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参与 浙江十年织就共建“一带一路”金丝带

最新信息

全方位参与 浙江十年织就共建“一带一路”金丝带
2023-10-14 07:25:00
陆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舟山港连接着世界600多个港口,连续多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一头是“世界超市”义乌,一头连接着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马德里,“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营十年来,驰骋于欧亚大陆,往来于国与国之间,织就一条“金丝带”……
  “金丝带”正是浙江全方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写照。依海而生的浙江,向内辐射内陆腹地,向外拓展海洋空间,十年来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开创拓展国际合作的全新局面;扎实推动 “引进来”与 “走出去”有机统一,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钢铁驼队”助力
  浙江制造卖全球
  “‘一带一路’——连接世界的窗口”“‘义新欧’——北半球的金丝带”……在义乌铁路口岸这一全国唯一的县级市铁路口岸,处处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标识。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走进义乌铁路口岸看到,一辆辆满载着货物的卡车陆续驶入,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装上“义新欧”中欧班列,只待鸣笛发车。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义新欧”首趟班列开行十周年。9月28日上午9时许,满载着110标箱日用百货、二手车、服装鞋帽等商品的“义新欧”(义乌-波季)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始发,经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用时20~25天抵达格鲁吉亚。这标志着“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第19条线路正式开通。
  从第1列到第1000列、第3000列、第5000列,从第1条线路到第19条线路,到达境外站点逾百个,“义新欧”中欧班列这一“钢铁驼队”十年来辐射50多个国家,通达160多个城市,见证“一带一路”巨变。
  浙江爱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义乌铁路口岸的仓库面积达2000平方米,堆放着20多个集装箱的货物,包括汽车零部件、学生用品和体育用品等,每个集装箱的货收齐后会通过“义新欧”班列运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该公司总经理王毛宁是“义新欧”中欧班列首批货代,也是为数不多的专供中亚市场的货代,见证了“义新欧”中欧班列十年来的发展历程,“2014年一年发一列,接着一年发几十列,而今年上半年发车就已近千列。”
  “义新欧”中欧班列的飞速发展,所在堆场已无法满足需求。义乌市陆港铁路口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飞向记者表示,“堆场一期占地216亩,可容纳1300多个集装箱的箱位,目前已不能满足需求,公司正在建设二期,届时集装箱容量可达3000个,冲着每年服务‘5000列’中欧班列。”
  从商贸驼队到钢铁驼队,在“义新欧”中欧班列奔驰不息的场景中,不仅探寻到了新丝路上的忙碌与繁华,更体验到了更大范围内对外开放的大格局。
  中国铁路上海局金华货运中心义乌经营部货运员李鲁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输的集装箱从最初浙江省内的货源占比20%上升到64%,其中义乌市场货源占比近45%,运输的商品品类有50余大类5万多种。
  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义新欧”中欧班列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去便利同时,也为浙江打造了“卖全球”的贸易格局。
  “除义乌小商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件、高端机械设备、智能手机等高货值、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占比明显增加之外,跨境电商、新能源汽车、中国邮政运邮、国际防疫物资、玩具、面纱、茶叶、侨商等客户定制精品班列也不断开行。”李鲁杰说。
  据介绍,“义新欧”中欧班列集积时间目前比原来压缩近4天,途中运到期限压缩至海运的1/4,全程物流成本将压缩至航空的1/5。
  大力拓展“一带一路”
  新兴出口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义乌小商品城无疑是观察贸易融通的最佳窗口。
  今年外贸形势不乐观,但“世界超市”的义乌依然不缺生意。记者走访义乌国际商贸城看到,不少外籍人士穿梭其中挑选商品,不时讨价还价,各国语言此起彼伏。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今年刚启动的新能源市场内,浙江琅凯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龚力正在接待一名到访的非洲客户。龚力告诉记者,公司主营离网发电系统出口,今年出口情况要比去年略好,“尤其中亚市场,一款产品卖脱销了,订单要排到1~2个月后才能生产。”
  越来越多商户发现出口市场悄然发生变化。“圣诞订单8月、9月都开始出货了。”一家圣诞礼品的商户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以前都是欧美市场订单,近年来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市场,‘一带一路’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欧美订单的流失。”
