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实验·对话丨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股份合作制盘活乡村

最新信息

乡村振兴新实验·对话丨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股份合作制盘活乡村
2023-10-26 18:06:00
股份合作,一个看似高端复杂的经济概念,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的大小乡村中,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农民的生活。
  2022年,山东诸城市开始了一场新的实验,以村集体和农户入股建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和企业对接联合,整合乡村资源,使乡村经营主体真正与市场对接,在经营方面“确权确股不确地”,对农民来说“离乡离土不离权”。
  一年来,当地多个村庄建立了众多类型的股份合作社,与相应的农业企业合作,开启了农村股份合作改革的探索之路。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他介绍,诸城市农村股份合作改革,以诸城本地乡村空心化、中小企业众多等特点为基础,通过制度创新,目的是让乡村找到自身的优势,以自身独特的方式盘活资产资源,让乡村经济真正“活”起来。
  从一场系统性调研开始
  新京报:股份合作改革的初衷是什么?
  张建伟:2021年到2022年,我在全市各村做了许多系统性的调查,发现了一些趋势性的现象和问题。比如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仍然存在,甚至还可能会持续下去。我也问过很多人,他们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者工作,回乡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便有回乡的个体,但劳动力规模性、系统性地回归农业,是不可能的。我还记得2021年的正月初四,我在村里调研,问村里的老人,假如你们这一代人不种地了,还有谁会去种地,答案是未知的,他们跟我说,“以后我们不种了,我们的孩子也不会种。”这样的回答不是少数,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这么说的。
  老龄化、空心化是农村的普遍现象。村民如此,村里的骨干力量也是如此,我在一个村调研,发现村里有20多个党员,一半是年轻人,很高兴,但进一步调研发现,年轻的全在外面,有很多是大学毕业后,把关系转回村里,按照规定,找到工作之前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他们既不在村里生活,也不在村里工作,甚至不会回来。这也不是个案,同样是普遍现象。
  新京报:有没有从事农业的年轻人?
  张建伟:并不是完全没有,但年轻的劳动力,大多存在于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传统的小农经济体内,几乎没有。
  城镇化中如何振兴乡村
  新京报:诸城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典型城市,诸城模式被很多人了解和称赞,诸城的乡村发展是否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经验?
  张建伟:诸城有众多的中小企业,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基础的典型城市,这意味着,诸城拥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事实上,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十年间,诸城总人口减少了8000人,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这样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同时要看到,人口的内部结构发现了巨大的变化。十年中,进城的总人口为17万,除去一些在城区有房子但不常居住的,城市增加的人口至少有10万,也就是说1年有1万人进城。两个月前,我们做了个调查,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诸城农村的人,从事非农产业的比在城里买房的少,两者相差10%左右。这意味着,一些还在土地上生产的人们,也在城里买房了,他们可能暂时还在村里,但他们以后可能进城,他们的下一代必然会进城。城镇化仍然在持续,这是无法改变的。
  新京报:这样的现象下,是否给乡村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难?
  张建伟:人口是发展的基础,但在人口尤其是劳动力不断减少的今天,怎么才能发展乡村,振兴乡村,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政策中,有四个底线不能突破,集体所有制、耕地数量和质量、粮食安全、农民权益。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原则。那么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如何在保障集体所有制不变、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减少、粮食安全有保障、农民权益不受损的情况下,去发展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实际上,在制度的设计和具体的操作上,就必须要克服或者规避乡村空心化带来的问题,把乡村的资源真正盘活,让乡村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股份合作盘活乡村资产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以股份合作作为改革的探索方向?
  张建伟:股份合作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南方乡村已经有过尝试和探索,也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合作,农民或村集体以合作的形式成立合作社,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同时又是以股份的形式,对接企业,参与到市场经济中,获得收益,这对盘活乡村资源是很有利的。
  新京报:此次改革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张建伟:诸城的股份合作,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合作中,农民、村集体等,以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入股,每一个入股的农民或村集体都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简单来说,不管股份大小,都是一人一票,哪怕只有0.1%的股份,也是一票,这就保障了农民权益,防止经营中被资本绑架。第二是股份,农民入股即有一票,但分红中,却以股份多少为基础,股份多的分红多,这不仅保障了入社农户收益,也保障了企业和大户的利益,使他们有动力、有积极性将乡村经济经营得更好。
  新京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或安排?
  张建伟: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乡村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有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但在过去的实践中,农民个体或者农民自发组建的合作社,其实并不真正了解市场,很难在市场中竞争,甚至难以和市场对接。从目前看,真正能够在市场中竞争的还是企业,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制度,目的是规避两者的问题,发挥两者的长处。
  能否复制仍待实践检验
  新京报:如何保障这一探索的推行,或者说怎样才能让股份合作真正推动乡村振兴?
  张建伟:我们的目的是让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真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规划了三步曲。
  第一是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这是诸城过去改革的成果,把各个社区划分为更加细致的网格,每个社区由多个网格组成,包括农村社区也是如此。我们当前正在做的,就是把支部进一步下沉,建立在网格上。第二是党组织引领合作社,乡村的市场经济和城市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非常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集体经济组织,这是农业农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让小农户一家一户去建立合作社,和企业对接,这很难,而由党组织引领,有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就有可能实现。第三是千企兴千社,基层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的建立,这个合作社本身是一个市场主体,由合作社和企业对接,引入企业,进行市场化生产和经营,构建“党组织+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稳固利益共同体,加快工商企业、金融资本、人才科技“三下乡”,盘活乡村资产,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新京报:在诸城,所有的村庄都实施这样的制度吗?
  张建伟:并不是,我们的改革探索,不搞一刀切,也不强求必须进行股份合作改革,而是根据各个村庄不同的情况,成立不同的股份合作社,比如有土地股份型的,有生产经营型的,有资产整合型的,也有劳务服务型的,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做。
  新京报:你认为这样的探索效果如何,是否可以复制推广?
  张建伟:目前刚刚推行一年,虽然有很多股份合作社已经有了初期效果,但真正看到总体的效果,我认为可能需要三年左右。同时,诸城本身具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这是我们的乡村产业引进大量企业的基础,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我认为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乡村振兴新实验·对话丨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股份合作制盘活乡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