之都”迈向“清洁能源之都”,从绿色能源大市向能源产业强市跃升,是摆在宜昌面前新的命题。
  在10月11日开幕的2023中国(宜昌)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上,诸位专家就宜昌打造“清洁能源之都”建言献策。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湖北作为能源消费大省、能源产业强省、科教创新名省,具有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储备、深厚的产业发展底蕴以及科技研发创新实力。而宜昌作为世界水电之都,资源禀赋优异,发展势头迅猛,打造清洁能源之都前景广阔。湖北省以及宜昌市应立足于自身资源、产业、区位和人才优势,紧紧把握好能源发展新机遇,增强补弱,整体提升,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培育新优势新动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在会上表示,实现“双碳”目标,业界的共识是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能源绿色转型。但众所周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大规模并网会带来电网安全稳定上的问题,必然需要大规模灵活调节电源。
  “怎么办,靠水电。”矫勇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明,在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同时,调整水电常规功能定位,由独立发电主体向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转变,是大规模扩充灵活性电源的有效途径。应充分发挥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电源主力军的功能,推动长江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从而支撑大规模风能、太阳能电源稳定并网,为能源绿色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长江是世界水能第一河,也是“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最具优势的流域。湖北横跨长江上中下游,支流众多,是水库大省,总库容1300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而宜昌更是因水而兴,水力发电年均超过1400亿千瓦时,以一城之力贡献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总量,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表示,能源电力化、电力绿色化是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生产侧主要体现为非化石能源逐步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在消费侧则主要体现为电能在终端用户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宜昌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优势所在。
  “宜昌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具备进一步勘探开发页岩气资源的潜力。下一步,可在水力发电基础上,积极发展光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继续推动页岩气的地质调查勘探工作,积极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推动‘风光水储’一体化,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带动研发创新、装备制造全链条集聚发展。”向海平建议。
  事实上,宜昌也正在探索基于资源优势下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目前,宁德时代,盛虹集团、欣旺达、东风、储能新能源、山东海科等一批头部能源企业重仓入驻,宜昌全市在建和拟建新材料新能源项目60余个,其中百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2个,宜昌正加快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集区。
  据悉,此次开幕式上举行了“清洁能源之都”共建揭牌仪式和项目签约仪式,宜昌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正式签署协议,合力打造清洁能源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全球低碳样板。随后,总投资1235.72亿元的32个新能源项目签约。其中,100亿元级项目6个,50亿元级项目13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将成为宜昌迈向能源产业强市的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清洁能源之都”共建揭牌 宜昌加速迈向能源产业强市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