  而一家主打圣诞树的商户也向记者表示,公司每年都满负荷生产,出口市场以非洲、中东市场为主,“隔壁几家同行已转租给其他商户了,转租并不是生意不好,是生意太好,来不及做了,就不接单了。”
  靠小商品联通了全世界,义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3211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出口2837.2亿元,同比增长16.1%。同期,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为1196.4亿元,同比增长18.9%。
  聚焦贸易畅通,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义乌是浙江十年来大力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出口市场的缩影。浙江省长王浩今年7月表示,2013年至2022年,浙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从6272亿元增至17259亿元,占全省比重从30.1%提升到36.9%,占全国“一带一路”进出口份额从9.7%提升到12.5%。
  引导民企“走出去”
  参与国际产业合作
  在日前的外滩大会上,印度尼西亚“待就业卡”特别项目组技术总监山姆苏赛皮纳表示,截至目前,通过数字化技术及蚂蚁ZOLOZ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已帮助1700万人实现在线职业培训,保障21.3亿美元奖学金精准发放到学员电子账户。
  这套安全便捷的技术服务撬动了当地移动支付发展,得到印尼政府点赞,成为“一带一路”数字化的特色成果之一。
  “在东南亚国家,ZOLOZ非常有名。”蚂蚁集团ZOLOZ产品总监陶冶告诉记者,“正是‘一带一路’倡议,让企业开拓海外业务提供了机遇,公司才将出海首站放在了东南亚。”
  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民企走出国门,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布局。越南南部占地600公顷的龙江工业园内,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卡车来来往往,而昔日这里曾是一片菠萝地。
  早年做皮革生意的浙江商人翁明照,2018年转而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龙江工业园区不仅成为中国在越南建成的最大最成熟工业园之一,还是浙江省“一带一路”合作重点建立项目。
  越南龙江工业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翁明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园区招商进度已近80%,中资企业占比75%,其中包括12家A股上市公司,“我来越南22年了,当时在越南的中国人还很少,目前不仅中国人多了,中国企业也多了。”
  老牌纺织企业彩蝶实业,则将出海首站选在了埃及。近日,该公司投资1.5亿元在埃及建设的厂房正式奠基,将用于年产1万吨高档功能性绿色环保纺织面料项目。彩蝶实业总经理施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品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后,面对出海潮,公司酝酿投资建厂,“埃及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公司首次出去建厂即选在了埃及。”
  来自浙江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投资3885家企业(机构),备案额638.5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7%,占全省的52.26%。
  为助力浙江民企安全、有序“走出去”,浙江积极搭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开展“丝路护航”行动,浙江省商务厅利用商协会平台,整合法律、税务、金融、风险防范及海外安保等专业服务机构的资源和力量,从境外投资合规、风险防范、税务筹划、外派员工安全培训等各方面开展“三服务”活动,护航民营跨国企业“走出去”。
  “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备案额240.30亿美元,占浙江全省37.63%;备案额前三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备案额分别是119.16亿美元、35.83亿美元、34.01亿美元,占浙江全省18.66%、5.61%和5.33%。”浙江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据透露,浙江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拥有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共4个,数量在全国居首位,此外还布局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11个。截至2022年底,合作区已累计带动1000多家企业在当地投资,累计投资额超167亿美元,解决共建国家7.7万余人就业;2022年总产值超289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超166亿美元。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浙江的商品、技术、资金、人才,纷纷在共建国家落地,让共建国家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丝绸之路上,也再次布满浙商足迹和浙江烙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全方位参与 浙江十年织就共建“一带一路”金丝带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