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接下来应重点关注哪些工作?

最新信息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接下来应重点关注哪些工作?
2023-10-23 06:38:00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长三角区域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五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响应中央号召,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凝心聚力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准确研判外部形势,紧扣关键任务,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区域的当务之急。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丰硕
  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长三角地区积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发挥“稳定器”和“主引擎”作用。经过五年建设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制度创新、项目推进、民生感受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
  一是长三角发展为全国稳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面对内外部多重压力和挑战,长三角三省一市密集出台稳经济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恢复重振,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二是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长三角在全国乃至全球已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三是科技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跃升为全国性创新高地。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多项行动方案、实施意见、攻关合作机制、实施办法出台,联合攻关协同机制与实施路径日趋明确。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科技论文、发明专利等科技创新指标都遥遥领先于全国水平,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内外开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2022年长三角外贸规模创下新高,进出口额达15.1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高达35.8%。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还体现在不断扩大的制度型开放和日益丰富的开放层次,对内开放的市场体系也逐步建设形成。
  五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绿色一体化、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也取得了不俗成绩,民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和深刻调整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全球金融环境紧缩等因素影响下,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领域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尽管各国政府加大了基建设施和财政刺激的力度,但世界经济增长依然放缓。各国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也导致世界经济趋于不稳定。IMF在2023年7月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3.5%下调至3.0%,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增长依然疲弱,但IMF预计中国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继续维持稳定复苏势头。世界银行同样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速度从3.1%放缓至2.1%,同时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增至5.6%。尽管我国国内发展呈现出趋稳转好的局面,但外部整体环境依然严峻,这不可避免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全球保护主义以及单边主义现象盛行。全球产业链的自由扩张趋势出现变化,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战略。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在低端制造业领域加大引资力度。这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产业链稳定、劳动力就业等带来了一些冲击。
  三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在关键技术方面的限制,给我国部分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挑战。随着中国快速崛起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在重要科技和关键技术方面加强限制,给现阶段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带来挑战。我国必须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难题。
  长三角一体化应重点关注哪些工作
  面对新形势和新局面,长三角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当前须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完善科技创新内在机制,争取关键领域重大突破。建议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联合攻关。科技部门应加强长三角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组织协调和顶层规划,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进行联合攻关。建议立法部门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跨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法制保障。完善区域协同创新内生动力机制,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另外,可率先在长三角创新领域实行财税共享机制,探索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基金,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对长三角区域内的科技项目进行联合投资。
  二是要以高水平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能级和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尚存差距,必须依托国内外资源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要积极利用庞大内需市场,吸引更多高端国际要素来参与中国发展,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国内大循环增强风险抵抗力,同时扩大开放领域、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格局重构内外开放,推动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
  三是要全力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长三角务必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当好排头兵,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榜样、树立标杆,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目前,持续向好的国内生产消费格局、加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未来30年发展部署的坚实基础,也是长三角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保障。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长三角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引领能力尚不足,一些内部协同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理顺,要实现中央交付的战略任务,长三角还需要继续努力。
  四是要创新各类联合工作机制,推动自贸区平台先行先试。应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的作用,加强三省一市商务主管部门协同,加强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外办等省级部门合作,实现组团出海信息、平台和服务共享。推动自贸区平台先行先试,选择在长三角地区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一方面积极探索扩大开放路径,发挥长三角地区自贸试验区的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推动货物贸易的优化升级,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加入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在长三角多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开展对接试点,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
  五是要积极做好稳增长、稳就业工作,争当稳定经济的“压舱石”。国内经济总体趋势向好,但短期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波动、就业率反复等阶段性关键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就业总体稳步提升,是对长三角一体化提出的更高要求。长三角各地必须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增强发展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聚焦制约经济平稳增长的难点痛点,提升政策的能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同时,面对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还应围绕推动大学生就业、鼓励灵活就业、扩大农村就业以及兜底帮扶困难群众就业等重点工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应对就业难等问题。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接下来应重点关注哪些工作?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