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解读】积极财政“组合拳”精准发力 增量工具剑指防灾减灾等保障重点

最新信息

【新华解读】积极财政“组合拳”精准发力 增量工具剑指防灾减灾等保障重点
2023-10-24 21:54:00
据新华社24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会议并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财政政策的动向备受关注。
  在中央提出明确要求之后,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一系列具体部署,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可以说,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稳增长诉求驱动财政政策保持积极,国债增量发行与中央预算调整精准支持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并拉动相关领域经济回升向好。而批准提前下达部分新增专项债限额,在市场普遍预期之内,将有利于缩短专项债发行使用周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本轮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化解存量债务的理论空间。
  “补短板、惠民生” 增发国债精准支持重点保障领域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据悉,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财政部介绍称,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从可支配财政资金的角度来看,增发国债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新华财经表示,“增发国债用于特定的减灾防灾建设等八大方面,有利于补短板、惠民生,充分体现了财政支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预算调整,打破3%赤字率的束缚,充分利用我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事实上,在1998年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暴雨灾害时,我国也做出过预算调整。”罗志恒补充道。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对新华财经表示,“当前稳增长的诉求驱动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但在地方财力不足,地方债务扩张受限的情况下,财政发力更多的需要依赖于中央财政,即通过中央政府部门加杠杆,弥补居民和企业部门加杠杆空间有限的情况。而财政支出的进度有所加快,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来看,增发国债有利于强化投资者信心。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和消费的改善,当前增发国债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罗志恒进一步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问题依然存在,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也对新华财经表示,当前在9月份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有利于提振市场参与者信心。
  ——从债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增发国债后赤字增加并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优化了债务结构。“当前地方债务占比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区域存在风险,增发国债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罗志恒称。
  四季度多项财政工具加码力促经济不断回升向好
  整体来看,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信号明显,年末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叠加财政支出节奏加快等助推,将力促经济不断回升向好。
  业内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财政部此前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展望下一步财政政策时提出,“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加快政府债券发行是保障政府财力、支持财政政策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基建投资等逆周期项目,有效满足稳增长诉求。
  ——国债发行在三季度明显提速,中央财政发力支持经济稳步回升。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0月23日,财政部年内共发行153只国债,规模为83731.3亿元。其中,记账式附息国债、记账式贴现国债、储蓄国债(含电子式与凭证式)分别为72只、65只、16只,规模分别为56475亿元、24656.3亿元、2800亿元。
  按月度发行节奏来看,年中几个月的发行规模较为均衡,全年发行节奏较同期稍有滞后,供给高峰落在9月,当月国债发行量达到12022.6亿元,三季度国债发行放量特征明显,7月和8月的国债发行规模均在9000亿元以上。
9afdaa53f00542bebbf0418b799b6ddc.png  10月初,据财政部公布的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当季将发行49只国债,包括22只记账式附息国债,23只记账式贴现国债和4只储蓄国债。据新华财经梳理,截至10月23日,当月已发行5只记账式附息国债和5只记账式贴现国债,以及2只电子式储蓄国债,规模共计8265.2亿元。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已接近尾声。据新华财经统计,截至10月23日,年内累计发行的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为35569.49亿元,约占年初预算安排限额的93.6%。根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
  今年以来,财政部指导地方严格专项债券项目的审核把关,做好项目储备等基础工作,同时优化专项债券额度分配,重点向经济大省特别是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由于从发行到使用存在时滞,业内专家认为,8-9月累计发行规模约1.3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资金将集中于四季度使用,对四季度基建投资形成较强支撑,也将对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议案获通过。具体来看,财政部研究提出继续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方案,建议授权国务院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授权期限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地方债提前批授权期在2022年到期后的正常延续。根据往年经验及当前经济形势看,2024年提前批额度在今年11或12月顶格下达概率较高,发行或从明年元旦后启动。
  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在2019年11月、2021年12月、2022年10月分别提前下达了下一年度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1.46万亿元、2.19万亿元,支持专项债早发行、早见效。
  罗志恒对新华财经表示,“继续提前下达地方债务限额,有利于地方政府提前发行并尽快投入到实物工作量,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当前正实施的‘一揽子化债’。当前经济仍处于疫后恢复过程之中,但总需求仍不足,提前下达债务限额不仅能发挥好债券资金稳投资稳增长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实现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近期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也在快速推进。10月6日至10月23日,全国22个地区披露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发行规模已经达到9562.8058亿元。其中,云南、内蒙古披露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076亿元、1067亿元;天津、贵州、辽宁、吉林、湖南、广西披露的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分别为948.04亿元、882.3804亿元、870.42亿元、690.23亿元、643.2554亿元、623亿元。
  ——财政支出提速配合支持稳增长诉求。除了债券发行加量等财政加码方式,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多位专家预计四季度财政支出有望进一步提速,财政政策也将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继续“挑大梁”。据财政部2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897亿元,同比增长3.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6666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231亿元,同比增长3.5%。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此前根据前八个月的财政数据预计称,广义财政支出中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进度分别为62.4%和48.5%,年内剩余几个月均存在较大空间。
  谈及一系列财政工具对市场的影响,明明指出,“此次增发国债有利于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同时也可发挥促进基建投资、稳增长的作用,并对资本市场形成有利支撑。同时,需要关注近期债券供给较大,导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后续需要关注货币政策如何配合财政政策,稳定资金面运行。”
  “国债增发具有改善投资者对基本面预期的积极作用。”光大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对新华财经表示,“政府债券发行是资金面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央行完全有能力运用法定准备金率、MLF、OMO等货币政策工具对该因素进行有效的对冲,从而为政府债券的发行以及经济运行的持续好转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部分投资者担心国债的增发会在债券市场形成供给冲击。但实际上,所谓的供给冲击更多地形成于投资者心理层面,而对债券市场走势的影响较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新华解读】积极财政“组合拳”精准发力 增量工具剑指防灾减灾等保障重点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