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词里领略汉语之美!“宋词里的中国”第二讲在东莞南城开讲

最新信息

在宋词里领略汉语之美!“宋词里的中国”第二讲在东莞南城开讲
2023-10-19 12:24:00
近日,“宋词里的中国”第二讲在东莞南城历史文化陈列厅举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谢有顺以“宋词与汉语之美”为主题,带领读者回到千余年前,看文人歌咏言情,品宋词独有之美。本次活动由中国共产党东莞市南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南城街道办事处主办,南城档案馆、南城方志馆承办。
  “宋词的气质与秋天非常相配。行走在宋词的秋天里,我们能感到情意绵绵的愁绪,文人不羁的情怀,也能感到英雄失意的慷慨悲歌。”讲座伊始,谢有顺以“千古宋词,最美在秋天”为引开启话题。
  在谢有顺看来,宋词的“秋”和唐诗的“秋”是不同的。比如宋词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道出了秋的悲凉和凄惨。而唐诗里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以言志,词以咏怀。不同的题材,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激荡着不同的情感表达。也正因为如此,宋词和唐诗之间有着不一样的“美”。那么,对比起唐诗,宋词究竟美在哪里呢?
  谢有顺表示,首先,宋词具有音乐美;其次,宋词的美在于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并存;再者,宋词还具有区别于唐诗的“要眇宜修”的境界之美以及“弱德之美”。讲座现场,谢有顺引经据典,他以苏轼的经典作品《江城子》为例,向观众介绍了什么是“要眇宜修”。他说,《江城子》是苏轼悼念亡妻病逝十年之作,先是抒发了悼念相思之痛,但更重要的是抒发“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之情,这种满腔忧愁无处抒发的痛苦,无限的悲凉凄婉,就是“微言幽隐”的“要眇宜修”。
  两个多小时的演讲深入浅出,时有“笑”点,妙语频现。从古至今的梳理,让现场观众对宋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全新角度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讲座结束后,谢有顺与在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细致地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据悉,“宋词里的中国”第三讲将于11月5日开启。届时,谢有顺将以“苏轼和他的理想读者”为主题开讲。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在宋词里领略汉语之美!“宋词里的中国”第二讲在东莞南城开讲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